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年薪40萬美元的高管崗位裸辭三個月後,張倩參加了一次瑜伽旅修課。整整20天的封閉訓練,她和其他七名學員一起,邊深度學習瑜伽,邊剖析內心。
有一天,在墨西哥荒無人煙的海灘上,張倩腦海裡突然沒來由地冒出了“劉亦婷”的名字。距離她讀完《哈佛女孩劉亦婷》已經過去20年,這麼多年裡,她從來沒有想起過這個人。
回頭一看,她猛然驚詫於自己冥冥中走過了那本書所描繪的道路。 如今,距離她裸辭過去了兩年,張倩終於成為了一個叛逆的大人。
八零九零後的“噩夢”
《哈佛女孩劉亦婷:素質培養紀實》,一本出版於2000年的書,由劉亦婷的父母劉衛華和張欣武所著,講述了他們是如何培養、教育自己的小孩,最終使得她在本科時就被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衛斯理學院和曼荷蓮學院錄取。
根據後來的採訪,劉亦婷的父母在她不到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寫教育筆記的習慣,早就有意將他們的教育方式出版成書。在劉亦婷申請上哈佛之後,她還幫忙校訂這本書,並親自撰寫了後面幾個章節。
這本誕生於世紀之交千禧年的書,不僅讓父母眼裡的“好學生”或“別人家孩子”,有了具體而生動的模板,更是在國內掀起了一股素質教育風潮。
不同於當時國內主流的應試教育,或是機械性地培養孩子學習,那本書裡提到,教育劉亦婷的一個很重要的方式是,把她當作大人看待,“鼓勵她培養成熟的思想”,讓她能夠和父母爭辯,像大人一樣提出理性的論點,從而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但更吸引中國家長的內容,卻是劉亦婷父母讓她透過跳繩、跑步、長距離游泳甚至雙手捏冰(在冬天雙手捏冰堅持15分鐘,就可以獲得一本自己喜歡的書),來鍛鍊她的專注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書裡樸實易懂的語言讓家長們相信:天才,是可以後天培養出來的,而這本書就是經過實踐驗證的、最適合中產家庭的雞娃模板和育兒聖經。當年,《哈佛女孩劉亦婷》連續16個月成為中國第一暢銷書籍,售出了至少150萬本。
接下來的十年裡,類似的書籍成倍增長,很多都是名校畢業的人為自己的教育方式背書,比如劉墉的《靠自己去成功》、馬俏的《我的美利堅本科歲月》、曾子墨的《墨跡——留在生命和記憶中》等等。
現在再談到這類書,網際網路上不乏8090後用“童年噩夢”“一輩子的陰影”“親子關係毀滅的開始”來形容,並控訴自己的原生家庭。很多父母直接照搬書裡極端的教育方式,強迫他們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更有人說,只因為自己姓劉,父母看過這本書後便直接給她改名為“劉亦婷”。
但也有人把它們奉為勵志讀物,比如張倩。她1990年出生,成長於上海一個非常典型的精英家庭:她就讀於上海外國語附屬中學, 父親是清華大學畢業的高材生。
張倩12歲時讀了《哈佛女孩劉亦婷》,非常受鼓舞,覺得書中的教育模式先進、新穎、有趣。她認為,儘早出國,畢業後去大公司工作,就應該是最優秀的人該走的路。比起雞娃的父母,她是屬於努力上進、“自己雞自己”的型別。
高三那年,張倩全力備戰留學申請,她的目標非常明確,一門心思要去美國讀本科,儘管“劉亦婷”的名字已經漸漸模糊。她不負眾望地申請到了達特茅斯學院,這也是曾子墨的母校,美國常青藤之一。本科畢業工作五年後,她又去讀了哈佛商學院的MBA。
單一的精英教育價值觀
現在想來,對“精英教育”這種單一價值觀懷疑的種子,在張倩申請哈佛商學院的時候就出現了。拿到offer的那一刻,她只高興了十分鐘。
27歲的她內心不夠強大,從小被精英教育價值觀塑造的人格讓她害怕失敗,一直要不停往前趕,“逃出去可能就會一落千丈,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
儘管父母看起來沒有對她施加多大的控制和壓力,但生於東亞家庭,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比如說我不哭、我自覺學習,他們會認為我是好孩子;比如我這次考試得了第一名,他們會覺得我有潛力,下一次就應該做得更好。”
在語言上,父母沒有強迫她一定要成為多厲害的人,但他們的很多潛意識行為卻有著一樣的效果。這些訊號,在年幼的張倩眼裡,都是在迫使她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甚至讓她覺得,自己缺失了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愛”。
“考第一和考倒數第一,你媽媽不可能在這兩 種情況下都對你說,‘媽媽會一樣愛你。’”
要強、一輩子都要“卷”的心態,也離不開時代的塑造。二十年前的中國,正處於高速發展的環境當中,你只要“卷”一下自己,收穫可能就是巨大的,也極有可能實現階層躍升。
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張倩習慣性地想要獲得父母的認可和贊同,再配合爭強好勝的天性,一路飛奔,遵循了 很傳統的精英成長路線,商學院畢業後,她在一家諮詢公司做到了高階管理崗位,30歲的她就升了副總裁,年薪近300萬。
在商學院就讀期間,張倩看到周圍精英同學們核心裡的不安全感,“很多人和我一樣,非常執著地追尋外在的東西:金錢、地位、人脈等等,但自我價值的根基卻是非常不穩定的。”
哈佛的文化非常鼓勵學生為改變世界付出努力,每一位哈佛畢業生都會覺得自己是很了不起的人,要為世界做貢獻。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內,“裸辭”對於張倩來說,是根本不存在的事情。
“名校、高薪對於我是條簡單偷懶的路,是我機械性地認為應該要去完成的目標,因為這樣我就不用回答更難的問題:我內心到底想要什麼?”
哈佛教授一句話點醒了她,“不必太擔心於眼前的事情。如今所謂的人生高光時刻,比如哈佛畢業,或者各種名校名企加成,會讓你覺得自己非常強大。但5年、10年後再回看,你也會體驗跟普通人一模一樣的人生問題。”
哈佛商學院剛畢業後的一年半,張倩在VP的位置上確實做得還不錯,但兩件事改變了她的人生:一是她養了一條非常有存在感的巨型犬,狗狗在疫情期間成為她為數不多的慰藉,也讓她真正體會到了“無條件的愛”;第二個就是工作上的變動,新調任的領導讓她把更多時間花費在了辦公室政治上面,她覺得工作沒有什麼成就感了。
裸辭是她在兩個小時內做出的決定。“我在三十多年的精英教育下成長為‘別人家孩子’,但不到兩個小時就放棄了。”她不想為了繼續“雞自己”,放棄 尋找人生其他可能性。“26歲之後的人生,我才慢慢發現,我是一個不受拘束的人。”
2022年4月,31歲的張倩決定離開美國,去歐洲旅居,永遠不會回到職場。她開始做自媒體,並賭氣似的把賬號名字改為“都是劉亦婷曾子墨誤了我”。
雞娃結局,就是當“普通中產”?
前不久一篇《當哈佛女孩劉亦婷成為美國普通中產,這場持續25年的雞娃騙局碎了》的文章,再次將這個20年前的名人帶回大眾視野。
“天才少女到美國後成了普通人”,這樣的敘事角度多少有點幸災樂禍,似乎是為了證明在高壓下被雞娃長大的小孩,人生總歸不會圓滿。
暫且拋開別的不說,劉亦婷真的只是普通中產嗎?
劉亦婷本人非常低調,幾乎沒有再接受過公開採訪。但從領英上有限的資訊,我們也許可以窺見她生活的一角:哈佛本科畢業之後,劉亦婷去了三大管理諮詢公司之一的波士頓諮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工作兩年後跳槽到樂事集團M&A(併購)部門;兩年後,她成了Vision Capital Advisors的副總裁;在積累經驗後,又先後成為睿實資本和秦嶺資本的COO,同時也是一家食品科技基金的合夥人。
工作之外,她還參加過中美教育交流會、年輕企業家研討會等等,還回母校成都外國語設立了“劉亦婷課外活動獎”獎學金。
作為被劉亦婷深深影響的後輩,張倩覺得,比起經濟條件,劉亦婷在時間上更為富裕,她不需要直接用時間換取收入,中產不僅僅體現在可以量化的金錢,更體現在社會地位、成就、自由時間、經濟安全感、社會影響力、人脈等等方面。
當然,劉亦婷沒有成為美國富豪,但她的職業路線也足以證明她保持著金融行業的高收入。
另一邊,已經持續兩年不上班、放棄傳統世俗成功道路的張倩,又開始經歷非常嚴重的流量焦慮。
“我躺平的目的就是為了逃避那本書裡的價值觀束縛,但最近我覺得自己又一次被成績綁架了。改變的過程是長期的,不應該一蹴而就。”
“中國人的習慣就是要不停地賺工資,還覺得應該每一年都比前一年賺得更多。當我突然從年薪40萬美金的懸崖上跳下來,還是挺讓人震驚的,整個人生系統像是重啟了一樣。”
好在張倩沒有養成什麼揮霍無度的消費習慣,她的投資收入也比較穩健,在裸辭之前,張倩存下的100萬美元讓她很有安全感。對她來說,每個月只要賺一點點生活費,就已經足夠她“退休”了。
她閒下來就做做自媒體,也幫別人準備哈佛商學院申請,未來還打算寫一本書。申請旺季過去,接下來的幾個月她將面臨非常低的收入。“但我很興奮,終於要真正去體驗生活,這是一件好事。”
採訪:枳柚
圖源網路及視覺中國
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