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的業績虧損下,市場裡那些百億級別的主動權益基金正在逐漸消失。
據第一財經統計,截至2023年底,市場上僅剩下31只百億主動權益基金,較之2021年底的88只,數量降幅高達64.77%。其中,有近一半的產品規模已經腰斬。這些此前備受投資者追捧的明星產品星光黯淡背後,業績正普遍“翻車”。
Wind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1月31日,2021年底時屬於百億級權益產品中,有30只產品自2022年初以來的累計回報跌超50%,超過97%的產品則實現業績虧損。在現存的31只百億產品中,有三分之二的產品開年首月就迎來“當頭一棒”,月內跌幅超過10%。
百億產品數量減少6成
“已經‘含淚’清倉了所有的基金,虧了3萬。”三年前成為基民的王希告訴記者,最開始買基金是有賺錢的,後來虧了六千,捨不得賣,以為放著會漲回來卻越虧越多,心態已經崩了。在他看來,與其每天看著虧損很難受,不如心一橫閉眼賣了圖個安心。
“從2021年買基金到現在,已經虧了38萬元。”另一位基民劉偉則表示,其實在去年,他就已經接受“虧麻了”這個事實,但每次看到(虧損頁面)還是有點觸目驚心,目前仍然選擇不賣。“不過如果沒買基金,我應該會先還房貸。”劉偉說。
記者查閱基金相關討論區發現,“基金虧了40%以上還要留嗎”“基金會不會全部虧完”“虧了兩年了還要堅持多久”“大家都虧多少了”等話題參與人數眾多,從他們曬出的畫面來看,虧損超過40%的基民並不在少數。
相較於此前的話題場景,記者注意到選擇“割肉離席”的基民正在增加。事實上,這一點從基金產品的規模資料變化也能看出來。
Wind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底,在已有資料的主動權益類基金(包含普通股票型、靈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基金,僅計算初始基金,下同)中,合併規模超百億元的產品縮至31只,較2022年底減少了21只。而在2021年底,這一數字為88只。
換言之,僅兩年時間,百億級別的權益類產品就減少了近三分之二,而規模上限也從700多億元降至400多億元,“500+”“600+”億元的產品已經不見蹤跡,而“400+”億元的產品也只剩2只。
目前,規模最大的主動權益類產品仍是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A,最新規模為461.23億元,較2021年底的775.05億元減少40.5%。另一隻則是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該產品同樣在兩年內縮水38.28%。
若以2021年底的88只百億級權益基金作為樣本,這些產品無一倖免,基金規模均有不同程度的縮水。據第一財經統計,上述產品的規模近兩年平均減少48.91%,“腰斬”者則有41只,佔比近乎一半。
其中,下滑比例最少的是銀河創新成長A,規模減少了23.16%;最多的是工銀新金融A,從2021年底的110.83億元縮至2023年底的18.08億元,降幅達83.69%。此外,泓德豐潤三年持有、中歐價值智選回報A、中信保誠新興產業A等產品的縮水比例均超過70%。
基民之痛源於業績
記者與前述基民交流時瞭解到,他們之中虧損較多的大多是權益類產品,而此前的“高收益”正是吸引他們入場的重要原因之一。“我的初衷是想攢錢,但現在攢下的只有心痛。”回想起購買基金的經歷,王希說,“為什麼買之前業績好好的,買之後卻表現這麼差?”
據第一財經統計,在2021年底成為百億元級別的88只主動權益基金裡(不同份額合併計算)中,截至2024年1月31日,只有安信穩健增值A和中歐瑾通A自2022年初以來實現正收益,累計回報分別為4.89%、0.56%。
而跌幅超過20%的基金產品有84只,跌幅超過50%的產品則有30只。換言之,若基民在2022年初隨意買入一隻“百億”主動權益類基金並持有至今,有超過97%的機率選到一隻“虧損”的產品,有將近三分之一的機率業績被“腰斬”以上。
從具體的產品來看,中信保誠新興產業A、東方新能源汽車主題、廣發高階製造A的區間跌幅均超60%,分別為65.13%、61.63%、61.44%。廣發科技先鋒、中歐醫療創新A、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A、萬家行業優選等多隻產品的跌幅超過55%。
以中信保誠新興產業A為例,該產品在2021年曾拿下了76.7%的全年回報,規模從2020年底的1.71億元迅速增長至2021年底的103.62億元;此後兩年分別下跌31.05%、36.45%,規模也從百億以上降至48.89億元、再下滑至27.12億元。
從現存的31只百億權益基金來看,這些產品開年以來仍舊給了持有者一場“暴擊”。截至1月31日,有30只產品開年首月以“虧損”收場,三分之二的產品跌幅超過10%。其中,易方達國防軍工A、銀河創新成長A、諾安成長開年首月跌幅就超過20%。
整體而言,這些百億規模或曾有“輝煌”規模基金的掌舵者,大多是基民耳熟能詳的名字,如葛蘭、張坤、劉格菘、劉彥春、朱少醒等明星基金經理,他們曾“紅極一時”,受到眾多基民的青睞,但也正因為此,面對震盪不休的市場,他們管理的產品業績下滑導致的落差也引起了擁護者的不滿。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規模也不是一天減少的。”有基金業內人士與記者交流時表示,尤其是對於2021年以前,公募基金藉助網際網路的力量迅速出圈,吸引了很多投資經驗並不豐富的年輕基民參與,他們參與的還大多是波動比較大的行業/主題型產品。
該人士認為,這幾年來主動權益基金表現不佳,很多投資者高位進場被深套,虧損的時間也比較長,加上產品風險收益特徵與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之間的不匹配,持有體驗感不佳,如今行業正受到“高位發行”“追求爆款”“流量出圈”等現象反噬。行業、公司、基金經理個人和基民都應有所反思。
值班編輯:高莉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