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時節,公園梅花初綻,美不勝收!讓我們跟著楊克元老師的圖文,走進莘莊公園和莘莊梅園,共赴這場梅花盛宴,感受時光的溫柔與美好。
新春莘莊,與梅共赴一場時光之約
文/楊克元
雖已年逾古稀,我仍對文學、攝影與音樂滿懷熱愛。生活裡的每一處美好,都是我汲取靈感的源泉。每年春節前後,莘莊的兩座梅園便是我心心念唸的藝術殿堂。在這春節期間,我一次次踏上了這兩處充滿詩意的土地。
莘浜路上的莘莊公園,那股熟悉的江南園林氣息撲面而來。這是一首悠揚的古典樂章,籠罩著我的靈魂。錯落有致的亭臺樓閣,飛簷斗拱在蠟梅、早梅的簇擁下,猶如一幅迎春的水彩畫。芭蕉黛瓦,恰似小說中描繪的世外桃源;蜿蜒長廊,猶如鋼琴上演奏的靈動音符。漫步其中,如同走進一首優美的詩篇,每一處都吟誦出歲月的韻律。
正值春節,梅花展尚未開幕,可園子早已為這場盛會精心裝扮。大草坪上,靈蛇造型的佈置格外吸睛。大紅燈籠高掛在孕蕾的梅樹間,五彩風車旋轉於盛開的水仙裡。五福廣場,五棵銀杏樹幹上穿上了大紅的圍裙,以紅色彩條和紅色掛飾為主的景點佈置,增添了幾分喜氣。松、石、竹、梅巧妙組合,描繪出梅花綻放時的盛景,讓我迫不及待地用相機記錄下這夢幻的一刻。
我手持相機,閒庭信步,尋覓著最佳的拍攝角度。早花品種已星星點點地在枝頭綻放,似散落在褐色詩箋上的妙語。山坡邊的紅萼白瓣的梅花已開得熱熱鬧鬧,紅白相間,如和聲一樣,和諧美妙。我湊近細觀,那纖細的花蕊根根分明,頂端嫩黃的花葯如珍珠般閃耀,在晨光的輕撫下,盡顯嬌俏。我迅速按下快門,將這細膩的美麗定格。
莘莊梅園與莘莊公園的古樸典雅不同,充滿了現代園林的簡潔大氣,像是一首簡潔明快的現代詩。一入園,大片的梅林便毫無保留地展現在眼前,開闊的視野讓人心曠神怡,如同聆聽激昂的交響樂。入口處鹿的造型景點十分驚豔,近十頭大小不一的鹿掛著小巧的裝飾,在微風中輕輕晃動,好似在演奏歡迎曲。園內的梅花品種繁多,紅得濃烈的硃砂梅,清新淡雅的綠萼梅,不久將會呈現在大家的面前。
我最鍾情的,還是那個專門展示老梅樁的栽培園。它集梅花研究、藝術觀賞、文化傳承於一體,是遠近專業人員學習交流和攝影人士採風打卡的寶地。這裡的梅花,有的枝幹盤曲,如翱翔天際的蛟龍,充滿了奮進的力量;有的古樸蒼勁,似飽經滄桑的智者,沉澱著歲月的智慧。栽培園不是全年開放,一般在二月中旬至三月中旬才開啟大門。
值得欣喜的是,今年莘莊梅園的龍游梅數量由9棵增加到了15棵。龍游梅枝幹自然扭曲,蜿蜒盤旋,宛如靈動的草書,充滿了藝術的韻味。花朵小巧玲瓏,潔白的花瓣圍繞著金黃色的花蕊,恰似音樂旋律,優美而和諧。微風拂過,龍游梅輕輕晃動。那靈動的姿態,如夢如幻。攝影人沉醉其中,記錄下詩畫般的瞬間。
莘莊公園與莘莊梅園,雖同以梅花為主題,卻各具特色,誠如兩部風格不同的文學鉅著。莘莊公園憑藉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江南園林的獨特韻味,成為我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的絕佳去處,這裡的一切,能激發我創作古體詩詞的靈感。莘莊梅園則以嶄新的姿態、廣闊的梅林和現代園林的設計理念,尤其是獨特的梅樁展示和珍貴的龍游梅,提供了一個親近自然、汲取現代藝術靈感的世外桃源,讓我在攝影創作中嘗試更多的創新手法。
雖說今年春節梅花展還未宣佈開始,但園中的佈置與初綻的梅花,已經讓我感受到藝術與自然的完美融合。我滿心期待著梅花展的開幕,相信到那時,莘莊的這兩片梅林,將成為藝術的海洋,無論是用相機捕捉瞬間,還是用文字記錄美好,抑或是在心中奏響音樂的旋律,都將收穫滿滿的感動與震撼。
圖文:楊克元
編輯:陳依婷
初審:方佳璐
複審:姚怡瑩
終審:劉墾博
轉載請註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