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份,安寧市老年大學2024學年上學期已開課三個多月。教學樓內,舞蹈班、電鋼琴班、書法班、二胡班等教室裡學員坐得滿滿當當。“老有所學”讓老人們學習熱情高漲,與此同時,“90後”“00後”老師的年輕身影也活躍在老年大學的課堂上,他們有愛心、有想法,為老年教育注入了蓬勃的朝氣和活力。
彩雲伴著夕陽舞
近期,在安寧市第十二屆“大家樂”群眾舞蹈(廣場舞)大賽中,市老年大學選送的舞蹈《雪域》獲得一等獎。學員們齊聲誇讚她們的舞蹈老師康璐,一致認為康老師應該得頭功。
因為參加表演的是老年學員,設計的動作,既要好看,又要使她們的身體能夠承受,往往一個動作,要反覆地推敲。有時候,一個節目排演到一半,參加表演的學員因為有事跳不了了,只好進行人員調整,編好的舞蹈又要重新修改,對此康老師卻毫無怨言。上臺的學員,總希望自己是那個最炫目的所在,誰在中間,誰在兩邊,誰在前,誰在後,有些學員心中難免計較。康老師看在眼裡,總是輕聲細語做好她們的思想工作,讓舞蹈表演者顧全大局。在康老師的開導下,參加表演的學員在舞臺上展示出了安寧市老年大學的風采,受到評委和觀眾的肯定。
今年是1992年生的康璐老師執教老年大學民族舞蹈班的第五個年頭。五年來,她編排的節目年年獲獎,《雪域》是第五次獲獎了。
平時上課,康老師很重視學員的基本功訓練,講解每個動作要領,對每個節目都採取“先分解、後整合”六字方針,解決了學員們因為記性不好而導致動作連貫性缺失的問題,她採取了節目編排再後配以音樂節奏的教學方法,經實踐:很適合老年學員的心理需求和他們的身體條件。老年學員因為各種原因,缺課現象比較頻繁,學員的舞蹈水平參差不齊,也增加了授課難度。康老師有的是耐心,對接受能力較差的學員,她用通俗易懂的講解,配以形象生動的肢體語言,一次次講,一次次教,從不厭煩,直到對方弄懂會跳為止。而對那些有悟性有基礎的學員,鼓勵之餘,不忘指出不足,幫助學員做到盡善盡美精益求精,康老師這種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受到學員們由衷的歡迎。
舞動自信沒有代溝
“來,準備,三二一,開始!”週三上午8點15,上課時間還沒到,40名學員就早早來到204舞蹈教室熱身、練習,等待她們的舞蹈老師幫她們排舞。
2022年大學畢業後,楊芬老師開始在社群舞蹈班教一些小朋友跳舞,2024年8月,經安寧市文化館推薦,開啟了在老年大學的執教之路。與以往的教學經歷相比,老年人的身體素質和學習能力大不相同,“老人,該怎麼教呢?”面對爺爺奶奶輩的學員,最初的楊芬一頭霧水,不知道該如何起步。上了幾堂課後,她漸漸摸清了“門道”:教老年學員跳舞,速度不能過快,動作需要反覆強調;不必要一板一眼地教學,多點趣味性更好。而在一次次的教學中,老年學員也給了楊芬更多的感動。每逢要參加演出時,學員們的學習勁頭比年輕人還足,上課時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摳,課後學員們也抽出時間排練,直到動作準確無誤,從不耽誤上課進度。“小楊老師比我女兒小几歲,她就像我的孩子一樣,無論是教舞蹈還是形體都非常優秀,我們都非常喜歡她,每次我一進教室,感覺整個人都精神了,我也越來越開心!”民族舞蹈班的學員韓三榮對小楊老師讚不絕口。每當有人問起楊老師在老年大學當老師的原因時,她總是微笑著說“老年大學的學員們都非常可愛”“她們讓我看到了真正的‘活到老,學到老’!”
琴音繞樑共奏樂章
週二上午, 501教室裡,平均年齡60歲的叔叔阿姨們每人端坐一臺電鋼琴前,聚精會神的學習狀態讓人感動。講臺上正在授課的是一位年輕帥氣的教師——楊陽。
2023年9月,27歲的楊陽來老年大學擔任電鋼琴教師。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他以自己耐心的教學,真誠的笑容,以及渾身洋溢著青春氣息感染了那些都是他父母輩的學員們。電鋼琴班班長薛建新說:“在課堂上,楊老師總是把樂理知識講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所以,我們這個班沒有一個同學上課遲到或早退的。”
每週四、五上午8點,電鋼琴教師段懿珍都會準時出現在老年大學電鋼琴課的課堂上。1996年出生的段懿珍畢業於雲南藝術學院器樂專業,2022年9月到安寧市老年大學任教。她帶的兩個班級,學員都是55歲到70歲的學員。段老師在教學中根據學員的實際情況和需求,有針對性地安排練習內容和方法,保證學員在技術層面上能夠獲得進步;採用示範演奏、講解樂理等多種方式相結合,讓老年學員從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電鋼琴彈奏技巧。鼓勵他們在彈奏中表達自己的情感,讓音樂成為他們抒發內心感受的一種方式,在學習電鋼琴的過程中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和滿足。
在這些銀髮學子眼裡,“小段老師”講課細緻耐心。段懿珍也說,老年學員們的需求很單純也很高,就是想專業、系統地掌握一門自己喜愛的技能,不為考級,不為比賽,只為自己真心喜愛。“叔叔阿姨們真的很愛學、很努力!”
一撇一捺總關情
“他們既是我的學員,也是我的長輩,我們亦師亦友,兩年多來也收穫了許多情誼。”對1990年出生的李豔東老師而言,在市老年大學教老人們寫書法是一段很難得的人生經歷。
李豔東老師的書法課安排在每週三的上午,還沒到上課時間,教室裡就坐滿了“學生”。一看見他,這些老年學員們就十分開心地同他打招呼。他直言,自己在家中與父母長輩的交流溝通比較少,更別說開玩笑了。但是在老年大學裡,面對比自己年長很多的學員,李豔東卻能和他們玩到一起,像朋友一樣聊天。“跟他們在一起,我變成了一個傾聽者,聽他們講自己的經歷,跟他們討教生活經驗,學習養生知識……時間久了,我對我爸媽的態度也有所改變,和他們交流也更有耐心,家庭氛圍也變好了。不必糾結於同齡人之間的比較,我感覺我自己在活潑愛笑的老年人中得到滿滿的治癒。”李豔東頗有感觸。
爺孫共敘二胡情結
安寧市老年大學有這樣一位“00”後的老師,每次她都會提前到205教室和學員們一起練習拉二胡,站在一群頭髮花白稀疏的老年學員面前,二胡教師唐欣琦黑髮飄飄,青春靚麗。唐欣琦還在雲南民族大學音樂學二胡專業讀書,她7歲就開始跟隨外公學習拉二胡,初高中時,是安寧中學民樂樂團團員, 樂團參加全國、省、市中小學生器樂比賽均榮獲過一等獎,曾被被評為雲南省中小學首批示範性樂團!大學上學期間,除上好專業課外,她每天還堅持練二胡兩個小時。同時,她還兼任雲南民族大學學生藝術團領隊。
老來學習拉二胡,多數老人抱的是消遣娛樂的想法。可唐老師不這麼看,幾節課後,她發現老年人學習熱情高,毅力強,只是記憶力差,唐老師採取了“回課”制度,學員定期一個個獨立拉琴,由她聽音準節奏、看指法弓法、評進步缺陷。
“別看我們小唐老師年輕,但是她教我們很認真,很負責任。”二胡班班長唐為元笑著說,有些二胡學員基礎差,唐老師就會不厭其煩的手把手指導,上課前和放學後都會在教室陪著他們練,學員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唐老師也總是很有耐心回答。平時,她總會把大家不熟練的曲子錄成短影片發到班級群裡讓學員們跟著多練習。
“我願意盡我所能,與爺爺奶奶們共奏夕陽歡歌”。唐老師坦言。
2024學年,安寧市老年大學聘用老師28名,其中“90後”“00後”教師就有10名。隨著“90後”“00後”任課老師的加入,老年大學師資力量得到“新鮮血液”的補充,他們學歷高、專業知識豐富,進入老年大學後還會結合實際情況創新教學方法,提高了老年學員的學習獲得感、體驗感。隨著老年教育的不斷發展,安寧市老年大學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教師走進老年大學,他們的朝氣將給老年大學帶來了更多活力,讓“夕陽紅”更青春。同時,對於年輕人來說,老年人的智慧和經驗,以及“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也能夠助力自身更好成長。
安寧市老年大學 王衛東 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