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陳思揚
1月29日,中國恒大釋出公告表示,香港高等法院正式對中國恒大集團頒佈清盤令。
多位受訪專家表示,應公正、平常、客觀看待中國恒大清盤,清盤是市場的博弈和機構的選擇。同時,只有將存在重大隱患、嚴重違法違規的問題企業所引發的風險出清,才能為守法、合規、健康企業留出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專家同時強調,目前恒大保交樓專案推進進展總體平穩,恒大房屋交付量已接近八成,同時,清盤對境內債券持有人權益的直接影響也有限。
清盤是市場博弈和機構選擇
風險出清,才能為守法企業留出發展空間
一位知名券商機構負責人表示,從恒大清盤的結果可以看到,清盤是市場的博弈和機構的選擇。
該機構負責人分析,一方面,不論動機結果如何,提起清盤呈請是債權人的合法權利,是國際市場上債權人保護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值得注意的是,此時中國恒大被香港高等法院頒令清盤,是經過在各類重要資訊都逐步真實披露、幾乎走完一整個境外債務重組週期、各個債權人多次協商溝通後,市場各方博弈的結果。
另一方面,恒大的境內外債權人大多是專業機構,不同機構持有債權、債券的時點、價格都不盡相同,有抄底的,有套牢的。但不管是“刀口舔血”還是投資失敗,他們只會基於自身利益作出相應的選擇,而不同機構的自主決策很容易就會形成非常複雜的市場反應。
而最近備受各界關注的恒大物業134億元資金被佔用一事也有新進展,恒大物業對中國恒大、恒大地產等涉事主體提起了訴訟。許家印作為大股東實控人,在這件鉅額資金侵佔事件上,可能將承擔相應的責任。
也有專家提出,中國恒大被頒令清盤,對境內債券持有人權益的直接影響有限。因為中國恒大是恒大集團在境外的頂層控股平臺公司,集團內每家公司都是獨立法人主體,中國恒大被清盤不意味著對集團境內業務造成直接影響。另一方面,境內債券持有人為恒大地產的債權人,債券持有人可按中國法律規定依法維權。
一位知名房地產市場機構負責人總結道,做好體檢、出清風險,從維護整個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健發展的目標來看,短期可能會有些“陣痛”,但長期來看確實是有益有利的。只有將存在重大隱患、嚴重違法違規的問題企業所引發的風險出清,才能為其他守法、合規、健康的企業留出更廣闊、更健康的生存發展空間。
加大保交樓金融支援力度
保交樓專案推進進展總體平穩
針對市場關注的保交樓問題,一位資深市場觀察人士指出,恒大集團主要業務都在境內,根據目前資訊綜合來看,涉及恒大的保交樓專案推進進展總體都算平穩。根據熟悉情況的業內人士透露,恒大房屋交付量已經接近八成。
上述資深市場觀察人士表示,恒大的個別專案可能會有些困難,但相信在各方的推動下,房屋交付問題最終還是能夠得到妥善解決的。
上述知名房地產市場機構負責人也認為,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和解讀,宏觀上看,2023年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圓滿實現,趨勢也正逐步向好。同時,央行近期也密集發聲,不僅要著力維護金融市場穩健執行,穩妥化解大型房地產企業債券違約風險,下一步還要按照因城施策原則,加大保交樓金融支援力度,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並用好用足保交樓貸款支援計劃和租賃住房貸款支援計劃等政策工具。
今年1月26日,住建部召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部署會,部黨組書記、部長倪虹出席會議並強調,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加快推動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支援房地產專案開發建設,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應公正、平常、客觀看待恒大清盤
在上述資深市場觀察人士看來,現在的輿論場上有一些錯誤的觀點,把恒大長期財務造假等違法違規甚至犯罪所導致風險大量積累的問題,混淆成房企的普遍問題,甚至試圖把恒大出險扭曲成是對民營企業紓困不支援。這些錯誤觀點在論據和論證上都存在明顯硬傷。
該觀察人士認為,市場和輿論應該對民企國企一視同仁,在呵護企業發展、維護容錯創新空間的基礎上,把守法經營的“好孩子”和違法違規甚至犯罪的“壞孩子”區別開來。我們國家支援鼓勵民營企業發展,就是要及時防止劣幣驅逐良幣的局面,要維護良好的營商環境就更不能對“壞孩子”野蠻發育、霸凌欺負“好孩子”的情況任之由之。
該觀察人士認為,恒大的問題是“壞孩子”的問題,也就意味著我們應該以公正心、平常心、客觀心看待企業涉嫌違法違規和這次恒大集團境外主體被頒令清盤的情況。
一方面,踩了法律紅線,挑戰法律公平正義底線的,不管是公司經營蒸蒸日上還是清盤破產,沒有例外,更沒有“大而不能倒”,這樣的公司一樣會被依法追責;另一方面,這次被香港法院頒令清盤的是境外上市主體之一,在比較成熟的香港市場被清盤,總的來說是恒大長期大肆擴張、積累風險甚至違法違規所要面臨的必然結果之一,符合市場慣例,也在預料之中。
事實上,在去年11月27日,國家八部門聯合印發支援民營經濟25條舉措,有力體現了我國在理念、制度還是執行層面,都在不斷加大對民營經濟的支援力度。同時,司法機關、監管部門和市場也在不斷完善對破壞市場公平公正、違法違規甚至犯罪的企業和個人的懲治機制,“兩手抓”來維護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良好環境。
編輯:小茉
稽核:陳墨
版權宣告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絡人:於先生(電話: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