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裡含著五香大雞腿,手裡提著阿宅快樂水,要說放假在傢什麼東西最值得懷念,那大概是過去曾擁有過的姣好身材(如果我有過的話)。
或許是自覺“大雞腿+快樂水”的生活太過罪惡,我很快以非凡的想象力,快速幻想了一遍自己在玩《健身環》的樣子,畫面大概如下。
大概像這樣 (小紅書511097704)
而除了幻想之外,我也順手用手機搜尋了一些“健身”相關的資訊,按理來說,我似乎很快就要在“健身之路”上邁出關鍵的一步了,然而........
原來現在搜尋“健身”,連著幾天的預設選項都是“圈內傳來噩耗”嗎?
這“健身圈”有點邪門
一個圈子反覆傳來“噩耗”,這種情況如果放在CS裡頭,那大概很正常,畢竟CS圈子最不缺的就是造謠“選手死亡”並藉此賣“絕版”貼紙的二手販子。
但把這種情況搬到“健身圈”,那就有點讓人迷惑了——所謂的“健身圈”又沒有什麼飾品商販,它憑什麼去跟CS比“入土速度”?
不過在仔細打量了幾眼後,我也發現:雖然搜尋框中顯示的是“健身圈”,但下方的影片標題大都寫著“健美圈”。
相比“健身圈”,後者的情況我或許還更瞭解一點,畢竟“頭頂尖尖”的常熟阿諾就是這個圈子裡的。
除了常熟阿諾,B站上面也有不少“健美圈”的知名抽象Up主,比如說專門給圈內人士報喪的“喪鐘”。
上面這位作者大概就是把“健身圈傳來噩耗(實際為健美圈)”幹成搜尋框預設選項的罪魁禍首。
他之前的影片題材其實多與“食品安全”相關,但後來逐漸開始製作“健美圈”相關的解說影片。
在他的影片裡,健美圈的人士們三天一出殯,五天一大葬,身上還自帶各種病原體、化學物,彷彿人人都是戰錘裡的納垢大魔。
當然,在他的影片中也不只有納垢大魔,還有著諸如“奎託斯”、“蝙蝠俠”、“聖誕老人”等知名角色。
這些角色的真實身份,其實多是歐美地區的專業健美人士,滿身的腱子肉可能比原本的角色還要誇張,但他們在影片中的結局不是腎衰竭就是光速猝死。
健美圈的奎託斯
說實話,這些離奇的情況也不怎麼讓人意外,畢竟健美圈人士為了塑造自己的形體,有時確實會注射一些類固醇藥物。
我記得之前看《惡搞之家》的時候,其中一集就是關於健美人士和類固醇藥物的,最後也是藉著動畫內容狠狠諷刺了一波現實中的情況。
而上述的“喪鐘克里斯”,他做的事跟《惡搞之家》也差不多,一樣是借影片來諷刺、調侃那些胡亂注射藥物的健美圈人士。
只不過這位影片作者的風格比較怪誕、言辭也有些誇張,有時候甚至可以說:除了開頭與結果,影片中間的過程描寫都屬於滿嘴跑火車.......
影片裡真就人均納垢大魔
也因此,在看這位作者的影片時,只要在開頭牢牢記住“類固醇藥物的副作用”,其餘的部分大家完全可以當成相聲聽。
也是因為這種“相聲”風格,相關的評論區裡很快就有了一系列的梗,比如在影片開頭穩定出現的“健美圈傳來噩耗”,又比如評論區中以“西斯龍、美替諾龍、苯丙酸諾龍”等類固醇藥物為名的“九龍大陸”。
不過這種滿嘴跑火車的解說風格,肯定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至少在健美吧中,“喪鐘克里斯”就屬於圈內毒瘤,有著人人喊打的業界地位。
而由於“喪鐘克里斯”在早些年的風評不是很好,近來也有一些粉絲在他人影片裡隨意“報喪”,所以與這位影片作者有關的爭議也不算少。
禁止隨意“報喪”
不過健美圈子裡亂刷梗的情況也不止這一家,像是當健美博主疑似注射過藥物時,也有不少人會下意識地刷梗——“你的頭怎麼尖尖的”。
此類刷梗行為在泛濫之後,肯定是會惹人厭煩,不過相比梗本身,或許還有一些人所擔心的,是大眾對“健身”的認知會因此被帶偏。
為什麼說認知會被帶偏?這大概是因為“過激反應”存在於每個人的基因之中。
只要有人提到“地溝油有害”,那所有的路邊攤都得蒙受重錘;如果吃瓜群眾頻繁刷到“健美圈傳來噩耗”的影片,那普通的健身人一樣會遭人白眼。
這裡所說的普通健身人,指的應該是那些在健身房臥推、舉槓鈴,最後再喝點蛋白粉或營養補充劑的人。
這類健身人從本質上來說,其實和咱們這些做廣播體操的人沒啥區別,根本目的都只是為了保持身體活力,又或者是眼饞那幾塊結實的腹肌。
但對於前頭所說的健美人而言,他們的根本目標則是為了在專業賽事上取勝,藉此贏得獎金與商業價值。
而在這些專業賽事中,除了所謂的“自然賽”設定有藥物檢測機制,其餘大多數比賽都屬於笑看各路藥神鬥法的情況。(包括最高水平的“奧林匹亞先生大賽”)
世界反興奮劑機構所列出的禁藥名單,在這部分健美人的眼中或許更像是個“選單”。
禁藥名單又名“健美圈必吃榜”
如今的一些健美人士之所以這麼拼,或許也是因為這圈子的內卷程度比較高。
畢竟在上世紀的後半程,健美圈中就已經有人藉助類固醇藥物來塑造形體了,此事在施瓦辛格的《健身全書》中亦有記載。
在健美人相互內卷的情況下,後續的不少健美比賽都有著相當嚴格的打分標準。
比如在國內的一些比賽中,裁判就會對選手的肌肉密度、分離度、整體勻稱度以及對稱性都作出嚴格判定。
而這些嚴格的打分判定,則覆蓋到了斜方肌、腹外斜肌、臀大肌、比目魚肌等近乎全身範圍的各個肌群。
DMS冠軍盃的展示圖
換言之,在逐漸嚴苛的標準以及對手相繼“開掛”的情況下,新晉的選手除非同樣用上科技,否則很難在大賽中脫穎而出。
這種情況換成遊戲圈的解釋,那大概就是一夜之間,隊友和對手的數值全部膨脹100倍,如果你不跟著開掛,那你還不如路邊會爆金幣的野怪。
“他們先開的”
當然,不管具體原因是啥,“注射危險藥物”這種事肯定是十分不提倡的,而這也是開頭說的那位“喪鐘克里斯”能在B站上紅火至今的理由之一。
在圍觀群眾的眼中,這位影片作者最次的情況也能總結為“壞心辦好事”,能借此加強人們對相關藥物的警惕心。
也因此,如果各位身邊正好有位搞健美的朋友,那可能需要留心下這方面的內容。
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咱們該健身就健身、想玩健身環就玩健身環,畢竟我們追求的也只是身體健康,而不是極度誇張的肌肉。
對於咱們這些打遊戲的人來說,與其關心這個,倒不如去關心下《健身環大冒險》怎麼還不出第2代?
最後,這裡也藉著機會祝各位讀者老爺在新一年都能有強健的體魄,掀開上衣就能露出6塊腹肌。
將我們設為星標☆,點亮愛心
就可以及時看到文章和資訊啦
感謝大家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