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看恐怖片,可以看母雞卡嗎?”
一個玩偶瞬間化身成為一團陰影,然後吞噬了懷抱著吉他的樂隊少女,只留下一片漆黑。
這是今年一月新番Ave Mujica(簡稱“母雞卡”)第三話中的場景。這部Bang Dream!旗下的企劃動畫,在開年短短几集裡,已經給觀眾留下了太多的名場面乃至“心理陰影”:“還能有這樣的少女樂隊動畫?”
邦邦的企劃背景與創新
母雞卡是2.5次元樂隊企劃Bang Dream!(暱稱邦邦)旗下的重要樂隊之一,也是2023年大火的Mygo樂隊的姐妹團。
邦邦是近年來在業界大火的2.5次元企劃中的絕對代表,也是Bushiroad公司創始人木谷高明的心血之作。
2014年,當木谷高明聽說公司旗下聲優事務所“hibiki”的聲優愛美憑藉一曲吉他彈唱曲《流星群》在“偶像大師”演唱會中大放異彩時,從此他萌生了聲優加樂隊,一定有搞頭的想法,於是,在第二年的時候,Bang Dream!橫空出世。
和其他2.5次元企劃一樣,Bang Dream!整合了動畫、遊戲、漫畫、小說、舞臺劇等多種形式,將不同媒介間的專案緊密聯絡起來,共同構建了一個豐富且立體的內容生態。
在這個生態中,二次元角色們組建的樂隊,在現實中由為她們配音的聲優組成相應的樂隊進行演繹;動畫中的背景故事又在遊戲中得到進一步拓展與開發,而漫畫和小說則能深入挖掘角色的背景和內心世界,舞臺劇又為粉絲提供了一種身臨其境的現場體驗,全方位地滿足了粉絲的多元需求。
然在一開始,這樣的想法並不成熟,一方面邦邦要面臨Love Live!(暱稱拉拉)和偶像大師(暱稱愛馬仕)等前輩2.5次元企劃的競爭,另一方面,無論是拉拉還是愛馬仕,本身就選擇了偶像作為題材,而偶像題材又和2.5次元企劃天生有著極高的契合度。
而邦邦選擇以樂隊為切入點,這條路沒有太多前人經驗可供借鑑,其難度可想而知。
或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2015年企劃剛啟動,BanG Dream!在最初的頭腦風暴中整活不斷,搞出了大量既複雜又比較沉重壓抑黑深殘,甚至不太契合當時2.5次元潮流的設定,可以說將抽象兩個字直接拉滿。
但幸運的是,製作團隊很快意識到問題所在,並在2016年對設定進行了重新定位,轉向更為輕鬆的風格,並先後透過動畫和手遊,將Afterglow、Roselia、Morfonica等樂團的故事,帶到了每一個人的心中。
改變沉重設定後的邦邦,在市面上的產品中顯得極為溫馨。這種溫馨,是最初在2017年前後入坑的邦邦人最美好的回憶,也是“邦邦世界觀無壞人”這句話出現的根本原因。
獨特世界觀吸引受眾
與此同時,儘管一開始主創團隊的腦洞大開導致部分設定被推翻,但他們仍然在保留了部分可利用元素的同時,明確了以下兩點:一是在故事創作上既要迎合2.5次元企劃受眾對於偶像故事的習慣,又要突出樂隊故事的獨特性;二是確立了世界觀敘事在整個企劃中的核心地位。
尤其是世界觀設定,邦邦更是別出心裁。幾乎所有的樂隊成員都來自東京花咲川、羽丘和月之森這三所虛構的女校。
這三所學校在音樂理念與校園文化上大相徑庭,為不同性格與音樂追求的角色提供了豐富的成長環境。
學生們在這三所學校中伴隨著學業不斷成長,然後與校內外的朋友互動,共同構建起了整個邦邦宇宙的框架。
例如,備受粉絲喜愛的雞狗兩團(即mygo和ave mujica的愛稱),它們都起源於曾經的Crychic樂隊。這就如同米蘭城的兩個勁旅國際米蘭和AC米蘭,最早其實同源於一家足球俱樂部。
Crychic樂隊解散後,其三名成員高松燈、長崎素世、椎名立希並未停下腳步,而是攜手新的外援千早愛音和要樂奈,共同組建了全新的MyGO樂隊。
與此同時,Crychic的另外兩名成員“大祥老師”豐川祥子和若葉睦,則與海玲、初華、“大喵老師”祐天寺若麥等人合作,開啟了Ave Mujica樂隊新賽季的王道征途。
這兩支樂隊的故事不僅彼此緊密交織、相互影響,還時常透過彩蛋與前輩樂隊產生聯絡,為邦邦的世界增添了更多精彩紛呈的話題。
例如,在MyGO樂隊的第一次演出之前,前作afterglow中的青葉摩卡就曾出現過。而母雞卡的創辦人“大祥老師”之所以想要組建樂隊,也是受到了企劃中第七隻樂隊“Morfonica”演出的啟發。
可以說,這樣的環環相扣、彼此聯絡,如同一張緊密交織的大網,將邦邦世界觀下的所有故事與角色都串聯起來。隨著時間的推進,各樂隊成員在各自的成長軌跡上繼續前行,故事也在不斷豐富與深化。
讓聲優組樂隊,一定有搞頭
而在動畫和遊戲的二次元以外,邦邦在三次元中的打法,同樣讓人印象深刻。尤其是聲優方面,邦邦的團隊似乎找到了一個“寶藏”。
例如,母雞卡核心人物“大祥老師”豐川祥子的聲優高尾奏音是日本鋼琴界的天才少女,她曾在米蘭國際少年鋼琴競演會中榮獲最高位的ASSOLUTO獎,有“米蘭之女”的稱謂。
同時,高尾奏音還是著名鋼琴家高尾奏之介的妹妹,對音樂有著超凡的感知與理解。
除了“大祥老師”以外,“母雞卡”其他成員的聲優也各有亮點。吉他手若葉睦的聲優渡瀨結月(暱稱節約寶)是學生時代的音樂發燒友,有著多年的電子琴學習經歷。在加入母雞卡前,她本以為自己會繼續扮演鍵盤手的角色,結果卻成了吉他手,而且是七絃吉他。
這是她之前從未接觸過的樂器,但在演唱會上,她的吉他水平甚至得到了職業樂手的高度讚揚。
主唱三角初華的聲優佐佐木李子本就是歌手出身,有著紮實的演唱功底;貝斯手八幡海鈴的聲優岡田夢以曾有過多年偶像經歷,在bushiroad的另一個音樂2.5企劃d4dj的表現相當不俗。
而大喵老師祐天寺若麥的聲優米澤茜(暱稱“茜姨”)的故事更讓人震驚。這位在動畫中演技出色的她,並非專業聲優出身,而是一位真正的職業樂手。
當其他音樂題材動畫還在依靠職業聲優配音、樂手給聲優配樂時,邦邦早已開啟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賽道。不僅請來的聲優大部分有著音樂經歷,還敢於請來像米澤茜這樣毫無職業聲優經歷的專業樂手為角色配音。
這不僅讓邦邦的音樂表演更具真實感與感染力,還為整個2.5次母音樂產業帶來了全新的思路。
音樂風格與角色設定的特色
而邦邦之所以如此看重聲優的音樂經歷,不僅是因為獨特的樂隊題材,而且還因為了在邦邦的劇情世界觀中,音樂是人物塑造的絕對核心之一。
而邦邦之所以如此看重聲優的音樂經歷,不僅是因為獨特的樂隊題材,還因為音樂是人物塑造的絕對核心之一。
在音樂領域,邦邦打破了傳統2.5次母音樂企劃的侷限,融入了搖滾、流行、民謠甚至重型音樂等多種風格,為不同樂隊賦予了鮮明的個性。例如,Afterglow的音樂偏向搖滾,MyGO帶有旋律硬核的感覺,也加入了情緒搖滾和朋克搖滾元素——而Ave Mujica的音樂風格是以重金屬和哥特金屬為基礎,融入古典音樂和交響金屬元素。
這種風格的多樣性不僅滿足了不同聽眾的喜好,更透過音樂塑造了各樂隊獨特的氣質。
以Ave Mujica的同名代表作《Ave Mujica》為例,,該曲在旋律構建上使用了不常見的音程組合,營造出神秘而緊張的氛圍,為整首歌曲奠定了獨特的基調。
另一首作品《Symbol I:△》則被譽為邦邦中“BreakDown最爽、吉他最難”的曲子,吉他旋律與複雜多變的節奏完美交織,瞬間點燃聽眾的情緒。這種對重型音樂的大膽嘗試,不僅沒有成為發展的阻礙,反而成為吸引粉絲的獨特賣點。
而且從這個角度來說,重型音樂風格的選擇,也與母雞卡等人的狀況相得益彰。
經常燒教堂的朋友都知道,無論是黑金屬還是死亡金屬,無論是金屬核還是死核,幾乎所有的重型音樂都會用歌詞描述一個與現實生活截然相反的特殊世界,表達了一種對於當下時間和當下自我的否定與不認同,以及一種困惑與掙扎。
而這也是母雞卡最大的特點之一。例如,“大祥老師”豐川祥子為了照顧被趕出家族的父親,不惜與家族鬧翻,蝸居在髒亂差的斗室之中。她看似有著堅定的信念引領樂隊前行,但她的獨斷專行卻將樂隊不斷推向深淵。
若葉睦作為演藝世家的女兒,性格敏感,常因內心脆弱而陷入自我否定。她在舞臺上光彩照人,但臺下的她卻因性格敏感而時常感到與世界格格不入。這種複雜而真實的角色刻畫,讓觀眾能夠深刻感受到角色的內心世界。
在動畫的第三話中,若葉睦被她內心的另一面——Mortis所掌控。這一情節不僅展現了她內心的崩壞,更透過Mortis的形象,將她內心的恐懼和不安具象化。
Mortis化身為恐怖陰影,無情地吞噬了若葉睦,這一幕讓觀眾深刻感受到了她內心的掙扎。而在被Mortis吞噬後,若葉睦的性格發生了巨大轉變——從沉默寡言到活潑開朗,但這種轉變背後隱藏的卻是更深的孤獨和自我懷疑。
而果然到了第四話和第五話的時候,Mortis同樣在無休止的壓力下走向了崩潰,而主人格若葉睦甚至一直沉睡沒有醒來。
Mortis在崩潰之下,甚至不得不拿著紅芭蕾舞鞋當做電話,不斷“打給醫生”:“小睦一直沒有醒來,”這讓劇情更加詭異的同時,也更讓人看明白了小睦的孤獨內心和自我懷疑。
這種孤獨與自我懷疑就如同金屬與核音樂中強烈的不和諧音程,充滿了掙扎。而若葉睦也在這種掙扎中不斷探尋著真正的自我與理想的世界。
這種對角色心理的細膩刻畫,不僅讓觀眾對若葉睦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也使得Ave Mujica的故事更加“瘋魔”。
恐怖片、EVA,2.5次元的未來
當然,這種掙扎有時候會給人一種恐怖片式的癲狂感。雖然這種癲狂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母雞卡最大的特點之一,但當初甚至有聲優在看了OP以後表示:“我不看恐怖片,可以看母雞卡嗎?”
而到了正片當中,這種癲狂感甚至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例如,若葉睦在精神崩潰邊緣的內心掙扎,以及Mortis吞噬她的場景,都極具壓迫感和不安感。這種敘事風格在傳統2.5次元作品中極為罕見,卻為邦邦贏得了獨特的魅力。
與此同時,Ave Mujica的故事還被觀眾與經典動畫《EVA》相提並論。當然,這並非意指“母雞卡”的編劇有意借鑑EVA,而是說這種獨特的感覺與EVA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例如,故事中的若葉睦常因內心脆弱而陷入自我否定,而被Motis掌控後的轉變,正體現了對自我認同的掙扎與突破,反映了當代人在複雜社會中對“我是誰”、“我要成為怎樣的人”的深刻思考。
這一點,又與EVA中的碇真嗣,何其相似。
而在藝術風格上,Ave Mujica的動畫影片中融入了大量恐怖驚悚元素,如在若葉睦的心理活動中,出現了大量會說話的人偶、扭曲的舞臺場景等,營造出壓抑而神秘的氛圍。這種風格與《EVA》中融入宗教、哲學元素的手法不謀而合,都透過獨特的敘事和視覺效果呈現了時代的迷茫與不安。
前文曾經說過,邦邦在主創人員最初的設定中原本是一個沉重壓抑的故事。只是在“哈耶克無形大手”的市場調節下,才呈現出了溫馨的面貌。或許現在主創人員覺得時機成熟,於是他們似乎有意重拾早期的沉重壓抑元素,透過“母雞卡”的動畫愈發深入地展現出當代人內心的迷茫與掙扎。
而這恰巧是傳統2.5次元作品不敢想象的“絕對領域”,無論是Love Live!系列中洋溢的友情與夢想,還是偶像大師系列裡展現的成長勵志與星光熠熠,2.5次元的世界始終洋溢著音樂、歌曲、舞蹈與無盡的歡樂。
但母雞卡卻如同當年EVA橫空出世,打破傳統機甲動畫套路,那般,透過融入恐怖片的元素,提供像EVA那樣高度介入人物心理,透過隱喻與象徵,找到一個新的契合點,不僅增加了故事的深度,也讓邦邦透過。這種獨特的敘事風格和主題表達在競爭激烈的動漫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眾多樂迷和觀眾心中的清流。
雖然在故事進行到第五話的時候,因為敘事想要涉及的範圍較廣、想要塞入的內容太多、故事節奏稍顯混亂,“母雞卡”目前的評分已經開始呈現下降趨勢,但在當下這個“木櫃子組樂隊”已經成為動漫界流量密碼的特殊時代,它的出現還是顯得尤為珍貴。
或許正是因為邦邦團隊敢於打破常規,才使得“母雞卡”的故事充滿了無限的可能,無論成功與否,都將為未來 2.5 次元的一個新的方向,這一點,從2025年一月,同為2.5次元的love live公佈新企劃Love Live BlueBird和新團いきづらい部就可以看出,いきづらい的意思是“活著困難”,這明顯也脫離了傳統2.5次元 kira kira doki doki的閃耀,走向了和邦邦“mujica”類似的黑暗深邃路線。
在更廣泛的大眾認知裡,“少女”“音樂”“動畫”這些標籤組合在一起,通常帶來的是“勵志”“青春”等印象——用這些詞來形容Mujica的故事倒也不能說完全不對,不論是在角色還是背後的聲優身上,你其實依然能見到那種向上的精神。
只是在更復雜的市場中、在整體更加“瘋癲”的網路環境中,這些都換上了新的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