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雨,編輯:小市妹
多年以後再回看,2024年很可能是中國證券行業前所未有的一道分水嶺。
儘管券商板塊在過去一個多月已有不菲的漲幅,但這還遠沒有兌現行業真正的潛力和預期。
【行情將繼續】
歷史上看,券商板塊反轉的核心驅動力往往都是基於對資本市場/證券行業支援性政策以及一攬子政策的預期,且通常發生在整個市場處於相對低位的時期,而板塊行情的持續則依賴於政策→市場→業績的正反饋閉環。
以史為鑑,9月24日三大金融部門一把手集體亮相和9月26日最高決策會議的召開可以看成是新一輪反轉的開始。政策推動下,中國股市預期徹底得到扭轉,A股成交額從此重回萬億時代並一直保持至今,9月30日和10月8日更是連續創下歷史新高,分別突破2.6萬億元和3.4萬億元。
作為市場活躍度提升最直接受益者,券商業績立竿見影的改善。
資料顯示,43家上市券商中有超過30家券商在今年第三季度實現淨利潤增長,其中證券Q3歸母淨利潤62.29億元,同比增長21.94%,華泰證券Q3歸母淨利潤72.11億元,同比增長137.98%,國泰君安和中國銀河的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56.17%和54.79%。
相較於頭部公司,中小券商的彈性更大。
東北證券第三季度淨利潤增長超10倍,國海證券和第一創業證券的淨利潤增速更是高達近20倍。
很顯然,政策→市場→業績的交易邏輯閉環已經形成,只要市場接著奏樂,券商必定接著舞,而這幾乎是高度確定的。
在國新辦釋出會上,央行明確宣佈要設立專項再貸款工具,支援上市公司回購和主要股東增持股票,首期額度為3000億元。與此同時,央行還將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支援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透過自身持有的股票ETF等證券資產作為質押,從中央銀行獲取流動性,首期互換便利操作規模5000億元。
按照央行潘功勝行長的說法,如果後期效果好,可以再來兩個3000億和兩個5000億,這也就意味著樂觀情況下將有2.4萬億的潛在增量資金。要知道,這部分資金到現在還尚未投入市場,後期的入市勢必還會對市場形成新的推力。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9月24日宣佈貨幣金融領域的增量政策後,市場普遍認為政策面會透過觀察“924金融政策”的效果再來決定後續財政政策的跟進節奏與力度。但現實卻遠超市場預期,僅時隔2天,926政治局會議便對財政政策的發力提出明確表態和要求。目前化債方案已經落地,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規格最高的年度經濟會議,預計到時候還會有重磅看點。
財政政策的落地將從根本上改善全市場的盈利中樞,這才是主升浪行情真正的發動機。
【時代在召喚】
站在更加宏觀的視角,當下的證券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
在融資端,過去中國追求快速工業化和城市化,核心是以基建和房地產來拉動經濟增長,居民儲蓄+銀行信貸是政府主導下配置資源的最優解。現在中國正式進入科技創新引領增長的時代,要的是突破卡脖子,是新質生產力,需要企業不斷試錯併為此承擔風險,因此以資本市場為主導的直接融資取代以商業銀行為主導的間接融資是大勢所趨,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
在投資端,2020年到2024年1月,住戶存款共增加58.24萬億元,其中82%是定期存款,這四年新增存款總額相當於2009年到2019年總和。後地產時代,股市成為新貨幣蓄水池的時機已經空前成熟,對比發達國家,中國居民金融資產的比重仍然非常之低,加大對股票等權益資產的配置幾乎板上釘釘。今年10月,居民存款單月減少5700億,而證券等非銀機構存款新增1.08萬億,可見存款搬家的過程已經開始。
投融資兩端都呼喚一個強大的資本市場,這也就是為什麼高層要下大力氣搞好股市,並且史無前例的提出建設金融強國,而要達到這一目標,就必須有一個與之匹配的證券行業做支撐。
從國際經驗來看,美國證券行業總資產佔GDP的比重在15%-30%之間,中國則只有3%-6%,這與中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身份嚴重不符。
於是,2024年3月證監會提出要加快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支援頭部證券公司透過業務創新、集團化經營、併購重組等方式做優做強。緊隨其後,浙商證券、國聯證券、國信證券、和海通證券等相繼給出相關收購或合併事項的安排。
併購重組歷來是金融企業實現快速壯大的最有效手段,協同效應與規模效應可以讓相關企業在短時間內迅速上一個臺階。國內證券行業在1995-2022、2004-2006、2008-2010、2012-2020年間曾先後出現四輪併購重組熱潮,當下則正在進行第五輪。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無論是資本市場行情升溫,還是券商自身做大做強,最終都必然帶來對券商的重估,這一點在歷史上屢試不爽。
還有一點值得特別注意,在過去二十年A股的歷次重大行情中,券商板塊總能跑出超額收益,沒有一次例外。
2006年年初-2007年11月,大盤最高漲幅464%,券商指數最高漲幅超11倍;
2009年1月-2009年7月,大盤最高漲幅95%,券商板塊最高漲幅111%;
2012年年初-2012年6月,大盤最高漲幅15%,券商板塊最高漲幅46%;
2012年11月-2013年2月,大盤最高漲幅30%,券商板塊最高漲幅57%;
2014年6月-2015年4月,大盤最高漲幅120%,券商板塊最高漲幅252%;
2018年10月-2019年4月,大盤最高漲幅28%,券商板塊最高漲幅82%;
2020年5月-2020年8月,大盤最高漲幅23%,券商板塊最高漲幅43%。
中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迫切需要一個強大的資本市場和證券行業,這同時意味著券商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具備如此強的想象力。從這個角度來說,券商的遠期發展前途可能比之前任何時候都要大。
即便9月底以來已經有過暴力拉昇,但截止到目前券商板塊依然處於估值低位,PB值大約只有2014年以來的30%分位數,估值和業績都還有向上空間。對於投資者而言,當下或許依然是右側機會。
免責宣告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資訊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採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