最近的網際網路,還有誰沒被這首魔性歌曲洗腦?
來自“貴州之聲”——
“大洋芋是神,愛死貴州人。大洋芋是神,征服貴州人。”
△(圖/微博)
魔性口音讓貴州人自卑。當地人紛紛叫喊,這個影片沒出省吧!放心,徹底出圈,都已經傳到地球另一半了。
△(圖/抖音評論區)
但是,要說到影片內容,那可就不一樣了。魔性聲音傳遍四方,但是——
貴州洋芋,是真出不了省!沒有一個完整的洋芋能走出貴州,畢竟,那可是貴州人的神。
貴州人,
迎接你們的神
貴州人有多愛吃洋芋?
其他地方的土豆做法,可能就那麼幾種,什麼土豆絲,地三鮮,土豆燉排骨。
△(圖/抖音評論區)
但是到了貴州,你可能才明白,洋芋到底有多少潛力。
貴州有,洋芋粑,炸個個,烤洋芋,滷洋芋,洋芋片,竹籤洋芋,怪嚕洋芋。
還有,洋芋坨坨,炒絲絲,洋芋絲餅,烙鍋洋芋,蛋包洋芋……
△(圖/抖音@貴州文旅)
吃上一週都不帶重樣的。最近許多人不吃薯片,改吃土豆片了。
看看包裝上寫的幾個大字——“貴州特產”。沒錯,這玩意兒也是貴州產的。
在做洋芋這方面,貴州人還是太全面了。對每個貴州人來說,最幸福的時刻,可能就是買一份香香脆脆又糯糯的洋芋粑,裹上滿滿的辣椒麵,又香又麻又辣。
△(圖/抖音@貴州文旅)
這隻能說,好嗨哦,感覺人生到達了高潮。
順帶一提,初代抖音網紅毛毛姐就是貴州人。直到現在,貴州人對洋芋的新做法,仍舊充滿著無限的創造力。甚至他們可以做到萬物皆可加洋芋——
炒飯裡不知道放啥?洋芋。
漢堡裡放點兒啥?洋芋。
貴州人辣條用什麼做的?還是洋芋。
甚至他們開始嘗試用洋芋代替其他東西:據說花椒葉煮洋芋湯,有雞湯味兒。
△(圖/抖音評論區)
要是光榮地成為一名貴州女婿/媳婦,來家裡住幾天,一天三頓可能都是洋芋:
早上來個洋芋炒飯,中午炸洋芋配折耳根蘸水,再配個土豆絲,晚上來點兒硬菜吧,吃個雞——洋芋燒雞。再加個火爆洋芋片。不過別擔心,哪怕你是外國女婿,一天三頓都吃不膩。
△外國人民都對貴州洋芋表示認可了。(圖/bilibili@動靜貴州)
貴州人,迎接你們的神。
△(圖/抖音評論區)
怪不得說貴州有三寶:洋芋,土豆,。甚至,洋芋已經滲入了貴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別的省大學新生第一課:安全教育、軍訓、瞭解校史。貴州大學新生第一課:給洋芋打歌。
△(圖/bilibili@動靜貴州)
別的省青年男女處物件:你儂我儂,甜甜蜜蜜。貴州人:大洋芋,樓上撮。
這首貴州山歌火出圈之後,當時就有貴州人急眼了。“要是把洋芋唱漲價了我跟你拼命。”
最絕的是,奧運會結束後,射擊冠軍謝瑜返回家鄉,受到鄉親們的歡迎,送上鮮花慰問冠軍——
△(圖/影片號“Hi貴州”)
我當是什麼花束呢,烤洋芋花啊!好好好,合著你們貴州真是洋芋國啊!
為什麼是洋芋?
高中歷史書中曾提及,玉米、土豆等作物,是在明代才傳至中國的。算起來土豆在中國的種植時間並不長,只有400年左右。並非原生,也就意味著中國人對土豆並非天生喜好。為什麼貴州人會對洋芋情有獨鍾?
這裡要提及兩個方面。一個是貴州選擇了洋芋,另一個則是,洋芋選擇了貴州。貴州地處雲貴高原,海拔高、地形支離破碎、喀斯特地貌廣佈,也有著“十里不同天”的複雜小氣候。這意味著,貴州很少有完整的大片土地,土壤條件不適宜多種作物的種植,氣候條件也不適宜農作物生長。
△(圖/抖音@貴州文旅)
在農業社會,這往往意味著缺糧。而玉米、土豆這類作物,之所以在引入後,能夠在中國廣泛種植,就是因為它們不挑環境土壤,極易成活。因此,貴州只能選擇洋芋作為主食。在抗戰時期,大批民眾向西南後方撤退。如果沒有洋芋,可能將會有大批災民受災受難。洋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老一輩貴州人也有印象,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缺糧的年代中,貴州人的主要食物,也曾長期是洋芋。貴州人對洋芋有一種特殊的情愫,也就不稀奇了。
然而,貴州與洋芋也呈現雙向奔赴的關係。人們發現,貴州竟然尤其適合洋芋的生長。高海拔、低緯度、強日照、大溫差,這些都是馬鈴薯適宜的條件。實際上,本世紀10年代以來,正是西南地區成為了中國馬鈴薯增產的最重要來源地區之一。
△貴州威寧自治縣,村民在地裡播種馬鈴薯。(圖/澎湃新聞)
而貴州則對馬鈴薯單面積增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土地面積少沒關係,但憑藉優良的馬鈴薯品種,貴州一樣能夠生產更多馬鈴薯,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慾。
△不同年份馬鈴薯主要產區產量資料。( 圖/《中國農業生產資料彙編》)
很多貴州人都表示,世界上的洋芋只有兩種,貴州洋芋和其他。
△(圖/微博熱搜)
貴州洋芋不僅產量大,還口味獨特,世界上絕無僅有。號稱“中國薯城”的貴州畢節威寧自治縣,也是洋芋新品種的實驗田。在這裡你可能會看到這麼——大的洋芋。
△(圖/微博@動靜貴州)
也可能會看到各種各樣的洋芋新品種。
△(圖/公眾號“貴州省農業科學院”)
至今,這裡仍舊在為培育更好的洋芋做出努力,讓貴州人民吃上更好的洋芋。就這麼一來二去,貴州人想不把洋芋吃出花來,也難啊!
不過,儘管號稱“洋芋國”,要是覺得貴州只有洋芋,那可大錯特錯了。
△有評論為證哈。(圖/抖音評論區)
其實很長時間以來,號稱“西南四省”川、渝、雲、貴中,貴州總是處於相對邊緣的地帶。美食不突出,總算有個洋芋出圈,好像聯想不到其他什麼東西。但實際上,洋芋只是貴州美食中,非常細微的一部分。
洋芋國好吃的,
那可太多了
儘管被稱為洋芋國,但貴州美食真正的特hcd色,則與洋芋關係不大。無法忽視的事這兩種風味:酸,辣。提到貴州就不能不提到酸,典型代表是酸湯。火鍋或做菜,貴州酸湯自成一絕。酸湯分為紅酸湯與白酸湯,分別以貴州特色番茄和大米為底料,各有風味,酸辣爽絕。
△貴州紅酸湯。(圖 / 紀錄片《沸騰吧火鍋》)
隨著貴州酸湯火鍋在全國範圍內的走紅,人們對貴州的酸湯越來越有直接的體會了。配上豬蹄、雞肉、牛肉、魚肉、配菜……幾乎可以是一切食材,在湯中沸騰。沒有一頓酸湯解決不了的事兒,這句話著實不錯。
不過別小看貴州的火鍋樣式,不光有酸湯火鍋,黔南還衍生出臭酸火鍋,黔東南又有牛癟火鍋,遵義更是有自己的豆腐魚火鍋。
△遵義豆腐魚火鍋。(圖 / 紀錄片《沸騰吧火鍋》第二季)
光聽名目就叫人垂涎。以及豆豉火鍋——已經被吃出國門了。
△(圖/日劇《孤獨的美食家》)
其二則是辣,比如各種辣椒糊與蘸水。作為更加常見的貴州美食的要素,辣椒和蘸水在貴州人生活中佔了重要組成部分。比如吃餈粑時,常常用辣椒、折耳根搭配而成蘸水辣椒糊,堪稱一絕。貴州人炒菜時,喜歡放一勺糟辣椒,也是令人垂涎欲滴。
△(圖/紀錄片《無辣不歡》)
種種絕美菜餚,往往與辣相關,火紅的底色,讓人食慾大開。
△ (圖/紀錄片《尋味貴陽》)
在貴州,酸和辣構成了食物的底色。人們總喜歡說“酸酸辣辣的”,它們相互間的搭配,讓無窮無盡的美味不斷迸發出來。
當然,這其中,也離不開洋芋。
幾乎很難在美食紀錄片中發現洋芋的身影,也很難拿它作為貴州的拿手菜。但每個貴州人心目中,仍然有洋芋的位置,重要的位置。它最簡單,最容易獲取。就在街邊攤上,幾塊錢一份,唾手可得。
但這簡簡單單一份洋芋小吃,最符合貴州人的味蕾,也最具家鄉味道。一口大洋芋,這是每一個出門在外的貴州遊子心心念唸的味道,也是我們進一步瞭解貴州的一扇視窗。記得來一份洋芋粑,撒上辣椒麵,又香又麻又辣。安逸!
讀完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