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浪潮工作室
ID|WelleStudio163
作者|鼠桃桃/何茗
很多人對滑雪的興趣,源自近來朋友圈和短影片app裡,鋪天蓋地的影片。
鏡頭下,滑雪者瀟灑利落的身姿和流暢的運動線條令人心動。
刷得多了,甚至還會看見許多「魚雷」影片。
一覽無餘的雪地裡,還沒學會如何用腳剎車的滑雪新人一路尖叫扭曲陰暗滑行,然後用跪剎、臀剎甚至臉剎等各種離譜的姿態讓自己倒在雪地裡。有些「魚雷」的殺傷性還很大,不僅自身難保,還會撞翻一堆倒黴的滑雪者,喜劇效果拉滿。
不少人嘎嘎樂完,反手就定下了去阿勒泰滑雪的機票,卻沒有注意到這類影片裡,往往有一句熱評是「滑雪道的盡頭是骨科」。
這句話並不是調侃。實際上,它相當有道理。滑雪,確實是一項貨真價實的高危運動。
對從沒滑過雪的新人來說,尤其如此。
滑雪曾經是一個只在小眾範圍裡流行的運動。2015年之前,滑雪場大巴上的乘客,往往都互相熟識[1]。
但近幾年來,滑雪已經開始逐漸變成一項大眾運動。朋友圈越來越多的人定位在滑雪場,工作日蔫了吧唧的同事,在週末的雪場顯得無比開朗。
滑雪場地明顯變多了。根據2016年釋出的《全國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規劃(2016—2022年)》,為迎接冬奧會,官方原本規劃到2022年,滑雪場數量達到800座,其中新建滑雪場不少於240座[2]。
而現在我們可以看到,這一目標超額完成了。2022年,全國共有滑雪場地876個,而在2019年,僅有644個,增加了36%[3][4]。
新疆阿勒泰將軍山滑雪場設施完備,風景優美,自2009年建成以來一直是國內最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滑雪場之一/圖蟲創意
參與滑雪的人也開始越來越多。由北京市滑雪協會副主席伍斌撰寫的《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2022-2023)》顯示,2022年~2023年,國內滑雪人次達到1983萬[5]。
從河北張家口崇禮滑雪人數變化,就可見一斑。
這幾年,張家口市滑雪遊客每年增速超過以20%[6]。2023年11月雪季開板以來的週末,太舞滑雪小鎮單日滑雪人數超5000人;萬龍雪場酒店的週末預訂率可達90%,甚至是滿員[7]。
但其實,每年都有不少人因為滑雪而受傷。
美國國家創傷資料庫的資料表明,美國每年有1700萬人次參與滑雪,其中因滑雪而去看急診人就有20萬。儘管大多數人當天就能出院,但住院人數仍高達7000人次/年[8]。
北京大學的一項研究調查了張家口市崇禮某大型雪場2017-2018年、2018-2019年兩個雪季的受傷資料,發現每1000例滑雪者的平均日損傷分別為4.53例和4.46例[9]。
因為滑雪背後,有很多被你低估和忽視的風險。
滑雪作為一項高速運動,給人們帶來了速度和激情的享受,也伴隨著不少安全風險/圖蟲創意
早在2013年,國家體育總局等部門聯合釋出《第一批高危險性體育專案目錄公告》中就將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單板滑雪與游泳、潛水、攀巖並列為第一批高危險性體育專案[10]。
甚至同為高危性體育專案,滑雪的風險還要高於游泳。一項針對西班牙14356名參與者、長達6年的隨訪研究發現,滑雪的受傷風險是游泳的近1.5倍,登山的1.35倍[11]。
許多人知道游泳與登山的風險,會在游泳前仔細觀察這片水域是否可以野泳,登山時更是戰戰兢兢一步一個腳印。卻不知道但比起險峻的高山和洶湧的河流,看似純潔靜謐的雪場更加危機四伏。
連保險公司都熟知滑雪的風險之高。在絕大多數普通意外險的相關責任免除條款中,都會強調滑雪等高風險運動不在賠付範圍。如果滑雪者想要在滑雪之前為自己買一份保險,需要去購買專門的滑雪保險。
那麼,這些滑雪相關的傷害與危險,究竟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呢?
對於滑雪新人們來說,滑雪最大的風險,往往是自己。
一項針對191箇中國滑雪傷害事故的司法案例研究表明,約有69.11%的案例中,滑雪者都存在過錯。其中主要原因是滑雪者未遵守「滑雪者行為規範」。比如沒有控制好安全速度、沒有選擇安全的路線等[12]。
國際上超過半數的滑雪傷害事故,也是由於滑雪者自身過錯導致的[12]。
但對於剛開始接觸滑雪運動的新人們來說,控制安全速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奧地利研究者們曾經用雷達測速槍測量416名成年滑雪者(62%男性,38%女性)的滑雪速度,結果發現,估計滑雪速度的能力與滑雪者的技能水平有關。技能水平較低的滑雪者,往往更難正確估計自身的滑雪速度[13]。
更糟糕的是,新手們還有可能人菜癮大,越級滑雪。
通常來說,滑雪道的坡度越高,滑雪的難度就越大。
滑雪場一般將平均坡度不超過10°的雪道作為初級雪道(綠道),平均坡度在10°~18°之間,最大坡度不超過22°的雪道作為中級雪道(藍道),平均坡度超過18°,最大坡度超過22°的雪道作為高階雪道(黑道)[14]。
專業的滑雪場對不同的坡度大小和雪道劃分都有明確的標識和規定/圖蟲創意
但不是所有的初學者,都願意乖乖呆在不夠刺激的初級雪道。
一項針對瀋陽白清寨高山滑雪初學者的運動損傷情況的調查發現,中級雪道區域受傷的人數最多[15]。
這是因為很多還沒掌握好技巧的初學者,就已經興致勃勃地衝向中級道。但實際上,他們還不能控制自己的滑行速度和方向,很容易在高速運動時失去重心,變成可怕的「魚雷」[15]。
甚至,很多新手沒有規範佩戴護具的意識。但他們不知道,這種行為有多可怕。
美國東北部的佛特蒙州,在6年半的時間裡出現過25例「因為滑雪而死亡」的案例。這些人的主要死因是鈍性頭部創傷,共同特點是,都沒有戴頭盔[16]。
頭盔能夠預防與其他人或物體相撞時產生嚴重的頭部損傷,是尤為重要的滑雪護具/圖蟲創意
加拿大的研究者系統地研究過護腕在滑雪運動中的有效性,在分別對比了近4000名滑雪者後,發現佩戴護腕的滑雪者手腕受傷的比例約為0.36%,而如果不戴護腕,手腕受傷的比例上升到2.9%,風險足足上升到原本的8倍[17]。
即使倍加小心地做好了防護,滑雪者們仍然有受傷的風險。滑雪造成的傷害幾乎涉及人體所有的骨骼與肌肉,而其中最容易受到傷害的是膝蓋。
美國佛蒙特大學的研究者回顧了1985年至2018年間、所有有關高山滑雪損傷的文獻研究發現,在 64667起受傷中, 下肢受損佔比總體受傷的43%至77%。其中,膝蓋是最常見的受傷部位,佔所有損傷部位的27%至41%[18]。
這跟滑雪時的運動姿態息息相關。常見的膝關節損傷型別,主要是膝蓋的前十字韌帶(ACL)和內側副韌帶 (MCL) 扭傷[18]。
這裡又分為兩種情形:第一種情形是向前跌倒時,滑雪板前部的內邊緣陷入雪中,此時的滑雪板就像槓桿,會導致小腿脛骨外展和外旋,讓膝關節最大程度朝外翻轉。
滑雪時向前跌倒,容易讓膝關節向外翻轉,造成膝蓋損傷/圖蟲創意
另一種情形是,由於滑雪者的臀部比膝關節更低,無法向後保持平衡,在上臂向後傾斜時,所有重心都落在下坡的滑雪板後半部分,下坡的那條腿就會在此時受傷[18]。
不光是滑雪小白們,甚至連專業的滑雪運動員也無法完全避免膝蓋的損傷,就連自由式滑雪奧運冠軍徐夢桃,都因為多年滑雪傷病,切除了右膝70%,左膝60%的半月板[19]。
不過有時候,受傷也不能怪滑雪者本身,畢竟雪場裡還存在很多其他風險。
比如瘋狂尖叫的「雪場魚雷」。別看影片搞笑,事實上,「魚雷們」對己、對人、對雪場裡的花花草草都毫無益處,可以說是雪場裡最可怕的安全隱患之一。
在滑雪導致的各類身體傷害中,傷害嚴重程度最高的是頭部損傷[8]。22%的頭部受傷,嚴重到足以導致意識喪失或腦震盪[20]。而相關研究發現,單板滑雪約42%~47%的頭部損傷與撞擊有關,而發生頭部損傷的主要原因是與其他滑雪者相撞[21]。
因此,不管是誰,在滑雪時自覺遵守國際滑雪聯合會(FIS)結合了諸多血淚教訓的倡議——「合理超車,前方滑雪者有優先權」,都相當有必要[22]。
此外,雪場的環境也往往會給滑雪者造成一定的風險。
許多滑雪場選址位於積雪量較大的高海拔山地,低溫是滑雪者需要面臨的環境挑戰/圖蟲創意
室外滑雪,就勢必面臨嚴寒的環境。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室外到底有多冷,不僅取決於本身的環境溫度,還取決於風(加速熱量流失)和溼衣服(加速蒸發)。
當滑雪速度達到32km/h,大約是騎電動車的速度時,如果身處-26攝氏度的環境中,體感溫度就會達到-41攝氏度,約等於西伯利亞的冷風撲面而來,只需要短短10分鐘,就能造成凍傷[23]。
即使不至於造成凍傷,寒冷對滑雪者的影響也不可小覷。
比如說,人的手指特別容易因為寒冷引起的血管收縮而喪失手的靈活性[24]。
呼吸系統也會受到冷空氣暴露的影響,造成熱量和水分的損失。因為吸入的空氣在參與人體內的氣體交換之前必須經過調節。因此冬季運動員氣道高反應性、哮喘和慢性咳嗽的患病率都比正常人高[25]。
雪場的高度也會給滑雪者造成一定的風險。
海拔高度2500米以上的滑雪場,有可能造成高原反應。同時海拔每上升100m,周圍的紫外線輻射就會增加2%至3%,再加上四周雪的反射,紫外線輻射有可能達到40%[26]。
強烈的光照和紫外線會給滑雪運動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圖蟲創意
美國紐約的研究者們曾經測量過專業滑雪教練的紫外線暴露水平,發現上午10點到11點是紫外線暴露的高峰時間。而長時間的紫外線暴露,容易對皮膚造成光損傷,並可能增加後續罹患皮膚癌的風險[27]。
而除了自然環境,滑雪場安全設施的不完善也可能成為導致受傷的原因。
2017年,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和中國滑雪協會聯合審定了《中國滑雪場所管理規範》,對滑雪場地的基本條件與配套設施裝置都設定了相應的規定。
比如在雪道側面有障礙物地段與中、快速轉彎處的雪道兩側之類有安全隱患的危險地段,都需要設立安全網和防護墊。大眾滑雪道的安全網與障礙物之間還至少要有1.5米的安全距離[14]。
但不少滑雪場並不能很好地做好安全防護。2023年11月,中國首位達到紐西蘭指導員雙板三級(滿級)的女教練周雅萍在新疆某雪場意外身亡。事後,雪場才緊急全線加裝了安全網[28]。
要強調的是,我們並不是反對滑雪運動本身,而是要提醒滑雪的風險可能被很多人遠遠低估。
所以,下次再看著手機裡的短影片和朋友圈,對滑雪瘋狂心動的時候,不妨再想想,自己是否願意承擔背後的高風險。
參考文獻:
[1] 劉曉穎. (2022). 3億人上冰雪 這個小眾運動終於「破圈」.
[2] 國家部委聯合發文. (2016). 全國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規劃(2016—2022年).
[3] 國家體育總局. (2023). 2022年全國體育場地統計調查資料.
[4] 國家體育總局. (2020). 2019年全國體育場地統計調查資料.
[5] 伍斌. (2023). 2022~2023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
[6] 人民網. (2022). 「開板」!崇禮迎來後奧運首個雪季.
[7] 中國體育報. (2023). 崇禮雪場人氣旺 冰雪經濟再升溫.
[8] de Roulet, A., Inaba, K., Strumwasser, A., Chouliaras, K., Lam, L., Benjamin, E., ... & Demetriades, D. (2017). Severe injuries associated with skiing and snowboarding: A national trauma data bank study. Journal of trauma and acute care surgery, 82(4), 781-786.
[9] 楊渝平, 馬驍, 陳拿雲, 蔣豔芳, 張曉偉, 丁中偉 & 敖英芳. (2021). 中國崇禮某大型雪場大眾滑雪者損傷情況分析. 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 (02), 273-278.
[10] 國家部委聯合發文. (2013). 第一批高危險性體育專案目錄公告.
[11] Pons-Villanueva, J., Seguí-Gómez, M., & Martínez-González, M. A. (2010). Risk of injury according to participation in specific physical activities: a 6-year follow-up of 14 356 participants of the SUN coho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39(2), 580-587.
[12] 葉茂盛, 劉波, 沐玲, 伊諾, 尹一全 & 郭振. (2020). 我國大眾滑雪傷害事故中的滑雪場責任研究——基於191個司法案例.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09), 42-49.
[13] Ruedl, G., Brunner, F., Woldrich, T., Faulhaber, M., Kopp, M., Nachbauer, W., & Burtscher, M. (2013).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ability to estimate actual speeds in recreational alpine skiers. Wilderness & environmental medicine, 24(2), 118-123.
[14] 國家體育總局, 冬季運動管理中心中國滑雪協會. (2017). 中國滑雪場所管理規範(2017年修訂版).
[15] 曹國林. (2014). 高山滑雪初學者運動損傷原因調查分析. 遼寧體育科技, 36(2), 32-33.
[16] Sacco, D. E., Sartorelli, D. H., & Vane, D. W. (1998). Evaluation of alpine skiing and snowboarding injury in a northeastern state. Journal of Trauma and Acute Care Surgery, 44(4), 654-659.
[17] Russell, K., Hagel, B., & Francescutti, L. H. (2007). The effect of wrist guards on wrist and arm injuries among snowboa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Clinical Journal of Sport Medicine, 17(2), 145-150.
[18] Davey, A., Endres, N. K., Johnson, R. J., & Shealy, J. E. (2019). Alpine skiing injuries. Sports health, 11(1), 18-26.
[19] 澎湃新聞. (2022). 徐夢桃,切除半月板的人生.
[20] Haider, A. H., Saleem, T., Bilaniuk, J. W., & Barraco, R. D. (2012). An evidence based review: efficacy of safety helmets in reduction of head injuries in recreational skiers and snowboarders. The journal of trauma and acute care surgery, 73(5), 1340.
[21] Chaze, B., & McDonald, P. (2009). Head injuries in winter sports: downhill skiing, snowboarding, sledding, snowmobiling, ice skating and ice hockey.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1), 287-293.
[22] The FIS Congress. (2002). 10 FIS rules for conduct FIS Environmental Rules.
[23] Bergeron, M. F., Bahr, R., Bartsch, P., Bourdon, L., Calbet, J. A. L., Carlsen, K. H., ... & Engebretsen, L. (2012).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rmoregulatory and altitude challenges for high-level athlete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4] Carlson, S. J., & Marriott, B. M. (Eds.). (1996). Nutritional needs in cold and high-altitude environments: applications for military personnel in field operations.
[25] D’Amato, M., Molino, A., Calabrese, G., Cecchi, L., Annesi-Maesano, I., & D’Amato, G. (2018). The impact of cold on the respiratory tract and its consequences to respiratory health.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allergy, 8(1), 1-8.
[26] Weinstein, S., Khodaee, M., & VanBaak, K. (2019). Common skiing and snowboarding injuries. Current sports medicine reports, 18(11), 394-400.
[27] Rigel, E. G., Lebwohl, M. G., Rigel, A. C., & Rigel, D. S. (2003). Ultraviolet Radiation in Alpine Skiing. Archives of Dermatology, 139(1).
[28] 中國新聞網. (2023). 知名滑雪教練周雅萍意外身亡 事發地官方正在調查事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