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深圳工廠的“10連跳”事件將富士康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人們紛紛指責富士康是沒有人性的“血汗工廠”。然而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是,當郭臺銘對媒體釋放“考慮將富士康工廠內遷”的訊號時,不計其數的內地地方人員拿出了各種優惠政策排起了長隊,只是為了獲得一個能跟郭臺銘見面的機會。
因為對於各個地方來說,郭臺銘就是個天大的“財神爺”,只要能吸引富士康來建廠,就意味著拉動了當地天量的就業、GDP和稅收增長。然而這種模式也給了郭臺銘“暗箱操作”的空間,甚至讓郭臺銘產生了“給大陸賞飯吃”的錯覺。
這十幾年來,富士康吃盡了大陸人口和政策的紅利。但是隨著中美科技戰的爆發,富士康選擇站隊美國。一方面在遭美國製裁之際,直接斷供了華為手機的代工;另外蘋果很擔心自己遭到中國的“對等反制”,畢竟蘋果最大的產能就在中國大陸,一旦大陸要求禁止生產蘋果手機,那麼蘋果這家市值3萬億的科技巨頭將瞬間崩塌!
所以,選擇帶著富士康“連夜跑路”去印度紮根,而蘋果作為富士康的“金主爸爸”,自然也無法拒絕。吃盡了大陸紅利的富士康,豈能想來就來想走就走?2023年10月份,稅務部門依法對富士康在廣東、江蘇等地的企業進行稽查,自然資源部門對富士康在河南、湖北展開違規用地調查。目前已經對富士康罰款2萬元,相信這只是一個警告,接下來如果郭臺銘死不悔改,恐怕後面的處罰要以億計了!
沒想到,這直接把郭臺銘惹怒了,徹底不裝了!隨後,郭臺銘加速轉移產能,目前富士康大陸員工數從巔峰時期120萬驟減至80萬。而且在2024年印度工廠的產能必須要佔富士康iPhone總產能的20%以上。此外,富士康還表示,2024年必須要在印度工廠完成iPhone 17的NPI(新產品匯入,可以理解為工程試生產),NPI階段非常考驗代工廠的生產技術實力,之前iPhone 的NPI一直放在中國大陸,此次將該階段轉移至印度,很明顯郭臺銘徹底不想回頭了。
在投資方面,郭臺銘已經徹底瘋狂了。去年11月和12月接連在印度投下了100億和120億用於工廠建設,今年1月富士康再次投資3720 萬美元,與印度企業合資建設一座半導體封測工廠。最新訊息顯示,印度莫迪將為富士康CEO劉揚偉頒發二等蓮花勳章,此勳章是印度最重要的國家級榮譽之一,專門頒發給那些給印度做出重要貢獻的人。根據印度報道,劉揚偉獲獎的原因是推進富士康在印度建設代工廠。
但是說到底,富士康也只是印度政府和蘋果的工具而已,富士康依然無法擺脫訂單被瓜分的命運。在iPhone 15的訂單分配上,蘋果反而把本屬於富士康的訂單分給了立訊和和碩,從而避免富士康在供應鏈的一家獨大,讓三家代工廠“內鬥”,最終蘋果坐收漁翁之利。
但即便如此,郭臺銘也徹底不會回頭了。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對富士康進行全面清算,這十幾年來違法違規侵佔了大陸多少利益?統統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