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張敏
編 輯丨張星
圖 源丨圖蟲
隨著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建立,對房地產融資的管理正進入一個愈加精細化的時代。
近日,住建部、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關於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通知》,針對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篩選確定支援物件、滿足合理融資需求、做好融資保障工作等做出部署。
1月26日,住建部召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部署會指出,針對當前部分房地產專案融資難題,各地要以專案為物件,抓緊研究提出可以給予融資支援的房地產專案名單,協調本行政區域內金融機構發放貸款,精準有效支援合理融資需求。信貸資金要確保封閉執行、合規使用,堅決防止挪用。省級層面要跟蹤監測落實情況,加強督促指導。國家層面將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專案資訊平臺,實行周排程、月通報。
這也被認為是近期房地產領域最為重磅的一項政策措施。
近兩年來,流動性不足是房地產業面臨的主要困擾。除市場銷售不佳外,融資端無法實現供需雙方的精準對接,也是重要原因。
分析人士認為,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建立,意味著房地產融資管理邏輯正發生變化,精細化和制度化將是趨勢。這既是解決現階段房地產問題的手段,也將成為長效機制的重要部分。
依據“白名單”發放貸款
對於房地產融資政策的強化,早在2023年10月就初現端倪。
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促進金融與房地產良性迴圈,健全房地產企業主體監管制度和資金監管,完善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
2023年11月,監管部門先後召集代表房企、金融機構座談會,調研瞭解行業風險化解和高質量發展的主要金融需求。其中,證監會於11月19日表示,堅持“一司一策”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積極穩妥化解房地產風險,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監管部門密集表態的背景在於,房地產業風險持續蔓延,融資端卻難以做到精準對接,一些穩健型房企也開始面臨流動性壓力。2023年11月,在金融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聯合召開代表性房地產企業座談會,與會企業主要為萬科、保利、華潤、中海、龍湖、金地等穩健性房企。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從2022年的“三支箭”到“金融16條”,再到2023年底監管部門的密集表態,體現出監管層對房地產融資比較重視,但落實效果不佳。他認為,主要原因在於銀行對風險擔憂比較大,對房企的信任度比較低。
因此,解決問題的辦法開始轉向協調機制,即透過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推送合格的貸款專案,金融機構對合格的專案兌現投放融資。
根據中國建設報的訊息,住建部抓機制落實力度大,本月底前,第一批專案名單落地後即可爭取貸款。
也即,金融機構將依據“白名單”來發放貸款。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我國房地產開發經營基本採用專案公司制,集團風險與專案風險有差別。指導商業金融機構區分集團風險與專案風險,淡化集團情況,重點根據專案資金狀況,對於不同狀況的專案分類支援,是較為可行的辦法,也體現出更加精細的融資管理思路。
這種思路還體現在對經營性物業貸款的管理中。1月24日,央行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於做好經營性物業貸款管理的通知》,細化了商業銀行經營性貸款業務管理口徑、期限、額度、用途等要求。
前述《通知》還明確,“2024年底前,對規範經營、發展前景良好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全國性商業銀行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基礎上,還可發放經營性物業貸款用於償還該企業及其集團控股公司(含並表子公司)存量房地產領域相關貸款和公開市場債券。”分析人士指出,按此規定,房企可以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透過經營性物業貸款改善自身流動性,最佳化債務結構,降低短期償債壓力。
有望制度化執行
融資與銷售,是房地產企業的主要資金來源。近期隨著市場的深度調整,這兩項來源均受到一定影響。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2023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12.7萬億元,同比下降13.6%。其中,來自銷售端的定金及預收款、個人按揭貸款,降幅分別為11.9%、9.1%;在融資端,國內貸款、自籌資金分別下降9.9%和19.1%。
分析人士指出,在市場信心尚未完全恢復、銷售復甦尚待時日的情況下,融資環境的改善,有望緩解行業面臨的短期流動性壓力。
從中長期來看,以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代表的精細化管理,則有望成為未來房地產融資管理中的常態。
一位房地產資深從業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按照程式,金融機構向房地產專案發放貸款時,會經過一系列的稽核。但在過去,這種稽核通常並不嚴格,只要有母公司擔保,專案公司便很容易獲得貸款。
“母公司的背書很重要。”該人士說,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規模效應對融資起著決定性作用。銷售規模靠前的大型房企,以及區域市場佔有率較高的房企,旗下專案更容易獲得融資。
但近年來,房地產市場進入調整期,一些大型房企出現債務違約,並帶來一定的金融風險。出於控制風險的考量,金融機構大幅縮減房地產貸款。如今,在發放專案貸款時,母公司的背書仍然重要,但考量標準更突出“所有制性質”,相比於民營房企,被認為“更穩健、償債能力更強”的國央企更容易獲得融資。
該人士表示,在發放貸款中,無論是過去以企業規模為考量,還是如今根據企業所有制性質進行考量,都有粗放的一面。隨著市場紅利減退,房地產業告別高速增長的“黃金時代”,市場參與者、產品業態都趨於多元化,因此也需要新的評價體系。
在1月26日的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部署會上,住建部強調,地級及以上城市人民政府要切實發揮牽頭協調作用,並充分賦予城市房地產調控自主權。住建部還要求各地以專案為物件,抓緊研究提出可以給予融資支援的房地產專案名單。
分析人士認為,這種調整更符合房地產企業的運營特點,也適合當下的實際。一方面,房地產的區域分化特徵更加明顯,應因地制宜,賦予地方政府更多自主權。另一方面,專案公司制的特點也決定了,專案自身的品質應是發放貸款的主要考量因素,不應受母公司資金狀況的過多影響。
中部某城市的一位房企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目前尚未收到政府部門關於“白名單”專案的申報要求,但在此前的保交樓、紓困資金髮放等工作中,政府部門已經掌握了所在城市的專案基本狀況。考慮到這一點,名單的出爐並非難事。
該人士還表示,從近兩年與政府部門的溝通來看,對資金的精細化管理將成為常態,也有望變得制度化。這不僅體現在融資環節,還包括在資金使用的全流程中。
受訪的行業專家也認為,作為“促進金融與房地產良性迴圈”的重要部分,對房地產融資的精細化、制度化管理,有望成為一項長期政策。
SFC
本期編輯 鍾海玲 實習生 譚雅涵
21君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