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中金髮布研究報告稱,近期國資委、央行、證監會等多部門積極發聲並出臺政策穩經濟、穩市場、穩信心,投資者情緒有所好轉,結合部分機構投資者當前整體倉位較低具備加倉空間,四季度以來寬基ETF資金淨流入加速,產業資本減持減少和回購股票增加,近期政策面和資金面的積極訊號邊際增多,短期市場具備一定的修復動能,對中期表現不必悲觀。配置上,短期重點結合政策變化關注受益領域,注重景氣回升與紅利資產的攻守結合。
▍中金主要觀點如下:
去年四季度至今市場表現和資金面波動加大,近期有所改善。
2023年四季度至今國內基本面面臨有效需求不足和社會預期偏弱等挑戰,海外貨幣政策預期波動較大且地緣風險事件反覆,內外因素影響下A股市場整體表現偏淡,近期在多部門政策支援下有所好轉。在此背景下,股市資金面也起伏較大,市場交易情緒在去年10-11月階段性升溫,日成交額一度從低位重回萬億元;
去年11月下旬至今年1月下旬日均成交額整體回落,換手率一度出現1.8%以下的偏低水平,交易情緒有所降溫;最近一週投資者情緒有所改善,成交略有回暖。本篇報告具體從資金流向和配置方向解析市場資金面動向。
資金面呈現緊平衡,ETF獲得增量資金流入疊加產業資本流向改善為關鍵變化。
去年四季度至今市場波動較大,市場資金面亮點來自於寬基ETF獲得資金淨流入,產業資金淨減持強度持續回落且回購股票積極性抬升。具體來看各類主體:
1)公募基金:偏股型基金髮行低迷,但寬基ETF獲得較多資金流入,有助於改善預期。偏股型基金髮行延續相對低迷狀態,新成立份額在四季度月均值為220億份(2022年月均值約為390億份),1月單月進一步回落至102億份(截至28日),結合構造的基金成本指數和歷史特徵,新發偏股型基金規模距離明顯改善可能仍需時間。四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的股票倉位上升0.7個百分點至88.2%的歷史偏高位水平,存量資金對指數貢獻可能相對有限。
從存量基金贖回情況來看,四季度淨贖回佔存量基金規模比重為2.4%,整體贖回壓力有限。被動型基金的資金流入表現亮眼,寬基ETF淨流入持續增長且近期流入趨勢加快,12/1月寬基ETF資金淨流入951/1251億元(截至28日),其中10月23日以來統計滬深300和上證50等ETF交易放量較前期均值累計規模超2000億元,滬深300ETF最為突出,增量資金對於化解流動性負反饋和提振市場信心具有積極意義。
2)產業資本減持強度持續回落,上市公司回購規模回升至歷史偏高水平。自證監會發布規範股份減持行為政策以來,產業資本減持規模保持低位水平,淨減持強度持續回落,同時上市公司回購積極性有所增強,7月以來月度回購規模持續走高,月均規模回升至117億元的歷史偏高水平,其中12月回購規模超140億元,為2022年以來的新高。
3)年初北向資金明顯淨流出後近期有所平緩:四季度以來美債利率衝高回落,外部環境改善之下北向淨流出規模有所收窄,但開年以來國內市場表現偏淡疊加海外擾動加劇,北向資金淨流出規模一度走闊,截至1月28日北向資金單月淨流出193億元,最近一週淨流入121億元。
4)私募、險資規模及倉位略降,未來具備提升空間。私募基金方面,11月存量規模進一步小幅回落至5.73萬億元(vs.3Q23月均5.89萬億元),12月私募基金倉位回落至55.9%,為2022年以來的次低水平;險資方面,權益投資規模下半年受市場調整而持續回落,12月回落至3.33萬億元,倉位回落至年內低位12.0%。
5)兩融資金交易活躍度相對平淡,12月中下旬以來餘額小幅回落。前期融資餘額逆勢擴張至近1.6萬億元,12月中下旬以來伴隨市場調整,融資餘額小幅回落至1.53萬億元。交易佔比層面,兩融交易佔比持續回落,12月/1月分別回落至7.85%/6.95%。
6)新增開戶數持續回落,指標歷史上略滯後於市場表現。A股新增開戶數延續回落趨勢,但該指標與市場表現均較為滯後,主要反映前期交易情緒充分降溫。
結構配置方面,四季度公募和外資普遍增倉半導體、醫療器械等板塊。
梳理的半導體、創新藥、新能源汽車鏈、光伏風電、軍工、消費電子和酒類等賽道,公募重倉持股比例由三季度44.7%持平微降至44.6%,其中,半導體、軍工和消費電子獲加倉最多,減倉光伏風電、酒、新能源車產業鏈和創新藥。北向資金四季度加倉較多的是半導體、電力及醫療器械,分別提升0.8/0.6/0.5個百分點;減倉居前的是電池、股份制銀行、保險,分別下降0.7/0.5/0.5個百分點。
對比來看,四季度主動型公募基金與北向資金一致加倉半導體、醫療器械和電力,一致減倉較多的是電池及軟體開發。1月以來北向資金的配置特徵有所變化,明顯加倉白色家電、股份制銀行、電力及國有大型銀行等高股息板塊,截至1月26日,持倉佔比分別上升0.6/0.5/0.4/0.4個百分點。
政策層面逐漸發生積極變化,短期市場具備修復動能,後續關注落地節奏及力度。
前期資金面負反饋導致市場快速回調之後,市場估值已隱含較多偏謹慎的預期,滬深300指數的市盈率TTM一度跌至10.3倍,處於歷史10%左右的分位水平,股權風險溢價、股息率和市淨率等指標也處於歷史極值。
近期國資委、央行、證監會等多部門積極發聲並出臺政策穩經濟、穩市場、穩信心,投資者情緒有所好轉,結合部分機構投資者當前整體倉位較低具備加倉空間,四季度以來寬基ETF資金淨流入加速,產業資本減持減少和回購股票增加,近期政策面和資金面的積極訊號邊際增多,短期市場具備一定的修復動能,對中期表現不必悲觀。配置上,短期重點結合政策變化關注受益領域,注重景氣回升與紅利資產的攻守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