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宣佈回購股份
順豐已經走到了這一步,王衛不得不出手。
近日,順豐宣佈計劃以5-10億元回購公司股份,回購價不超55元/股。按照回購金額上限10億元、回購價格上限55/股測算,預計可回購股數不低於 1818.18 萬股,約佔公司目前總股本的0.37%
本次回購的股份將用於未來擬推出的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
圖源:順豐回購報告書
從公開資訊看,自2023年以來,順豐就多次回購公司股份。去年9月22日,順豐釋出股份回購期限屆滿實施結果公告,宣佈公司股份回購實施完畢。
此次回購實際回購時間為2022年10月31日至2023年8月10日,累計回購股份約2067.41萬股,佔公司當時總股本的0.42%,平均成交價為48.39元/股,成交總金額約為10億元(不含交易費用)。
同時,順豐旗下的上市子公司順豐同城也頻繁回購股份。自2023年12月14日以來,順豐同城已連續23日進行回購,合計回購905.14萬股,累計回購金額9230.74萬港元。
港交所公告顯示,1月18日順豐同城以每股9.500港元至9.930港元的價格回購42.00萬股,回購金額達413.77萬港元,但該股當日收盤價9.550港元,下跌2.55%。
雖然順豐進行了多次回購的行動,期間股價也略微上漲,但似乎仍然難以拯救股價下滑的勢態。
2023年初以來,順豐股價和市值就呈持續下跌趨勢,截至30日收盤,順豐控股最新價34.41元/股,下跌6.62%,股價創一年新低。而在2021年,順豐股價甚至漲到每股近124元的歷史新高。
市值方面,相比2023年1月1日的2827.47億元,截止1月31日收盤,順豐市值已經降至1724.09億元。
圖源:百度股市通
回到目前順豐頻繁回購股價的動作,雖然其在公告中一直強調是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計劃,但不難猜出此舉也是為了恢復市場信心,提振低迷的股價。
從結果看,經過了一年來的多次回購,市場並未給出積極反饋,股價反而跌跌不休。
總的來看,企業的市值和股價反映了市場對企業的認可度,對其盈利能力和前景的看好。如今順豐股價持續下跌,或許暴露出了順豐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順豐面臨內憂外患
回顧過去一年,順豐的確面臨不少難題。
首先從業績情況看,順豐控股業務主要分為速運物流業務和供應鏈及國際業務兩大板塊。
近期,順豐釋出去年12月的經營簡報。資料顯示,12月,速運物流業務、供應鏈及國際業務合計收入為235.32億元,同比下降4.52%。
其中,速運物流業務營業收入為180.75億元,同比下滑1.54%;業務量11.30億票,同比減少2.25%;單票收入16.00元,同比增長0.76%。
從整體營收情況看,順豐2023年前三個季度的營收,較上一年都不同程度下滑,淨利潤增速也變緩,順豐的業績表現讓投資者產生了疑慮。
圖源:東方財富網
圖源:東方財富網
以三季報為例,去年10月30日晚公佈三季報後,順豐控股第二日股價開盤持續走低,收盤跌4.15%,創下近4個月最大日跌幅。
可見,市場對於順豐財報所傳遞出的訊號產生了顯著的不安與恐慌情緒。即使順豐及時宣佈了股份回購計劃,也未能有效平息市場的焦慮。
不過,這不是順豐一家的問題,申通、圓通、韻達等快遞公司過去一年的股價表現都不太理想。其中,韻達、順豐、圓通年內股價跌幅均超過30%。
此外,各大快遞公司的單票收入也持續下滑。不久前,順豐、圓通、韻達、申通四家A股上市快遞公司均披露了12月的經營業績,業務量均大幅上漲,但單票收入分別同比下滑了6.81%、11.84%、17.34%、17.11%。
快遞行業是一個高度競爭的市場,各大快遞公司為了爭奪市場份額,使得價格戰的激烈程度已經超過以往,這些競爭可能導致快遞公司的利潤下降,從而影響其股價。
隨著極兔進入中國市場,順豐面臨的外部競爭更加激烈。相比其他快遞公司低迷的股價,極兔股價呈現上漲趨勢。就在一個月前,極兔反超中通,市值僅次於順豐。
從具體業務方面,供應鏈及國際業務是一項沉重的負擔。去年上半年,順豐供應鏈及國際分部營收為302.83億元,同比減少36.31%;該分部淨利潤為-3.08億元,同比大幅減少118.24%。不過,該業務在第三季度,環比第二季度實現溫和回升。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上半年,順豐的同城即時配送業務首次實現淨利潤扭虧為盈。
順豐同城中期報告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57.49億元,同比增長28.8%;實現淨利潤3031萬元,扭虧為盈。此外,其他業務也實現了穩健增長。
而為了找到新的增量空間,順豐開始嘗試新的業務。比如,去年,順豐開始試水直播帶貨業務,同時本地生活也成為順豐新的目標。近期,順豐同城在抖音開設了“順豐同城生活”賬號,成立MCN機構豐速啟航,並在直播間售賣餐飲等團購券。目前,“順豐同城生活”抖音賬號已經有了7.3萬粉絲
目前來看,如何拯救低迷的股價,是順豐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大廠們排隊回購
一般而言,在股市行情低迷時,回購股份可以暫時穩定公司股價,抑制股價下跌。上市公司回購股票,可以向市場傳達公司具備一定的發展潛力,股票價值高於當前市場價值的資訊,來增強市場信心。
今年開年,港股連續下跌,引發了港股回購熱潮。據瞭解,2023年,港股回購規模突破歷史新高,全年累計回購1259.26億港元,其中,騰訊全年回購超484億港元,佔回購總金額超4成。
2023年以來,騰訊已經進行了111次股票回購,累計回購約1.25億股。到2024年,騰訊的回購動作也十分頻繁,截至1月18日,騰訊已經回購達13次。順豐同城今年內也回購12次,合計耗資5448.97萬港元。
美團方面,今年1月10日開始就連續4個交易日進行回購,累計已回購總金額16億港元。截至1月30日,美團已經合計回購3886.4萬股,合計金額28億港元。
美團連續4個交易日回購 圖源:美團公告
在去年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美團創始人王興認為,美團股價被嚴重低估,目前股價只反映了外賣單一業務的價值,“長遠來看,相信公司目前股價仍處低估水平,必將實現更大增長和為使用者創造更大價值”。
阿里方面,2023年全年,阿里巴巴當年全年以9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80億元)的總價回購了總計8.979億股普通股。
在面臨市場壓力時,回購股票不失為一種應對策略。透過回購,企業可以減少流通在外的股票數量,提升公司的價值和競爭力,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
但我們也無法忽視,股份回購在很多情況下,只是應對短期壓力的一種權宜之計。業內人士表示,回購從不能使公司股價進入真正反彈,股價走勢最終仍要回歸基本面情況。
從長期來看,想要從根本上解決當前所面臨的困境,仍需要提高核心業務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改善公司的基本面,確保公司穩健運營和長期增長。
作者 | 周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