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李願 北京報道
“國家資產負債表重塑將成為決定本輪經濟復甦程序的主要邏輯,也代表了中長期經濟增長動力。從居民、企業和地方政府資產負債表修復的角度看,以發展型消費、民間投資和地方政府活力為代表的新‘三駕馬車’呈現復甦跡象。”1月29日,社科院金融所宏觀金融分析團隊在以“展望2024:以進促穩 穩健前行”為主題的《中國宏觀金融分析2023年第四季度報告》(下稱《報告》)中表示。
社科院金融所所長張曉晶在釋出會上表示,新“三駕馬車”擴張速度儘管不如過去快,但仍然在擴張,未來如果繼續發力,將會帶動中國經濟進入一個相對持續的較快增長階段。
對於2024年,《報告》預計經濟增速有望實現4.8%~5.0%。需求復甦帶動物價溫和回升,預計CPI和PPI同比增速約為1.0%~1.5%和0.5%左右。中長期信貸需求改善和財政政策總量擴張支撐社融回升,預計社融增速為10.0%左右。
“為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宏觀政策應延續擴張基調,更加註重結構調整。”《報告》表示。
《報告》還預計,2024年A股或將迎來較大反彈,場外配置型資金預計將逐步入場,原因包括當前A股估值已處於歷史低位、人民幣匯率升值(2024年底有望升破7)吸引跨境資金流入中國;外部資金投資中國符合資本逐利的本質特徵等。
新“三駕馬車”呈現復甦跡象
社科院金融所貨幣理論與貨幣政策研究室副研究員曹婧代表《報告》做中國宏觀金融部分分析時表示,在判斷本輪經濟復甦的前景時,我們傾向於採用新“三駕馬車”分析框架,是因為他們代表了中國經濟未來中長期的增長動能。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日前釋出的資料顯示,2023年宏觀槓桿率全年上升13.5個百分點,從2022年末的274.3%上升至287.8%,上升幅度超過了2022年,並表示名義經濟增速放緩是這一資料矛盾的主要原因。
分部門來看,居民槓桿率上升了1.3個百分點,四個季度的增幅分別為1.4、0.2、0.3和-0.6個百分點;企業槓桿率上升了6.9個百分點,四個季度的增幅分別為6.3、0.8、1.1和-1.3個百分點;政府槓桿率上升了5.3個百分點,四個季度的漲幅分別為1.1、0.5、1.6和2.1個百分點,其中地方政府槓桿率上升了3.2個百分點。
《報告》稱,居民資產負債表開始修復,主要表現為存款淤積減少和消費意願回暖,預防性儲蓄向消費逐步轉化。2023年四季度,居民存款累計同比少增2.4萬億元,預防性儲蓄需求開始弱化,受促消費政策發力顯效、人均可支配收入平穩增長以及雙節假期文旅需求旺盛等因素提振,居民前期積累的預防性儲蓄支撐消費恢復向好。
“發展型消費回暖成為消費復甦的一大亮點,2023年城鎮居民人均發展型消費支出同比增長16.4%,增速快於生存型消費。”《報告》表示,同時消費復甦的隱憂在於消費者就業信心指數持續低位執行。消費者信心指數自2022年4月斷崖式下滑以來,未有明顯起色,說明社會預期偏弱仍是經濟回升向好面臨的主要挑戰。
企業資產負債表修復的一大亮點是民間投資活力有所增強。《報告》顯示,民間投資活力增強體現在民營經濟景氣度提升,2023年統計樣本以沿海地區出口導向型中小民營企業為主的財新制造業PMI回升至50%以上的擴張區間,且在多數月份高於官方製造業PMI,顯示民營製造業生產經營復甦相對較快。
地方經濟方面,《報告》稱,當前地方經濟恢復活力的一個重要表現是,各地立足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積極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旅業態。文旅產業蓬勃發展,既能推動消費從疫後恢復轉向持續擴大,助力經濟復甦向好,還會增加文旅類融資平臺經營性收入,提高自身盈利和償債能力。
“以淄博燒烤、哈爾濱冰雪旅遊為代表的文旅消費旺盛,是地方政府從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的成功典範。”《報告》表示,地方政府要在最佳化營商環境、強化要素保障等方面更加積極有為,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良好生態。
《報告》還指出,考慮到地方政府普遍為債所困,疲於應對償債壓力而無暇發展經濟,中央需要拿出“真金白銀”支援地方政府修復資產負債表,給地方“鬆綁”,激發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積極性。
用好用足降準降息空間
統計局日前釋出的資料顯示,初步核算,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126058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2%。總的來看,2023年我國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國民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主要預期目標圓滿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當前外部環境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經濟發展仍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
《報告》認為,隨著擴大內需和穩定預期的宏觀政策持續發力,經濟復甦內生動力逐步增強,預計2024年經濟增速有望實現4.8%~5.0%。並表示,為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宏觀政策應延續擴張基調,更加註重結構調整:一方面,短期內多出有利於穩預期、強信心的政策,助力微觀主體修復資產負債表,穩中求進;另一方面,中長期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堅持依靠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以進促穩。
對於財政政策,《報告》表示,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加力,兼顧穩增長與防風險。“財政擴張力度是影響2024年經濟復甦形勢的關鍵因素,要用好財政政策空間,注重政府債務和財政支出結構最佳化。”《報告》強調。
對於貨幣政策,《報告》表示,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有效,用好用足降準降息空間。2024年中美貨幣政策週期由背離轉向同向,客觀上有利於增強我國貨幣政策操作的自主性,拓寬貨幣政策發力空間。降息降準的同時,要積極盤活被低效佔用的金融資源,結構上注重新增信貸均衡投放。
央行行長潘功勝日前在國新辦釋出會上表示,2024年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的外溢性將朝著壓力減小的方向發展,中美貨幣政策週期差處於收斂,這樣一種外部環境變化,客觀上有利於增強中國貨幣政策操作的自主性,拓展貨幣政策操作的空間。
當日,潘功勝宣佈將於2月5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1萬億元。“將繼續運用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再貼現、中期借貸便利、公開市場操作等流動性投放工具,為社會融資總量及貨幣信貸合理增長提供有力支撐。”潘功勝稱。
對於2024年資本流動,《報告》預計FDI有望重新淨流入,證券投資淨流出也可能明顯緩解。“2022年第二季度起,流入中國的FDI規模持續顯著下降,但不宜被過度解讀為外資的大規模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