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小羅
上週開始,我常用的一家海淘代購平臺忽然開始傳出即將“暴死”“跑路”的風聲,主要線索包括但不限於:忽然開始漲手續費、取消部分運輸路線、縮減可代購的站點。如果對今年年初的“魔法集市破產”事件有所耳聞或者經歷,你或許可以很輕易地發現,這家平臺此刻奇怪的業務收縮和當時有點相似。也因此,我看到海淘群裡的不少使用者都開始緊張起來,抓緊把暫存在倉庫的商品打包發貨,或者尋求轉寄。
坦白說,經歷過年初的“魔法集市事件”後,我有過一段時間的緊張感,也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不舒服。這種不舒服很大一部分原因和一種籠統而模糊的感覺有關。當時,官方的說法是:魔法集市的“死亡”主要在於2023年8月前任CEO離職後,運營和流程上的不夠正規,加上疫情時期後二次元經濟火熱、多家類似平臺興起,引發激烈競爭,最早導致了經營業績的惡化。而另外一些更加含糊、曖昧、遊走於灰色地帶的說法則是:當時,這家公司曾高頻率、持續地向國內運輸一些成人向書籍,從而遭到海關的銷燬和懲處,間接導致了公司情況的惡化。
魔法集市的事情還歷歷在目
到現在為止,我也不知道哪種說法更準確,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而這種對問題的迴避才是最讓我不舒服的,就像把大的問題裝點成小的問題,在不正常面前安慰自己“這很正常”。當時我曾試圖和一部分網友討論,其中一些人的態度相當激烈,而更多的人則希望迴避這些問題,尋找新的平臺作為替代。
我還記得,有一個朋友十分憤恨地把問題歸結到一些後來湧入此類平臺的使用者:“不能理解那些到處問怎麼買(海外成人向作品)、買到了還得意洋洋到處說的人。”她覺得,海淘ACG周邊、漫畫或同人本,本來就是小眾事物,過程中的諸多“黑話”也是為了篩選掉一部分“圈外人”,這部分人只會不斷地壓緊空間,同時用自己固有的經驗和常識去要求原本的小眾文化適應他們,從而招致很多混亂。
她也討厭現在越來越流行的“穀子文化”和“新二次元”,覺得都是從眾和跟風,並且由於一些流量經濟,這些東西現在也被推到了風口浪尖——我們都知道風口浪尖後可能迎來的是什麼。
有一些時候,我和她有相同的感受。從更多海淘平臺出現,“切煤”(透過代購平臺購買日本二手網站メルカリ上的商品、“煤”是網站名稱讀音的諧音簡化)一度變得非常流行開始,我可以越來越感受到一些問題和縮緊,當一個原本小眾的東西變得很“主流”,那麼問題就會隨之出現。
起初是某個站點不能再購買某種型別的商品,到後來是乾脆連搜尋也無法搜尋到,再後來,一些明明看起來非常“安全”的商品也難以購買了。這不全然是使用者的錯,但是雙方也許都有責任——前幾天,我看到一家比較老牌的二次元周邊日代店鋪被顧客舉報到市場監管局,原因是顧客第一次購買這類商品,不理解日方可能發貨延期,由此直接舉報了店家,評論區也群情激憤。
不管在哪裡,舉報都是十分惡劣的事情
但從另一個角度說,我也覺得,這並不全都是“外來者”的錯。我相信他們的大部分行動動機其實都是和我們相同的,不管是出於喜愛或者社交需求,都不應該被批評。問題是,一些更大的事物帶偏了原本應該被討論的方向,被帶偏後的東西又開始新一輪的彼此攻訐,由此產生了惡性迴圈。當我們說“雙方皆有責任”的時候,還有什麼被我們忽視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