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奇妙真奇妙,仙俠劇裡轎車跑。
是的,國產劇又鬧笑話了。無人在意的《仙劍四》,和無人在意的《仙劍六》,悄悄地在角落裡手牽手糊掉了。
糊掉之餘,還在片尾露了一輛小轎車
最新的片尾裡,劇組已經火速修改了。
好訊息:小轎車糊了;
壞訊息:男女主也跟著糊了。
話說回來,古裝劇穿幫也不是什麼罪該萬死的事。
沒有古味,才是當下古裝劇最大的問題。
如同張衛健說的,連神仙都穿制服了,怎能讓人不懷念老劇呢:
「那個時候,我們神仙的衣服花花綠綠,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天庭都有制服了,所有仙俠劇的神仙,統統一律穿白色。」
除去千人一面的服裝,佈景也是令人詬病的重災區。
以街道為例,馬路永遠是柏油的,樓房永遠是度假區的,路人永遠是裝模做樣的。
他們穿著纖塵不染的戲服,嘴裡始終唸叨幾個主角間發生的那點破事,臉上寫著一行大字:
「我是劇組僱的NPC」!
虛假的街頭:主角要說話時,全體市民立正靜聽。
(甚至距離都是統一的,他們真的,羊哭死)
真實的街頭:欸?有熱鬧,上去看看!(圍作一團)
不只街景做不出市井氣,具體到主人公的住所,也一樣沒有人情味。
單單以窗戶為例,現代古裝劇多是單調的長方形窗戶。
古裝劇中的窗戶和歐式空調外機
而在中國古代園林藝術中,光是窗欞就有數十種樣式。
它們各有形狀、設計、花紋。初看並不覺得有什麼,但當你走到某一個位置,再回頭看,往往會被那一方框住的美景擊中。
工匠在設計之初,就已經把窗外的景色納入了考量,因此窗戶雖然小,卻在輾轉騰挪中,有一種移步換景的美。
小到窗花,大到庭院。如果說當下古裝劇(部分)是穿鑿附會的古裝影樓,古代的園林藝術則是“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桃花仙源。
曲徑通幽 九曲迴廊
中式園林之美,在於從有限中創造無限。
不同於國外園林道路的四通八達,中式園林的道路,講究九曲迴廊,曲徑通幽。
因為一處景緻,但凡是美的,就必須一番求索才能得見。
如果一見即得,反倒沒有趣味。
如同紅樓夢中,大觀園剛剛建成,賈政前去驗收,一開啟園門:
「只見迎面一帶翠嶂擋在面前。眾清客都道:“好山,好山!”」
開門不見美景只見山,好在何處呢?
作為生於三百年前的江蘇人,作者顯然深諳的園林之美,馬上借賈政之口解答:
「非有此一山,一進來園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則有何趣?」
清代 孫溫繪 《大觀園疊嶂》
古典園林,講究一步一景,移步換景。
如果一進門就領略了所有景緻,那不如索然無趣嗎?
只有隱藏在深處的,才別具清幽之美。
接下來,賈政命令眾人給這座山起名。
賈寶玉說:曲徑通幽處。賈政非常滿意。
曲徑通幽,原句是常建的「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用逼仄的視角引你走上狹小的曲徑,行到最寂寥,給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神蹟。
頗具哲學意味,共通的還有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也是園林藝術的另類註解。
王維《長江積雪圖》
從這一區風景,到另一區風景,必然要摸索一番。
不走進去,永遠不知道當中的風景如何。所以才有了杜麗娘那句:「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電影《遊園驚夢》
由此,園林中的走廊有了迴廊、曲徑、掩映、回折四處密不可分的絕妙之筆。
在這四處妙筆的剪裁下,園林未必大,但路一定夠長。
有多長呢?
《上錯花轎嫁對郎》裡,成親第一天就把李玉湖累到懷疑人生。
小小園林,就這樣搭配著建築山水。
在草木蔥蘢的掩映下,散發著清幽之美。
窗欞之美 小中見大
貝聿銘曾說:「在西方,窗戶就是窗戶,它放進光線和新鮮的空氣;但對中國人來說,它是一個畫框,花園永遠在它外頭。」
窗欞,則是中國傳統木構建築中,一種經典的框架結構設計,更是這句話的經典註解。
它安於園林廳堂之中,含蓄蘊集,古樸雅緻。
看似簡單,卻有數十種設計和變化。
不經意那麼一望,已經是一幅妙手偶得的畫。
中國四大名園之一的留園,就有十幾種變化多樣的窗欞。
如主館五峰仙館的燈籠紋窗欞,四周嵌夔龍紋,天然貴氣。
窗外是明滅參差的燈籠遙相呼應,真真假假,虛實輝映。
夔龍紋為貴氣而生,冰裂紋則純粹是鬼斧神工。
它源自宋代哥窯,本是燒製過程的一種缺陷,卻在古人的“調教”下搖身一變成了風月無邊的紋路,如留園鶴鎖這三扇冰裂紋景窗。
夏天,窗外鬱鬱蔥蔥,生機盎然。
光陰打在窗欞上,更見時光流逝之美。
待雲庵的一處窗景,同樣採用了冰裂紋的設計。
當中鏤空了十幾處“窗中之窗”,春夏是濃郁的綠意,喬木蒼蒼。
秋天則是明豔的楓葉,灼灼欲燃。
清代的李漁,將花窗稱為“尺幅窗”,也叫“無心畫”。
而無心畫的觀景,又分為三種方式。
一是漏景,讓窗外的景色透過窗欞,“漏”進室內。如藕園內這一處偕隱雙山的花窗。
規整的窗欞,斑駁的牆壁,粉色的玉蘭花盛綻枝頭:「粉牆樹色交深夏,羽扇茶甌共晚涼。」
二是框景。
將花窗看作畫框,將窗外的景色看作相片。
畫框可以是規則圖形。
也可以是不規則圖形。
也可以是兩個花窗疊加的組合圖形。
三是借景。
透過窗戶,將遠處的景色“借”過來。
如拙政園內這處著名的借景花窗,就把遠處的北寺塔借了過來,「瑤臺玄圃隔壺天,遠在滄瀛縹緲邊。」
拙政園為人稱道的,不僅是借景花窗,還有色彩明豔的琉璃花窗。
花窗,不僅是一方乍洩的美景,更是心中的畫境。
它讓你在方寸天地間,也能擁有意蘊無窮的遐想。
運用在影視作品中,甚至可以打破場景間的隔閡。
取景於揚州何園的《上錯花轎嫁對郎》中,就巧妙地利用花窗,不動聲色間完成了轉場。
分山裁水 美不勝收
如果說,山水畫是中國文人心中歸隱的藍圖。
那中國園林就是將藍圖付諸現實的溫柔鄉。
古代的園林建築家在成為園林設計師前,往往是優秀的山水畫家。
吳冠中筆下的江南園林
如陳從周所說:不知中國畫理,無以言中國園林。
山水,是園林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因此,江南園林大多選址在山林、郊野等靠近天然水源的地方。
然後挖道取水,走進園內,就能聽見潺潺水聲,一個天然的世外桃源。
亭臺樓閣,反而成了山水的陪襯。用古人的話說:「樓閣庭宇,乃山水之眉目也。」
最能體現這一點的,當屬蘇州的藝圃。
這也是現存園林中,最具明代遺風的園林。
園內最為遊人稱讚的是層層疊疊的圍牆,牆下端是鑲嵌的山石,上方是自然垂下的綠枝。
牆面歷經風吹雨打,寫滿了光陰的痕跡,無聲地敘述著她近五百年來的歷史。
山,牆,樹,三者一體,構建出一副煥然天成的園林山水畫。
宋徽宗為了新建艮園,曾舉全國之力,將普天下的名石名樹都徵調到開封。
凡是家中有名石的,必須悉數上交。
園林設計師推薦太湖石,宋徽宗就下令挖取,最終竟幾乎將整座太湖山挖空,然後組織了數千人運送巨石。
太湖石和小貓
不過運輸途中,宋徽宗和他的艮園都隨著靖康之恥不了了之了。
那些奇石也就散落在江南山野之中,成就了數座江南園林。
其實,園林文化並非中國特有,全球公認的頂級風格園林還有法國皇家園林,義大利臺地園林,英國自然風景園林。
但在眾多風格中,中國園林藝術是公認的世界園林之母,用舉世無雙形容都不為過。
雖然很多園林在房地產的浪潮中,從雕樑畫棟變作現代樓宇。
但中國園林之中,天人合一,滄浪自流的理想世界的正規化,始終是現代人心中不變的夢。
園林是再造的自然,是東方人靈魂中道教的出世,更是獨屬於我們中國人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