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幾家晶片代工廠的幾十座工廠完工量產,中國的晶片產能大幅提升,日前訊息指中國的晶片代工廠已主動降價,這意味著中國晶片開始主動參與全球晶片行業的競爭,將改變整個行業。
外媒報道指隨著中國三家晶片代工廠降價,、聯電、力積電都傳出客戶取消訂單,這些客戶將訂單轉交給中國的晶片代工廠,因為中國的晶片代工廠生產成本更低,對於當下各個晶片企業希望控制成本更為有利。
晶片行業從2022年下半年就進入供給過剩階段,至今未能得以緩解,這也導致芯片價格急跌,美國模擬晶片龍頭德州儀器被傳出將一款售價70元人民幣的晶片降至1元錢,可以看出晶片行業競爭之激烈,為了保住市場已進行極限降價。
不過即使美國晶片如此大幅降價九成,卻仍然不是中國晶片的對手,因為中國同類芯片價格低至七毛,原因就在於中國晶片的製造成本比海外更低;臺積電赴美設廠後,產業鏈人士指出美國製造晶片的成本比中國臺灣高出三倍,而中國臺灣的製造成本又比中國大陸更高,這都凸顯出中國製造的成本優勢。
目前中國已大規模提供的產能包括了28奈米及以上工藝,隨著中國幾十座晶片工廠量產,中國的晶片代工也開始進入新的階段,搶市場的辦法首先就是降價,而從外媒傳出的訊息可以看出中國晶片製造企業開出的低價已足夠讓他們動心,取消了給中國臺灣和韓國三星諸多代工廠的訂單。
在歷史上,中國製造在諸多行業都是以白菜價開路著稱,諸如VCD、DVD、手機、電視等產品,在中國實現大規模量產後,這些產品都以超低價搶佔全球市場,手機、電視這類產品都曾在中國製造的推動下降價至200元左右,超低的價格被譽為白菜價。
晶片行業被認為是高科技行業,多年來芯片價格也是高高在上,兩年美國掌控著全球晶片,更是認為製造晶片供應緊張,導致芯片價格急漲,餘大嘴表示一款汽車晶片從幾十元漲至2500元,導致中國汽車行業吃夠了苦頭。
如果中國在晶片製造行業已開足馬力,用了數年時間建成了數十家晶片工廠,這些工廠的量產自然也需要從全球市場搶市場,這種做法一方面是為這些晶片製造企業爭奪蛋糕,一方面則是透過吸引他們將訂單交給中國工廠,確保中國製造得到足夠的晶片供應,同時降低整個中國製造的成本。
中國如此做可以產生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是讓海外晶片製造行業獲得的收入減少、降低利潤,如此他們的工藝研發程序將會放緩,為中國研發先進晶片工藝提供時間;另一方面則是中國的晶片製造企業獲得更多收入,同時在大規模生產過程中積累技術,加速晶片工藝研發,可謂一舉多得。
面對中國晶片的強勢出擊,海外晶片行業都高喊狼來了,為了保住市場份額,三星、聯電、力積電在2024年開年後就進行了新一輪的降價,在2023年初他們已降價一次,凸顯出中國晶片製造行業這次降價給他們造成的影響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