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萬億帝國的崩塌,往往都是有預兆的。
2018年7月4日下午,海航集團釋出訃告稱,公司董事長王健在法國公務考察時因意外跌落而不幸離世。作為全年營收超過6000多億,資產規模上萬億的大型資本集團,王健的離世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軒然大波。
誰也沒想到的是,這僅僅只是大廈崩塌的前兆。
王健離世不到三年,2021年1月29日,海航集團再發公告稱,收到海南省高階法院發出的《通知書》,相關債權人已向法院申請對我集團破產重整。
至此,這個曾經的世界級買家揭開了破產重整的帷幕。
海航集團,是資本市場上少有的執行雙老闆制的企業,它的發展壯大離不開海航系兩位董事長在商界的通力合作與長袖善舞,而作為一家萬億級別的巨輪,它的傾覆同樣也離不開兩位巨頭的相互傾軋。
內鬥、背叛、奪權,海航集團的背後,寫滿了人這種生物,為了追逐慾望而犯下的每一種原罪。
海航的故事,起於海南建省的第二年,1989年9月,海南省希望能打造一家省內航司,便以1000萬啟動資金成立了海南航空。
1000萬是鉅款,但在一架737售價3億的民航領域來說,連個翅膀都買不到。
直到1992年1月,陳峰和王健,兩位具有民航背景的下海乾部說服了領導同意對海航進行股份制改革後,事情才迎來轉機。
為了解決啟動資金不足的問題,陳峰和王健帶著團隊成立了幾家掛著海航名頭的旅遊、房地產以及進出口貿易公司,透過副業的形式掙來了第一桶金。
1992年1月,他們拿著掙來的這筆錢,租用了一架圖-154飛機,正式開通了北京到海口的航線,作為整個海南省到北京的首條民營航線,陳鋒與王健藉此說服了省內的領導,同意對海南航空進行股份制改造。
九個月後,海南海空舉行股改大會,其原有的1300萬淨資產被界定為國有資產,由海南省政府持有,佔比5.3%,內部員工佔股20%,剩下的74%的股份,則為海南航空募集來了2.5億元的資金,海南航空至此才終於擺脫了無米下鍋的尷尬困境。
這場股改,也正式確認了海南航空陳王雙頭共治的格局,其中陳峰由於有在中農信工作的背景,且參與籌資的金融機構主要是他拉來的,因此以3.2萬股的持股出任公司董事長,而在民航局有過財務工作經驗的王健,則以2.8萬股出任常務副總裁。
海南航空也由此從一家國有企業,轉變成了民營航司,此時沒有人會想到,這家初創的民營企業,後來會在海南的上空張開饕餮巨口,吞噬著它目光所及的一切。
左陳峰 右王健
02
在完成股改後,陳鋒開始了他的財技表演,他先是說服了交通銀行海南分行的行長,以2.5億元的資金為信用擔保,從其手中融資租賃購買了兩架波音737客機。
此後他又在其他融資渠道以兩架737為擔保,再次訂購了兩架飛機,新飛機當賬後又被再次作為貸款抵押物,進行下一輪融資。
除了飛機等資產作為抵押之外,陳峰還藉著海南首家民營航司的名頭,在一級與二級市場瘋狂籌資,比如1995年9月,海航以每股0.25美元的價格向索羅斯旗下的量子基金髮售了1億外資股,融來了2500萬美元。
1993、 1997和1999三個年份,海航還以AB股的形式,分別在全國證券交易系統和上交所連續三次上市,籌資超過12億元。
這12億在進入海航之後也被陳峰用來進行迴圈套貸,靠著這種左腳踩右腳的方式,1992年才擁有第一架飛機的海航,到1999年已然成為了坐擁32架飛機,總資產近66億的全國第八大航司。
如此驚人的發展速度,卻只是海航擴張的前奏。
2000年7月,國家民航總局出臺了檔案,試圖以國航、南航、東航三大航司巨頭為中心,對全國航空產業進行重組,這項戰略出臺後,全國的地方航司基本都已成擺爛之勢,等著御三家進場收購,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新華航空。
作為1992年成立的央系航司,新華航空擁有9架波音737,不過這家公司更為寶貴的資產,則是,作為一家北京航司,它在首都機場擁有380畝的基地,並且還擁有對條飛往旅遊勝地的稀有航線。
政策出臺後,這家航司一度是國航和南航追逐的目標,誰也沒想到,作為民營企業的海航竟然敢進場奪食,2001年2月,海航以1.256億現金和8.07億經營性資產為代價,重組新華航空,佔其註冊資本的51%。
海航吞併新航,是其發展路程上的重要歷程碑,因為就此以後,它不再是以飛機的架次為單位來貸款融資,而是以航司為單位向外擴張。
此後經年,海航又接連吞併了長安航空、山西航空、祥鵬航空,每每拿下一家航司,陳峰又會將其作為抵押物貸款,進行下一輪的擴張收購,到2015年時,它累計重組收購的航司高達12家,所擁有的客運牌照比御三家加在一起還多。
除此以外,它擴張的領域開始不再侷限於航空業,甚至不再侷限於國內。
2016年以後,海航以440億元從黑石集團手中接過了希爾頓酒店25%的股份,以60億美元全資收購了世界最大的IT分銷商英邁集團;100億美元收購了CIT旗下的飛機租賃公司。
由於在海外頻繁大手筆的收購,海航集團在那幾年裡和萬達、復星、安邦一起被稱為海外併購四大天王,其中僅海航一家在2016年的海外投資規模,就高達450億美元,以彼時6.64的匯率來算的話,接近3000億人民幣。
這般兇猛的併購,也為海航的坍塌埋下伏筆。
03
以時間線來算的話,2016年無疑是海航走向破產結局最關鍵的一年。
這一年,海航總資產由2015年末的4687億,飆漲至2016年底的10155億,一年時間增長了5487億。
給海航帶來如此迅猛增長的,則是公司另一外董事長:王健。
我們前面提到過,由於在成立之初公司資本的主要投資方是陳鋒的資源,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海航的發展戰略主要是由陳鋒制定,而公司的另一位老闆王健,則負責執行。
海航的擴張與增長,說穿了也就是一套抵押貸款再融資的模式,它之所以能從市場上源源不斷地挖出錢來,主要的原因在於航空業所提供的經營性現金流,保障了海航能夠及時償還到期債務及利息,這是雪球能夠越滾越大的基礎。
但這套模式,在2003 年的非典疫情中遭遇了挑戰。
2003年的疲軟的行情,讓海航全年虧損達14億元,比同業公司平均虧損額還要高出5倍,當時市場盛傳海航資金鍊要斷了,情緒極度悲觀。
危機時刻,是海南省政府出手,以15億元的增資幫海航度過難關,此役之後海航融資擴張的模式依舊延續,但收購的資產不在侷限於航空領域,開始向衣食住行玩等衍生產業擴張,陳鋒希望透過塑造一個多元化集團,來為海航的瘋狂擴張提供足夠的經營性現金流保障。
但他主導的戰略,卻在2016年以一種戲劇化的方式收尾。
2016年10月,從海航內部流出的一份《陽光宣言》讓公司的兩位老闆王健與陳鋒之間的鬥爭,擺在了公眾面前。
根據宣言內容,簽署高層需對聯合創始人王健表達絕對忠誠,並對董事長陳峰執行:不聽從指令、不回答問題、不做任何解釋的三不政策。
陳鋒,被架空了。
王健上臺後,開始了瘋狂海外擴張之旅,然而他的主導戰略,卻以一種更戲劇化的方式結束。
2018年7月4日,王健在法國考察時意外失足從高空跌落,不幸離世,陳鋒得以重新掌權,隨後他對海航集團展開了一場徹底清洗,超過200多名高層在動盪中離職,儘管重登高位,但此時的海航大廈,卻已呈現將傾之勢。
2017年夏天,由於大量的海外併購使得國家外匯從4萬億爆降至3萬億,銀監會針對復星、安邦、海航開展企業授信與風險分析,海航集團的融資擴張模式與風險敞口瞬間暴露,9月,國家發改委出臺政策收緊海外投資政策,國內企業的海外投資渠道被切斷。
11月初,海航控股的商業承兌票據被中信銀行公告出現兌付困難,同一時間其拖欠航油、民航發展基金、員工工資的行為亦被媒體大範圍披露,資金鍊危機初現。
王健想出的方法是出售資產,剛到手還沒捂熱乎的希爾頓等海外資產被擺上貨架,然而這一自救行為,隨著他的驟然失足而按下了暫停鍵。
等陳峰完成團隊清理重新開始考慮公司財務問題之時,已是幾個月之後的事了。
資本市場瞬息萬變,加之2018-2019年世界範圍內的經濟衰退潮,海航許多國際資產現價已大不如前,惜財的陳鋒不肯賤賣資產,而此前非典危機時地方政府的注資救援讓他認為海航,已經到了“不能倒”之列,因此並沒有在第一時間解決其債務危機。
2020年,全球公共衛生事件驟然來襲,航空產業現金流大幅萎縮的海航集團,終於走到了全面暴雷時刻。
2020年2月29日,海南省政府組織聯合工作組進駐海航,次年1月,集團進入破產重整程式,陳峰被帶走調查。
從連一架飛機都只能靠租的地方航司,到資產超萬億的資本集團,陳鋒與王健,利用資本市場的漏洞從市場瘋狂的攫取財富,從最開始的訂購一架飛機、到重組一家航司,乃至最後的收購一座集團,膨脹的慾望遮住了他們的雙眼,並引導他們邁入深淵。
海航如今早已隨著重組而重新起航,但三十年前的引路人,已然出局。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我是愛講商業的諮雲君,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