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承載資訊的報紙版面,以插畫而豔驚四座;當中國故事、東方氣韻與國風插畫交融,進而碰撞出新鮮活力的火花,於是我們帶著好奇和迷思,走進本期欄目人物的內心世界:一位“畫”新聞的人。
李旻
中國著名插畫師
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視覺傳達系
她的插畫以創新的視覺語言講述中國故事,構架起新聞與插圖藝術之間的橋樑,令新聞內容視覺化、藝術化,用外國讀者樂於接受的形式傳播中國新時代的風貌。
如果說一幅優秀的繪畫是引觀者入夢,那麼插畫師就像控夢的魔法師,透過主題和技法將資訊高度凝練,並透過色彩、線條的搭建給觀者以視覺一“擊”。李旻帶來的,不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次次致敬和演繹。
採訪之前,我們儘可能做足功課,去了解、探視、感知這樣一位特殊的創意表達者。一個小時的採訪更像是一次探險,彼此都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多聊一些內容,有序釋放探知的節奏,而作為插畫師和設計師,李旻也比想象中更加真誠、直爽、百無禁忌。
對談約定在下午,天色正好,午後暖陽灑在窗外,正如《中國日報》海外版的插畫風格那樣充滿暖意和生機。《中國日報》海外版作為世界瞭解中國的一個視窗,我們好奇,擔當如此重任、但屢屢舉重若輕完成創作的插畫師,到底是怎樣練成的?
我們撥通了李旻的電話,一副爽朗的嗓音逐漸幫助我們將她的形象立起來,更將她豐富、篤定的內心世界娓娓道來。
“畫”新聞的人
“《中國日報社》視覺中心高階編輯”“國際頭版插圖首席主筆”“北京冬奧會‘雪花’設計師”......李旻的身份標籤不少,但用“藝術般的插畫講述中國發生的故事”,是她一直在深耕的事。
傳播中國,影響世界。將新聞內容透過視覺創作表現出來的新聞美術工作者,被譽為:“畫”新聞的人。新聞的視覺化、藝術化,還有創新的藝術語言,造就了新聞行業與美術行業融合的“新聞美術工作者”這樣一個身份。
或許讀者們不曾熟悉李旻,但一定看過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代表影象“雪花”、讀過《China Daily》。正應了俗語“三歲看大”,李旻自3歲起就在少年宮開始繪畫學習,天賦與努力的結合,讓畢業於清華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她,進入中國日報社工作直至今日。自2010年中國日報海外版創刊,報社打破常規在頭版封面上使用插畫以來,她已經畫了13年了。聊到此處勢必會好奇長久以來她是如何堅持的?“到現在為止依然對創作充滿熱情,才是我一直堅持下來的動力。”李旻如是說。
與普通的插畫不同,出現在報紙封面的作品,不單純是視覺藝術和藝術理念的一種表達,它更重要的是承載了傳播新聞內容、觀點的使命。而這豐富的文化出口背後的創作者們,便肩負了引領正確的輿論導向,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職責。
能夠讓人一眼認出這是來自於中國的報紙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辨識度,賦予每幅作品獨特的生命力。
創作需要靈感。從小接受的藝術培訓、對於中國傳統藝術的濃厚興趣,還有關於西方藝術知識的不斷積累變成李旻多年來創作的基石。對新聞插畫的這一份熱愛,讓她對創作充滿激情,成為她堅持下來的不竭動力。
“藝術最高的層次,都是有文化的積澱、有文化的根基和靈魂在裡面。”李旻說她的工作要求她在中國傳統藝術這樣龐大的體系中,找到傳統文化、藝術內在的執行邏輯;以文化滋養天賦,對於考古、文物、一些非遺的技藝,還有建築、戲曲、樂器等不同領域的涉獵,造就了此刻不侷限於繪畫本身的創作,使得這創作的呈現與內涵更加精彩。
在此基礎上,新聞插畫的創作還需要更加嚴謹對待,“這需要創作者不僅要具備比較好的美術創作的能力,同時還需要具備較強的文化素養,以及相關的新聞傳播的一些實踐能力”。李旻要用創作在新聞性與藝術性之間找到平衡。
“透過這種新聞插畫藝術,去傳播當代中國的價值觀念,從而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的魅力,去塑造我們國家良好的國家形象,進而不斷提高國家的話語權,我覺得這才是新聞美術工作者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李旻在整個採訪中談及最多的話題便是文化傳播。觀者以插畫藝術漫遊於中華文化之間,體驗在被各種中國傳統文化要素以及色彩暈染漸變所創造的斑斕世界裡,此時文化與國界之間的界限逐漸消弭,深陷其中感受插畫的情感與意象,對於李旻來說,或許這就是她一直所在堅持的意義。
回想起過去的職業經歷和繪畫時光,依舊曆歷在目。早期進入到中國日報社工作時,李旻也經歷了一段的迷茫期,嘗試了不同風格,問到她是基於什麼樣的契機最後選擇用中國工筆畫來描繪插畫時,她解釋道:“我覺得是時候對自己的藝術創作道路和個人風格進行一個探索的時機了,所以我開始尋找和思考,怎麼樣能賦予中國日報頭版插畫一個新的生命力,讓它具有更強的辨識度。”出於對中國傳統繪畫門類的喜愛,李旻最終選擇將工筆畫融入到插畫之中,用創新的藝術方式來講述屬於中國的美麗故事。
有點天賦的專注型選手
談到藝術,就自然推及天賦和努力。當我們把這個問題拋給她時,李旻轉了個彎兒,“我覺得我是有點天賦的專注型選手。”
李旻對創作和繪畫有著執著的追求,這都源於母親從小對她的耳濡目染。天賦與熱愛的重合,無疑是幸運的,回憶起童年對繪畫最初的探索,她感謝母親在幼兒時期對她興趣的投入,家人的支援是支撐她走到現在的重要因素。
畫如其人,色彩之間層疊有序、線條筆觸生動靈巧,以及散發無限遐想的元素平衡處理,她的作品總在不動聲色間將情感和畫面氛圍都渲染到位。2021年,她出版了個人插畫集,這也是對於自己成果的一個階段性的總結匯報,“希望透過這本書,能讓新聞插圖走進大眾的視野,以美為美,用視覺的語言向讀者來講述這些美好的中國故事。”
而當我們問到插畫師這個職業最重要的品質是什麼,她再次堅定回答:專注。相比於“全才”,她更青睞於“專才”,持之以恆的把一件事情做好,才真的有可能這件事情上取得比較好的成績。當然,從這個話題我們又可以聊回到熱愛這件事兒,李旻夠熱愛繪畫,才會產生吸引力,有了吸引力自然就會專注,達成良性迴圈。
她也曾受邀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閉幕式美術編導,浪漫又空靈的“雪花”,便出自李旻之手。談到與張藝謀合作中曾修改“雪花”設計三百多稿的故事,尋常人可能到第十稿就心理防線潰不成軍,是什麼讓她堅持下來?她向我們坦誠到:“張藝謀導演對美學的把控和追求是非常極致的,也十分嚴苛,可以說,每次去工作室開會時,我要做很強的心理建設,才能防止心態崩潰的狀態。”但也是張藝謀對於藝術的執著和堅持,讓李旻由衷產生敬佩。
經過海量的修改與調整,驚豔世人的“雪花”才得以誕生。
她用安靜、踏實、充實來形容自己的工作狀態。這麼多年,心境上的變化與成長體現在她能夠更加專注的在藝術創作這一件事上,不會被太多的事情所幹擾。從第一個成為印刷品的插畫作品開始,“一步一步找到自己的繪畫的風格,這未必是一個多大的突破,但是看到自己的每一張作品都是用心製作的,對於自己的整個的藝術創作道路上來說,都是問心無愧的”。
她說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自己的作品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歡和認可。畫畫於她早就是根植生命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努力被更多的人肯定,成就感與幸福感會乘著風,被吹到內心每一處。
我應該是“圓規”
“您有測過現在比較火的 Mbti測試嗎?”
採訪隨著話題的深入,李旻與我們的對話也愈發鬆弛,逐漸釋放分享欲,坦言自己還特意去了解測試了一番。
不出所料,“守衛者”,相對來說還是偏內向的。
工作之外,I人李旻是喜歡獨處、喜歡思考的,心態的平和為她貼上了“佛系”的標籤,這種“佛系”還體現在她關於繪畫以外的愛好:旅行。
她喜歡背上簡單的行囊,探索一個又一個未知的人生地圖,而且是一個人。一個人旅行這件事是難以被理解的,但獨行所帶來的自由與鬆弛,還有被激發的創作靈感,只有她自己深切體會過。
我們問她,如果用一個非人的事物來比喻自己會是什麼?
她更願意把自己比作圓規,這是個非常有趣的答案。
以心為軸,圓規總是有一個點定在那兒,這個點是初心、是對藝術的那份熱情與喜愛。腳在走,心不變,才能畫出完整的圓。
“我只是在外面不停的畫圓,這個圓可能會大一點,也可能小一點,但我的腳是不停的。可能是因為我做事情相對來說是比較專注,認準了一個事情,我就會把這一件事情幹好。”
九九歸一,一份中國式浪漫
2024年伊始,李旻與中絲集團合作設計了龍年系列的圍巾和絲巾。創作者的使命感告訴她需要把設計做到更好、更更好,於是她給自己“挖了一個坑”。
以龍之名,同一設計元素可能出現在多個產品上,這要求作品具備一個比較強的應用性,要可拆分,又要可重組。
圖片來自《時裝男士L’OFFICIEL HOMMES》
2023年12月刊
她想在一張圖裡面儘可能多的融入中華文化的內涵和概念,同時打破常規,創造一個新的九龍壁造型,看起來既傳統又時尚,讓年輕人秒懂。
“當時想到中國傳統文化中‘九’是非常吉祥的數字,表示一種極多的概念,又有吉祥、幸福、長久這樣的美好的寓意,所以就用9張畫面去做一個整體構圖。”
李旻 × 中絲集團 龍年系列草圖
九個獨立的畫面來呈現九個跟龍有關的成語,這些成語還需要寄託吉祥祝願,比如龍鳳呈祥、望子成龍、龍騰九天,生意興“隆”等。她又想到在中國神話中龍生九子,於是就在這個畫面中融入了龍的九子形象。龍的九子有很多其實看起來並不像“龍”,更像“獸”,李旻做了顛覆——沒有呈現九子的具體形象,而是用九子身上的特性。
圖片來自《時裝男士L’OFFICIEL HOMMES》
2023年12月刊
比如其中一個龍子叫囚牛,是類似牛的神獸,有一雙類似牛的犄角,在設計上李旻保留了它“扭曲的角”的創意點,巧妙體現九子形象的同時讓它們纏繞在一起,呈現出中國結形態,傳達美好的祝願。
同時九龍壁又有一個概念:九九歸一。九張圖最後變成一張圖,本身也有好運連連、福壽綿長的寓意。這樣的構思過程一環扣一環,同時她需要把所有的想法透過視覺化的語言給它呈現出來。這些龐大、繁雜的創意工作量雖是挑戰,但完成後油然而生的成就感,觀者從插畫裡浩瀚的資訊量中挖掘出一絲驚喜感,對於李旻來說足矣。
圖片來自《時裝L’OFFICIEL》1月刊專題
“不摹古卻飽浸東方品味,不擬洋又煥發時代精神”。
聊至此,李旻分享了她的導師曾經告訴她的一句箴言。
專注熱愛、張弛有度,是李旻與插畫相處的平衡之道。有限的時間內我們無法探究更多,但足以探知這位對新聞與插畫事業的“橋樑師”對傳播中國新時代風貌有著執著的熱愛與專注。願大家都能找尋各自心中的“圓規”,保留初心,去探索未知,也依舊有力地綻放著生命氣韻。
春節在即,或許你對預示著
昂揚與鬥志的精神圖騰——“龍”,充滿期待
或許你對中絲帝錦與李旻跨界合作的
龍年系列絲巾充滿好奇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處
寫下自己對2024龍年的心願與計劃
我們將挑選兩位留言點贊數最高的讀者
送出價值238元的中絲帝錦《新九龍壁》
龍年小方巾一條(樣式隨機)
*中絲集團與李旻跨界合作的《新九龍壁》龍年小方巾,共計九款,分別呈現《龍行天下》《龍鳳呈祥》《龍騰虎躍》《雙龍戲珠》《生意興隆(龍)》《人中之龍》《蛟龍得水》《望子成龍》《龍騰九天》九個畫面,傳遞龍年的美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