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歷來流傳著一種說法:“一月如何,一年如何。”即1月份的股市表現往往預示著全年的市場走勢。然而,最新的統計資料分析顯示,這種說法可能更多地反映了投資者的熱情,而非具有堅實統計基礎的市場預測指標。
在一篇專欄文章中,作者透過對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自1896年以來的每個月份進行詳盡的計算,分析了各個月份預測隨後11個月股市走勢的成功率。結果顯示,儘管1月份在某些年份的確具有較好的預測能力,但也有其他月份,如7月、12月和11月,其預測成功率與1月份相當甚至更高。
這一發現對於那些迷信“一月指標”的投資者來說無疑是一個打擊。事實上,統計資料顯示,並沒有任何一個月份具有特殊的預測能力。許多不同月份的預測能力之所以看起來不錯,主要原因在於股市上漲的頻率遠高於不上漲的頻率。換句話說,無論選擇哪個月份作為起點,只要預測市場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會上漲,那麼這種預測的準確率都會相對較高。
此外,文章還指出了一個有趣的現象:2月份的市場通常會逆轉1月份的走勢。如果1月份的指標真的具有堅實的現實基礎,那麼這種現象就不應該出現。然而,資料顯示,在道瓊斯指數1月份上漲後,2月份的平均回報率往往低於所有月份的平均漲幅。這可能是因為當1月底市場明顯將在當月上漲時,活躍的交易員會紛紛加入看漲的行列,導致市場過度反應,從而在2月份出現回撥。
對於投資者來說,這一發現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首先,它提醒我們不要過分迷信任何單一的市場預測指標,包括所謂的“一月指標”。其次,它強調了市場波動的複雜性和不可預測性。儘管我們可以通過歷史資料和分析工具來輔助決策,但永遠無法準確預測市場的未來走勢。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