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訊息●長江商報記者 沈右榮
“基因測序第一股”華大基因(300676.SZ)的控股股東將要減持套現了。
11月25日晚,華大基因公告,公司控股股東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大控股”)擬透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公司2%的股份。
這是華大基因自2017年上市以來大股東首次減持。如果以華大基因11月25日收盤價45.20元/股計算,頂格減持,華大控股將套現3.76億元。
本次減持是有背景的。王俊,曾是華大基因核心人物之一,其向公司實際控制人汪建轉讓所持華大控股10.50%的股權。華大控股本次減持,就是為了籌集資金完成交易。
實際控制人汪建借套現完成了增持,而上市以來,公司市值蒸發了約860億元。
華大基因經營業績惡化。2021年至2023年,公司實現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連續三年大幅下降,今年前三季度虧損1.24億元,為上市以來前三季度首次虧損。
股價跌80%汪建借套現增持
曾經的核心人物之一王俊徹底告別華大基因,汪建藉此對華大基因進行增持。
11月25日晚間,華大基因釋出控股股東股權結構變動的提示性公告,近日,公司收到控股股東華大控股的通知,獲悉華大控股的股權結構有所調整,原自然人股東王俊已將其持有的華大控股10.5%股權轉讓給實際控制人汪建全資持股的深圳華大科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並於今年11月22日辦理完成了相關工商變更登記手續。
本次股權變動後,汪建持有華大控股的股權比例為95.80%。
王俊曾擔任華大基因CEO、華大研究院院長等職務,除了透過華大控股持股,還曾透過華大投資持有華大基因股份。上市之前,其間接持有華大基因14.45%的股份,是僅次於汪建的實際上的第二大股東。
此番轉讓,王俊不再與華大基因存在關聯。
本次華大控股股權結構調整前,華大控股直接和間接合計控制、持有華大基因股份比例分別為36.73%、36.68%,實際控制人汪建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為0.61%,同時持有華大控股85.30%的股權,因此汪建直接和間接合計控制公司37.34%的股份。華大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汪建、華大三生園合計持有公司股份比例為37.34%。
本次股權變動後,汪建直接和間接合計控制公司股份比例仍為37.34%。股權穿透後,汪建直接間接持有華大基因的股份比例由31.90%上升至35.75%。
此次交易,汪建需要支付多少資金?公告沒有披露。
在披露上述股權結構變動之時,華大基因還披露,華大控股計劃透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公司2%的股權。以11月25日收盤價計算,其將套現3.76億元。此次減持,就是為了汪建受讓股權。
借控股股東減持,實際控制人汪建完成增持,是否為利好?
11月26日,華大基因股價繼續走低。
作為“基因測序第一股”,華大基因曾備受資金追捧,2017年11月14日,上市滿四個月時,盤中股價達到261.99元/股,較發行價上漲了18.25倍,市值約為1050億元。此後,股價震盪下跌,2020年受疫情影響曾回升至199.40元/股,但沒有維持太久,下跌再現。到今年11月25日,股價區間跌幅達80%。
目前,華大基因市值約186億元,與巔峰時相比,蒸發了約860億元。
研發費僅為銷售費一半
股價深度下跌,與華大基因的基本面有一定關係。
華大基因主營業務為透過基因檢測、質譜檢測、生物資訊分析等多組學大資料技術手段,為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醫療機構、社會衛生組織等提供研究服務和精準醫學檢測綜合解決方案。公司稱,其是全球基因行業的領軍者,透過20多年的人才積聚、科研積累和產業積澱,已建成覆蓋全球百餘個國家和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的營銷服務網路,成為屈指可數的覆蓋本行業全產業鏈、全應用領域的科技公司,立足技術先進、配置齊全和規模領先的多組學產出平臺,已成為全球屈指可數的科學技術服務提供商和精準醫療服務運營商。
但是,從經營業績方面看,華大基因表現不佳。
2016年,上市前一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11億元、淨利潤3.33億元。上市後的2017年至2019年,其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0.96億元、25.36億元、28億元,連續三年增長;淨利潤分別為3.98億元、3.87億元、2.76億元,同比變動19.66%、-2.88%、-28.53%,連續2年下降。
2020年,受疫情影響,公司研發的抗疫產品熱銷,實現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為83.97億元、20.90億元,同比增長199.86%、656.43%。
但是,隨著疫情紅利消失,公司業績持續下降。2021年至2023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7.66億元、70.46億元、43.50億元,明顯下降;淨利潤分別為14.62億元、8.03億元、0.93億元,同比下降30.08%、45.06%、88.43%,連續大幅下降。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28.26億元,同比下降10.10%;淨利潤為-1.24億元,同比下降276.49%。其中,第三季度,淨利潤為-1.42億元,同比下降792.32%。
前三季度虧損,這是華大基因上市以來的首次。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華大基因重視研發,但更重視營銷。2020年至2023年,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6.20億元、4.87億元、5.36億元、5.29億元,銷售費用分別為10.78億元、12.38億元、16.09億元、10.36億元。2022年,研發費用僅約為銷售費用的33%。2023年這一比例為51.06%,剛剛過半。
今年前三季度的狀況有所改變,公司銷售費用減少至6.63億元,研發費用微增至3.98億元,但與創新藥企業相比,其研發費用規模仍處劣勢。
華大基因何時能重現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