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超敏感的人”。
前陣子金晨在綜藝《花少6》的一段發言,讓“高敏感人群”的詞條再一次受到關注。
其實,關於“高敏感人群”(Highly Sensitive Person, 簡稱HSP)的討論在社交網路上一直層出不窮:它的起因,它的優與劣,如何辨別自己是與否……從小眾到如今被大部分人共情,它不再只代表某一類群體,也講述了某一種處境。
研究發現,HSP在人群中的比例大約是15-20%,但有趣的是,當翻看各大社交網路,高敏感人群似乎無處不在。
讀懂空氣中的語言、彼此之間不斷拉扯的邊界感、日益精密的社交規則……雖然不得不承認,但現代人正在變得越來越“敏感”。
錯失恐懼症
誰也無法宣稱,自己永遠掌握著“第一手資訊”。也許,這是一個令人信服的觀點,但同時也是一個令人“寬慰”的觀點。
尤其是對於FOMO患者來說。FOMO 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指一種總是在擔心失去或者錯過什麼的焦慮狀態。在它的驅使下,人總是熱衷於在社交媒體上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恨不得時時刻刻都在吸收和參與新的事件。
這種源於人們對潛在損失的高度敏感性,往往會導致一種怪象:相比思考自己能從中收穫什麼,總是更害怕自己不做可能會失去什麼。
誇張點說,FOMO有點像一種“病症”,患此症者總會不惜代價地,吸收迎面而來的資訊,接受每一次邀約,直到被焦慮席捲。
當這種“病症”發展到某個階段時,則有點像心理學上“感官過載”的概念:
面對不斷湧來的視覺、聽覺、嗅覺等感官資訊,我們的注意力一直在被分散再聚焦,逐漸在這種追逐中疲憊,更不必談專注享受當下。
而感官過載所導致的疲憊和空虛,又進一步加劇了FOMO。我們總是擔心自己會在資訊洪流中錯過更重要的東西,卻殊不知自己已經無力再去專注於它。
這樣想來,當這種對於“缺席”的敏感再度來襲時,反而是在提醒我們做做減法,思考我們是否真的能從中收穫些什麼。
鈍感的對立面
談起“高敏感”的反義詞,很多人可能會立刻想到“鈍感力”。與敏感所帶來的多慮和細膩共情不同,鈍感顯得更為平靜、且不易受到情緒的干擾。
我們能夠理解一些人嚮往鈍感,是因為它似乎能更好地保護自己。畢竟,鈍感就像將情感感應器的閾值調高,減少了情緒的波動,樹立一道自我保護的屏障。
相比之下,敏感的觸角一旦伸向外部世界,總會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和無力感。
或許是敏感被貼上太多標籤,成為“眾矢之的”,以至於我們很少將敏感和鈍感放在同一語境下去看:
因為鈍感總在敏感的對立面出現,讓我們誤以為這是一個2則1的選項。
但如若從“沉浸”與“抽離”的角度去看,它其實是生活的兩種狀態:面對嘈雜,我們身不由己地沉浸其中,而偶爾的抽離,則給予我們一個身處事外的視角,更客觀地正視當下的狀態。
唯有沉浸在先,對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明白,才能知曉從何抽離,不被其過度的入侵和干擾。所以,這個角度來看,越鈍感的人其實反而越敏感:敏銳地察覺到干擾,敏銳地切換到鈍感模式,來保護自己。
如果說鈍的前提是敏感,那敏感的前提便是去感受。
具體生活
作家John Koenig曾出過一本悲傷詞典《The Dictionary of Obscure Sorrows》,來記錄8000種形容不同種類悲傷的詞語。而這本詞典整理的初衷,是因為他發現生活當中,有很多模糊的情緒無法用詞語來形容。
聽起來,這是一本還未讀就很悲傷的書。但神奇的是,當不少人發現真的有一個詞語可以精準描述自己的悲傷時,便已自愈了大半。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情緒顆粒度”,指的是我們對於自身情緒的敏感程度和辨識能力。
舉個例子,對於情緒顆粒度較低的人來說,不開心就是難過,但對於一個情緒顆粒度更高的人來說,不開心有可能是內疚、尷尬、失落……
對情緒的描述越精準,也就越能採取行動去面對和處理它。
這兩年,常見如何提升感知力的探討。現代社會的快節奏中,日復一日的迴圈,很容易讓效率和結果成為主導,而忽略過程的意義。
與之帶來的,是生活顆粒度的降低:內卷還是躺平、E人還是I人——你會發現,我們總習慣做概括題,卻很少展開。
在當下的社會文化中,我們很難說是因為語言的匱乏而導致這樣的結果,但具體生活,或許是一個解決方案。
電影《完美的日子》
在電影《完美的日子》中,主人公平山經歷著平淡重複的生活,閱讀、看樹、音樂、膠片攝影……工作之餘也依舊維繫著熱愛,狹小車間內的爵士樂,工作間隙抬頭仰望樹梢光影,只是聆聽,或者只是觀看。
他了解自己,所以總能找到自己的開關方式,做喜歡的事情,按自己的節奏行事;又因為熱愛萬物,總能從細微處欣賞一切。日復一日的生活是否真的會讓人心滿意足?想來,電影裡的平山,說著“下次是下次,這次是這次”,至少是享受當下的吧。
說到底,迴圈往復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丟掉感知的能力,畢竟,那是我們能自由選擇如何生活的基礎。
而回到我們自己的具體生活,答案同樣簡單:善用自己的敏感,多做一些看似“無用”的觀察,追求“在場”的感受,live in the moment。
編輯&撰文:Sienna Guo
設計: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