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很多股市大V都不說話了,有些人是禁止說話了,有些應該是下跌的已經沒有信心了吧,失去了說話的慾望了。
比如的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一度號稱是“股市最後一個多頭”,前幾次熊市股市點位更低的時候,都在不斷唱多。而最近,他已經在網上消失了十幾天了,沒有更新,也沒有看到禁言的標誌。
11月那波反彈,上證一度到了3000點以上,李大霄喊了句“3000點永別了”,現在回頭一看,剛好相反,是向下永別3000點(當然,我認為3000還是要回去的,不是永別)。
李大霄最後的影片,都是勸大家好好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好好保重身體,都不好意思直接談論股市了。
不過,作為新晉的股市大V,胡主編儼然成為了網路上第一流量。既然流量是生意,胡主編自然不會放過機會。回頭一看,胡主編去年7月高調入市,恰恰就是股市的高點,此後就一路下跌。所以甚至不少網民都認為,胡主編是帶著任務來的。
前兩天胡主編更是高調加倉12萬抄底,然後反彈三天之後,股市又開始下跌,中小創再創了新低。
而一向很懂紅線的胡主編,現在也忍不住要批評IPO了。看到很多省市都公佈了2024年的IPO數量目標,的確還是比較驚人的。就算是胡主編,最近也表示要減少股市發言。
此外,還有不少分析師請假的,直播半路播不下去的,還有去普陀山拜佛的。
去年,雖然我們股市跌了,但是我們IPO數量和金額都是全球第一,顯示了我們強大的實力,而股民為實體經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把IPO當作目標,這似乎是過去幾十年一貫的想法了。很多公司都把上市當作終極目標,上市就套現、減持,甚至不乏減持就移民的。畢竟人家原始股1塊錢,一二級市場巨大的差價,的確足夠誘人。
一些公司甚至根本不缺錢,上市前先分紅把錢分光,然後再來上市募集資金,你找誰說理去?
最近的市場,還是延續之前的路數,靠著金融和中特估板塊來護盤,不過最終的結果和我之前說的一樣,中小創被拋棄,甚至是被情緒性砸盤,而上證最終也沒有撐住。
當前的市場,就是繼續磨人的市場,還是有閒錢的熬死沒錢的,沒槓桿的熬死有槓桿的,心態好的熬死心態差的,會短線的熬死不會短線的。如果你不會短線,我還是認為你最好躺平不看,等二月底再來看,不要自己折磨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