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網際網路江湖 作者:劉致呈
作為一家有著“追風口”傳統的A股上市公司——遙望科技,幾乎從不缺少資本市場的關注。
因為包括我在內的無數投資者們也都好奇,同時集齊了“直播電商”“網紅經濟”“AIGC”“短劇”等多個熱門概念的遙望科技,最後到底能召喚出一份什麼樣的答卷?
對此,遙望科技也確實沒有辜負期待,在最近交出了一份令所有人都震動不已的2023年業績預告。
遙望科技預計2023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8億元-12億元;2023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虧損為8億元-12億元,甚至還不如從“星期六”轉型前的市場表現……
好傢伙,這確實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震動”,並且震動的投資者們都快哭了。
畢竟,遙望科技的每股股價已經從年內的23.4元最高點,一路下滑至了現在(2月2日收盤)的5.87元,“想著年底鹹魚翻身,沒想到只是翻了個面”“14的成本還能解套麼”“回本仍在遙望”……
那麼問題來了,追遍了熱點風口的遙望科技,為什麼還是利潤沒利潤,要股價沒股價呢?旗下的賈乃亮、張柏芝等一眾明星主播梯隊,難道還幹不過東方甄選和董宇輝們?最後不會真的要像股民投資者們說得那樣,能拯救遙望股價的只有大盤了嗎?
遙望科技,虧損在直播電商的春天裡?
和別的上市公司不同,在研究遙望科技的財報前,投資者們可能還要先評估一下這份業績資料的可信度有多高。
畢竟在資訊披露問題上,近年來遙望科技,已經有過多次被廣東證監局和深交所出具警示函和監管函的“前科”經歷。
就比如去年12月,遙望科技收到了來自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證監局出具的《關於對佛山遙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洪濤、謝如棟、李剛、何建鋒、馬超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
其中提到,遙望科技存在的違規問題包括:2021年至2022年期間公司存貨賬面值與實際不符;2019年至 2020年期間部分收入確認不恰當;虛增收入、利潤和應收賬款回款;對外財務資助未及時披露;未及時披露公司及子公司擔保情況;未及時披露與專業投資機構的共同投資情況等等。
彼時訊息一出,不少老股民人都傻了。過去研究了半天的營收、存貨等財務投資資料,結果回頭你告訴我這些都存在問題,那麼彼時以此得出的投資結論,恐怕也早就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了。
怪不得,有遙望科技的投資者曾鬱悶道,“一買進,就被套牢,專等著我呢?”
事實上,如果算上此次違規,從2021年到現在,遙望科技已連續三年被證監局或深交所點名了,對包括董事長兼總經理在內的於洪濤、謝如棟等兩任遙望科技管理層,都曾出具過警示函和監管函。
前車之鑑在此,也確實很難不讓投資者們擔心其背後的真實性問題……
不過在這方面,據網際網路江湖觀察,此次遙望科技的利潤表現已經創下了近年來的虧損之最,所以幾乎不太可能再有質疑的空間了。至於是不是資本市場常見的“業績洗了個大澡”,則可能還要進一步分析。不過從2021年和2022年歸屬淨利潤連續虧損7億元和2.65億元的歷史表現來看,此次的業績預告大機率可以放心參考。
再來看為什麼虧損?遙望科技的解釋很清楚,但背後透露出的資訊卻很有意思。
先說點振奮的,遙望科技在預告中曾提到業績虧損的原因之一是,公司釋出了2023年股權激勵計劃,加之仍處於攤銷期內的2021年股權激勵計劃,合計股權激勵攤銷費用約8500萬。
仔細咂摸一下就不難看出,遙望科技在2023年可能是符合股權激勵計劃的。也就是說,其在2023年的營收或許滿足了同比2022年增長30%的業績考核目標。那麼對應的,2023年遙望科技的整體表現就是增收不增利,這也頗為符合前三季度的業績趨勢。
這個成績怎麼樣呢?從目前來看,整體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2023年頭部直播電商玩家們共同的市場發展趨勢,但是內在的經營質量還有待提升。
一方面橫向對比來看,1月24日,東方甄選釋出了截至到2023年11月30日止六個月中期業績報告。在報告期內,東方甄選同樣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總營收27.95億元,同比增長34.4%;淨利潤2.49億元,同比減少57.4%。
對此,東方甄選方面也將利潤下滑的原因歸結於:一股票期權費用(反映在員工成本上)的增加影響了利潤;二加大了市場投入成本。
這幾乎與遙望科技提到的股權激勵,和以杭州遙望X27 PARK為代表的專案基地落成帶來的成本費用增加相一致,也從側面佐證了2023年依然還是直播電商“做大蛋糕”的一年,市場增長的天花板還未出現,未來依舊可期。
另一方面,在經營質量上,遙望科技相比於東方甄選就有點拍馬難及了。
作為同是從傳統業務大跨步轉型到直播電商賽道的玩家,此前東方甄選已經發布公告稱,董事會批准出售事項,即建議向母公司新東方出售教育業務,算是徹底拋開了過去。但是遙望科技卻還遲遲捨不得丟掉過去,因而一直飽受曾經的鞋履業務等影響拖累。
比如針對此次的業績虧損,遙望科技同樣提到了,因加大力度促銷清理鞋履存貨,尤其是庫齡較長的鞋履,使得鞋類商品銷售均價下降、毛利下滑,從而造成了鞋履業務出現經營虧損……
除此之外,拋開其控股的時尚新媒體公司營收及淨利潤水平的不達標,導致商譽減值外,遙望科技提到的應收賬款回款不及預期,全年計提壞賬準備金額大幅增加等原因,也更進一步佐證了其內部經營質量的不足。
因為據天眼查APP顯示,早在2022年遙望科技“壞賬損失”專案對應的信用減值損失,就已經達到了驚人的-9623萬元。但是到了2023年前三季度,其信用減值損失卻再一次攀升到了-9038.35萬元。
從投資者的視角來看,當一家上市公司連續兩年都在應收賬款和壞賬上跌跟頭,那這就很難不讓人擔憂其內部的經營質量和管理水平了……
當明星藝人開始撤退,遙望科技的“賈乃亮”們還夠用嗎?
再換個視角來看。在進入2023年以後,遙望科技就已經實現了連續三個報告期內的增收不增利。只不過與現在遙望科技重點提到的、其他經營收益中的“信用減值損失”不同,利潤表裡透露出的淨利下滑原因,卻是源於遙望科技較低的營收增速,與較高的營業成本和費用端增長之間的矛盾差。
比如在2023年前三季度,遙望科技的營收同比增速為13.42%,但對應的總營業成本增速卻達到了39.63%。其中,營業成本同比上升41.4%至33.18億元,對此遙望科技解釋稱“網際網路廣告代理業務規模和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相應流量採買成本增加”。
至於費用方面,遙望科技的三費(銷售、管理和研發)總額為5.4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21億元,同比增長22.18%。其中,佔比最大的管理費用,同比大增50.41%至3.58億元,主要系遙望科技加大業務拓展力度,相應人工費用及差旅費用增加以及股權激勵確認費用增加所致。
那麼問題來了,在直播帶貨如此火熱的市場背景下,連續的流量採買成本增長、費用投入增長,以及股權激勵手段,為什麼沒有能為遙望科技換來相應的營收、淨利高增長呢?
目前來看,答案最有可能出在遙望科技內部管理效率方面。
在1月份遙望科技釋出的全員內部信中,董事長兼CEO的謝如棟就曾痛批“公司直播時長短,時間利用率低”等方面的主播人效問題。
5月,遙望科技董事長謝如棟再次公開表示,公司在直播方對外商家合作、內部運營方面有問題。一方面在對外商家合作上,遙望存在入駐繁瑣、報品麻煩、排期不確定等問題,且合作形式上過於單一;內部運營上,存在選品不夠專業、運營複製難、直播場次偏少時長偏短等問題。
對於謝如棟的“吐槽”,從行業的視角來看,背後最根本的還是與遙望科技叫賣砍價式的直播帶貨風格和“做人不做號”的運營模式,天然存在著效率增長的經營侷限性有關。
因為拋開後臺的供應鏈選品等問題不談,僅從前臺的主播時長和人效來看,儘管遙望科技也有著瑜大公子等穩定的職業主播達人帶貨輸出,但是最吸引消費者的,還要屬遙望科技建立起來的以賈乃亮、張柏芝為代表的眾多明星主播梯隊。
可問題在於,一方面遙望科技和大部分明星藝人是合作的關係,不是上下級的關係。
也就是說,明星直播帶貨雖然自帶龐大的粉絲流量,但受制於嚴格且緊張的藝人檔期,大部分明星們幾乎很難穩定出現在遙望科技的帶貨直播間,所以在直播人效上,遙望科技也就很難能與董宇輝、小楊哥等一眾專業直播帶貨玩家相比拼。
另一方面,由於在直播內容上,遙望科技採用的是常規的叫賣砍價式套路,所以這也意味著離開了“人”的流量,整個直播間的GMV都可能會變得不再穩定。
也正因如此,直播帶貨人效不足或許還不是現在遙望科技最煩惱的地方,畢竟遙望科技也培養出瞭如賈乃亮等少數把直播做成事業第二春的“明星主播第一人”。當下真正使其頭疼的是,在頻繁地直播帶貨翻車中,近年來不少明星藝人為了維護口碑形象,已經選擇了退出帶貨直播間,此前“大批藝人已停播”的話題更是一度衝上了熱搜。
這對於以明星主播為重要基本盤的遙望科技來說,絕對算是個不好的訊號。
畢竟,哪怕是遙望科技或許能借此留下一批諸如賈乃亮一般的,有志於把直播帶貨當成主業的明星藝人,但是最後能留下多少卻是個明顯的未知數。
而對於大部分已經虧麻了的投資者們來說,未來最不想看到的可能就是未知數和不確定性了……
免責宣告:本文基於公司法定披露內容和已公開的資料資訊,展開評論,但作者不保證該資訊資料的完整性、及時性。另: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與否須自行甄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