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開年以來,受多重因素影響,A股市場仍然表現疲軟,三大指數持續創前期新低,其中,上證指數於2月2日盤中最低下探至2666.33點,個股普跌也成為過去一個月市場的常態。
不過,在市場加速下跌之際,被市場奉為“聰明資金”的北向資金卻在逆勢加倉。Choice資料顯示,截至2月2日,雖然今年以來北向資金總額為淨流出狀態,但是自1月29日,在市場加速下跌階段,資金流向掉頭,連續5日加倉,淨流入合計186億元。
而北向資金持續加倉,或許意味著見底訊號。中信建投也指出,1月延續了前期情緒指數下跌的趨勢,由於市場情緒長期陷入恐慌未能迅速改善,最終出現"恐慌性拋售"。投資者情緒達到冰點後市場往往會出現一輪底部反彈。
銀行業最受北向青睞!
今年以來,雖然北向資金大部分交易日都屬於淨流出狀態,但是對於銀行業卻格外青睞。Choice資料顯示,年內北向資金加倉最多的行業為銀行,共加倉56.95億元,加倉後持有總市值達1412.45億元。
電子、計算機緊隨其後,年內分別被加倉44.98億元、41.67億元,加倉後持有總市值分別為1293.36億元、517.99億元。另外,國防軍工、建築裝飾、公用事業、交通運輸行業也均被加倉超20億元。
而有色金屬、傳媒、電力裝置等行業卻遭北向資金大幅減持,年內分別被減持36.66 億元、36.69億元 、91.54億元。
多家“中字頭”央企獲北向大幅加倉!
從北向資金加倉個股總市值來看,截至2月2日,今年以來北向資金淨買入額超1億元的公司共有200家,超5億元的公司共有21家。不少中央國資企業成為北向資金加倉的重點,在淨買入額超5億元的21家公司中,有10家都為央企。
其中,光模組領域公司中際旭創是北向資金加倉最多的公司,年內淨買入額為19.26億元。該公司系專業的高速光模組解決方案提供商,是集高階光通訊收發模組的研發、設計、封裝、測試和銷售於一體的技術創新型企業。公司預計2023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億元~23億元,同比增長63.4%~87.91%。
“中字頭”央企中國建築是北向資金加倉排名第二的公司,年內淨買入額為12.84億元。中國建築的經營業績遍佈國內及海外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業務佈局涵蓋投資開發、工程建設、勘察設計、新業務綠色建造等板塊。
另外,中遠海控、中國船舶、中國核電等“中字頭”央企也獲北向資金大幅加倉,年內淨買入額分別為11.52億元、7.89億元、5.23億元。
而從北向資金持續流入的近一週看,1月29日至2月2日,北向資金淨買入額超1億元的公司共有86家,超2億元的公司有25家。在淨買入額超2億元的25家公司中,有8家都為央企。
貴州茅臺、寧德時代、中際旭創三家公司,近5日獲北向資金加倉最多,淨買入額分別為13.39億元、9.98億元、5.77億元。
中國建築、中國石化、中國船舶、中信證券、中國中鐵等“中字頭”央企,近5日獲北向資金加倉額也較多,分別為5.54億元、4.76億元、2.84億元、2.17 億元、2.10億元。
37家年內獲北向加倉超1億元公司“破淨”!
從北向資金加倉公司的估值角度看,截至2月2日,年內北向資金淨買入額超1億元的200家公司中,有37家目前處於“破淨”(0。
在這些公司中,中央國有企業共有18家,地方國有企業共有14家,總體看國資控股企業佔比超過了八成。另外,從行業看,銀行股數量最多,共有17家,今年來漲幅較好的北京銀行、江蘇銀行、招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均在列。
其中,江蘇銀行今年來獲北向資金淨買入額達12.15億元,年內漲幅達9.12%,市淨率僅為0.65倍。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86.78億元,同比增長9.15%;實現歸母淨利潤256.54億元,同比增長25.21%。
29家公司遭北向減持超5億元!
今年以來,不少公司也遭到了北向資金的大量“拋棄”,年內北向資金淨賣出額超1億的公司有187家,超5億元的公司有29家。
其中,新能源汽車股比亞迪成為被北向資金賣出最多的公司,年內淨流出額為22.54億元。東方財富、紫金礦業緊隨其後,年內淨流出額分別為21.48億元、19.03億元。
風險揭示:本文所涉及的內容不保證資料完整性與準確性,分析結論僅供參考,所涉及品種均不構成實際投資操作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所涉的文章觀點,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的任何立場,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版權宣告:未經許可,任何個人或機構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將其用於商業用途。轉載、引用、翻譯、二次創作(包括但不限於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現作品內容)或以任何商業目的進行使用的,必須取得我司許可並註明作品來源為私募排排網,同時載明內容域名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