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汽車迎“生死之戰”?
作者 | 勝馬財經 辛子墨
編輯 | 歐陽文
2023年的蔚來汽車,在經歷上半年銷量下滑、降價、財報虧損、裁員等一系列低谷後,再次引發了外界對這家飽含“理想”的企業開啟更多關於行業生死的思考。
勝馬財經獲悉,資料顯示,2023年的蔚來汽車,在年初就經歷了銷量低谷,2023年1月銷量為8506輛,到了6月份僅為6155輛,在之後的7-10月才有所回升。2023年全年,蔚來在共交付新車160038輛,同比增長30.7%。
但從財務資料看,蔚來還是顯得有些捉襟見肘。
財報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蔚來汽車營收190.7億元,同比增長46.6%,但淨虧損為45.6億元,同比增加10.8%。2023年前三季度,蔚來營收累計385.13億元,淨虧損153.15億元。自2018年起,蔚來已累計虧損800億元。據不完全估算,公司每售出一輛車便虧損20萬元。
除了要解決虧損問題之外,蔚來也正在面臨“後來者”的威脅。
目前,高階市場追求的熱點已經不再侷限於電動化,而開始向智慧化方向轉移。而華為、小鵬、等品牌的積累時間更久,2023年更是搶進第一陣營。2024年首周,依託華為智駕技術和智慧駕艙的問界品牌銷量更是達到0.59萬,超過理想、深藍和蔚來,位居中國市場新勢力品牌銷量第一,勢頭兇猛。而蔚來起步較晚,智駕方面的口碑尚未樹立起來。
面對種種危機,大家都在思考——持續燒錢虧損的蔚來到底還能堅持多久?
蔚來“斷臂”求生
當然,蔚來自己也意識到了問題。當風光不再後,蔚來也開始拋棄曾經的“理想”,走上了“降本增效”的自我革命之路。而其最先斷掉的,也是蔚來過去最引以為傲的“服務”。
去年6月份,蔚來宣佈,免費換電服務將不再作為基礎用車權益,使用者可選擇單次付費進行換電。這是蔚來首次將換電權益與車輛價格剝離,以此降低整車購買價格。與此同時,蔚來宣佈全系新車售價降低3萬元。
該舉措的拉動作用立竿見影,次月蔚來的交付量就從1萬拉昇到了2萬。
今年1月25日,蔚來發布了2024版無憂服務產品。相比去年,2024版無憂服務將保險和服務費用繫結,採用車險+服務收費的模式,分為尊享版、樂享版、輕享版,價格分別為4999元/年、1399元/年、499元/年。
細看服務,蔚來不但減少了代步車積分,增值服務券也從之前35張下調至20張,並取消了每月發放的安全駕駛積分750積分(當月不使用免費維修下月發放),全年累計最多9000積分(10積分=1元);如果上一年沒出保險,購買《24版服務無憂》也不再有20000積分獎勵;取消了維保超過24小時,不使用免費維保代步車,每天獎勵3500積分,最多7天(24500積分)等等。
勝馬財經瞭解到,此前,在某二手平臺上,1000蔚來積分可折現約80元人民幣。對於蔚來使用者來說,用不完的增值服務券還可以被回收,一年下來不僅享受了“海底撈式”的服務,還能靠薅羊毛“小賺”。
因此,此次服務的調整讓不少老車主感到不滿意,畢竟從使用者的角度思考,提供像“海底撈”式優質服務的蔚來,一直都被認作是高階化和溢價信心的象徵。很多使用者覺得花五千多塊買無憂服務比直接買保險划算太多,但隨著使用者數增長,“海底撈”模式下維持同樣標準需要更多投入——也就意味著財務壓力越來越大。
根據蔚來內部資料顯示,蔚來無憂服務平均每單就要虧損四千塊錢,相當於是拿錢來倒貼服務,為了讓利,蔚來不得不調整過去的服務權益。
在無憂服務產品使用者溝通會上,李斌也公開回應了開展服務無憂專案的難處——“今年要精打細算,今年蔚來總的方向就是成本管理。之前的服務無憂肯定是虧損的,如果使用者基數大,確實難以持續。”
但與之衝突的是,蔚來的服務水平一直是其品牌好感度的護城河,甚至也成了蔚來品牌最大的亮點標籤,但近年來,隨著經營壓力的加大,蔚來的各種特色服務卻在縮水,使用者體驗有了折扣後,品牌的優勢也在喪失。
進軍下沉市場
蔚來佈局全價位品牌
此外,蔚來也終於不再侷限於高階品牌了。
2023年8月29日,李斌在蔚來Q2財報電話會議上透露,蔚來汽車子品牌“阿爾卑斯”首款車型將會在2024年下半年正式釋出,目前阿爾卑斯第二款車型也已經在開發之中。
據瞭解,阿爾卑斯品牌定位為中端車系,售價在20萬-30萬,預計會推出四、五款產品,面對的是特斯拉ModelY、小鵬、極氪等品牌的競爭。
在阿爾卑斯後,蔚來又推出了第三個品牌,內部代號螢火蟲,主推小型車以及微型車,覆蓋20萬元以下市場。目前,蔚來亟須透過兩個新的中低端子品牌來入局下沉市場進行回血。
最後,從23年底開始,蔚來還進行了內部組織結構最佳化,裁員10%。且就在2024年開年之際,李斌釋出了一條內部公開信,表示將徹底斷絕無效和低效的投入,用好股東交給公司的每一分錢。
實際上,一直以來,對比所有的造車新勢力來說,蔚來絕對是一家飽含“理想主義”的車企,其就連slogan都是BlueSkyComing(致力於美好未來和清朗天空),相比其他的新勢力,蔚來也有著不太一樣的商業模式。李斌曾經透露,在2015年蔚來創辦的初期,公司內部就做過商業思考,比起直接進入規模走量市場,高階市場能夠讓蔚來擁有更高的溢價能力來換取毛利。
但理想主義者往往總是離現實比較遠。理想的實現,也需要漫長的時間和大量的投入,所以在殘酷的現實和生死攸關的競爭面前,蔚來首先要考慮的,還是活下去。
當然,蔚來也沒有完全妥協,在其他同行都在“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地搶佔下沉市場,蔚來還是迎頭向上推出了售價高達80萬元的ET9。但從各種縮水的服務策略上看,蔚來又不得不向現實妥協。
因此,不難看出,2024年,蔚來或許還是會在這種“搖擺”之中不斷前行,但至於公司會更向哪邊天平傾斜,也要考慮汽車市場的變化以及決策者的策略,而對於蔚來來說,真正的關鍵時刻才剛剛到來。
勝馬財經誠意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