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內容來說,其實不貴啦(圖/小羅)
最近我開始讀《主機戰爭》(Console Wars),它講述了上世紀90年代、世嘉和任天堂在北美遊戲市場圍繞著Genesis(Mega Drive)、SNES(SFC)等主機展開的明爭暗鬥。說起來,許多玩家應該對這本書不陌生,畢竟它出版於2014年,離現在有些年頭了,2020年時還改編成了同名紀錄片(導演正是作者本人),不過直到今年9月才正式推出中文譯本。
中譯本封面,拿掉腰封之後看起來還會更順眼一些
這本書講了個什麼故事,我覺得可以不用詳細介紹了。“主機戰爭”固然經典,可也被人講過太多次了,只要是對主機遊戲、遊戲廠商稍微瞭解一點的朋友,就能大概回憶起事件的幾個關鍵節點。
但儘管如此,我還是想推薦它。原因有兩點,一是它讀起來有明顯的爽快感;二是故事有種已知結果再去了解過程的“宿命感”。
內容方面,儘管這本書很厚,超過660頁,但讀起來毫無壓力,甚至經常讓我有種迫不及待想翻看下一頁、下一章的衝動。可能是因為作者本人的職業是導演,所以知道怎樣才能在劇情編排、起承轉合的設計上吸引讀者注意力,不少細節段落幾乎就像是在看電影——同一時間、針對同一個事件,世嘉是怎麼做的,任天堂又是怎麼考慮的,索尼又是怎麼應對的,然後“世界線交匯”,人們在同一個舞臺上演出了通往已知未來的劇目。
這應該是建立在龐大的素材數量和翔實的考證上——作者開篇即宣告,本書素材來源於數百次採訪,採納了不同人的不同說法。他根據採訪期間收集的資訊以及相關文獻中的事實,儘量判斷哪些內容最符合書面記錄,以此重現了書中情節。
值得一提的是,中文版的翻譯也是我比較喜歡的型別,能看得出譯者有意多用短句,少用長句和從句,成語和“梗”的運用也流暢自然,既能恰當表意,又不會顯得刻意賣弄。發現這一點時,我的心情幾乎和“讀了本好書”一樣好——作為前出版從業者,我可見過太多內容相當不錯、卻被糟糕翻譯毀掉的書了。
《主機戰爭》紀錄片海報,畫素風格的畫面很有時代感
另一個讓我覺得這本書相當不錯的地方,就是“宿命感”:時間已經過去30年,裡面發生的所有事件都已經塵埃落定,但不同的人對當年的回憶又不完全一樣,這就留下了很大的創作空間——有的讀者愛看任天堂如何取得勝利,也有的讀者喜歡看世嘉怎樣失敗。
由於採用了前美國世嘉CEO湯姆·卡林斯克的視角,《主機戰爭》看起來就尤其像一個悲劇故事:主角有過高光時刻,很快走上巔峰,但危機也隨之而來,身處其中的人已經做了自己能做的所有努力,卻還是因為種種錯誤而功敗垂成,儘管那些錯誤裡既有偶然,也有人力難以改變的東西。不過在這裡,作者對於節奏的把握還是非常嫻熟的——雖然中途有許多激戰、衝突和起伏,但開頭和結尾都平淡得讓人難以置信:卡林斯克與世嘉的故事起源於一片海灘,而在一切結束、離開世嘉後,他再次和家人前往海灘,繼續6年前被中斷的家庭度假。
同樣,由於作者採訪了許多人、利用採訪素材寫出了這本書,所以書裡包含了大量的細節描寫,甚至某個人說某句話時的表情、動作也都寫得有模有樣。對此,作者也承認“經過更改和重構”“進行了一定的整合與微調”“有時還加入了想象”。不過,從個人感受來說,我覺得作者在這方面還是比較剋制的,大部分內容應該還保持在真實的範疇裡,戲劇化的部分也可以理解——通俗讀物就是要這樣才好看呀,如果要追求100%的“真實”,估計只能去看那幾家公司的財報……
說句題外話,對於這類大部分基於現實、但又有一定創作成分的“非虛構”文學,我的評判標準除了“真實”和“想象”之外,還有一個維度是“流暢”,它可以維繫前兩項要素,讓它們不至於在某個方向上偏離太遠:如果過於追求真實,讀者的閱讀體驗很可能被切得稀碎;如果想象成分太多,作品就會變成惡俗的花邊新聞。優秀的作者或許會在流暢地駕馭故事的基礎上不斷探究邊界,而大部分好作品總能讓我感受到平衡。
在我這裡,《主機戰爭》就是一本閱讀體驗流暢、內容也比較平衡的書。當然,偏真實和偏虛構的方向也能出現好作品,前者我想舉《最危險的書》的例子,後者我覺得最符合條件的是電影《社交網路》——它的原作就有點兒“一家之言”的意思,改編成電影之後就更有種讓馬克·扎克伯格本人都感到尷尬的氣質,但就是好看呀!
好像有點兒扯遠了。總的來說,我還是願意推薦《主機戰爭》的,中譯本不僅好讀,印刷質量也不錯(作為一本660多頁的書,它竟然不太重,拿在手裡看也不成問題)。如果你平時也保持著閱讀習慣,讀它甚至會感到一種酣暢淋漓的輕鬆——這個故事你知道開頭,也知道結局,中間的部分是否精彩,讀過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