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消費 沈庹
剛進入2024年,姚振華就得再去一趟法院。
寶能旗下觀致西安公司應付瑞松科技一筆不到4000萬元的裝置採購款,歷經4年兩地法院3次審理,還要在深圳市羅湖區法院繼續過堂。
要是幾年前,這點錢不過是千億身家的姚振華的零用錢。今時不同往昔,姚老闆的手頭,還是很難。
揹負鉅債的他,依然會準時出現在辦公室裡,平常生活裡除了喝點茅臺,這位潮汕籍老闆最大的愛好,就是工作了。
但他不算一個合格的老闆,兩次“被失蹤”烏龍,讓債權人的心提到嗓子眼;當街被欠薪員工追打;被中炬高新保安輕鬆拿捏,昔日的野蠻人竟也會虎落平陽......
整個2023年,他在龐大債務裡閃轉騰挪。可最終,還是失去了對中炬高新和韶能股份的控制權,寶能商業帝國搖搖欲墜。
下墜
2023年,決定姚振華命運的齒輪,似乎到了難以轉動的地步,兩次“被失蹤”的烏龍,更是將他推上了風口浪尖。
梳理這兩起烏龍的起源,無一例外地源於法院的公告——聯絡不到姚振華,隨即他“下落不明”的傳言甚囂塵上。
第一次“下落不明”,來自3月中旬廣州中院的公告。這起廣州銀行訴姚振華及寶能系3家企業7億元借款糾紛,因姚振華“下落不明”,法院只能公告送達。
常人無法想象這四個字的分量,在當時的資本市場、金融領域以及廣深商界,掀起了軒然大波。
近年來,跑路、失蹤以及下落不明的企業老闆並不鮮見,他們“消失”之後,均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泰禾集團的黃其森、雨潤食品的祝義財被帶走調查,新力控股集團老闆張園林退群玩失蹤後,均引發股價大幅波動,企業命運隨即墜入低谷。
姚振華早年透過舉牌萬科一戰成名,業務領域不斷擴張,勾勒出龐大的寶能商業帝國。他能登上帝國塔頂,債權人、供應商等,都是墊腳石。
廣州中院公告甫一發出,立刻引起各方警覺。直到3月22日,寶能集團官微披露,姚振華在寶能汽車深圳工廠檢查工作的訊息,還配發了多張現場圖片。當晚,姚振華站在央視財經鏡頭前獨家回應,並稱已和廣州銀行方面達成和解,這才消除各方關切。
然而,8個月後,姚振華再次“下落不明”。
2023年11月7日,深圳市羅湖區法院一份《查證結果通知書》稱,因被執行人姚振華目前下落不明,無法有效通知其到院接受調查。
該通知書為一起勞動人事仲裁案,該案在去年8月立案,執行標的金額44.03萬元,姚振華名下居然沒可供執行的財產。
3天后,寶能集團官網貼出宣告,稱姚振華在正常工作。
孤身
2023年,房地產行業化解債務,各家企業大多是泥菩薩過河。融創中國透過債務展期過關,碧桂園砸鍋賣鐵,更多房企透過債務重組博得一線生機。姚振華多年來深涉地產、股權投資和汽車等領域,境遇更為糟糕。
早在2021年10月,寶能集團首次自曝,有約200億元流動性缺口,包括理財兌付83.49億元、待付工程款26億元,以及85億元經營款項及到期本息。
當時姚振華的化債措施就是賣資產,即透過房地產專案銷售,以及8項重大資產出售,緩解流動性壓力。
他的發家專案寶能城裡的56套豪宅被掛出拍賣,還有抵押價值54億元的484套豪宅也被強制拍賣。
多年前在寶萬之爭時,春風得意的姚振華,曾收到諸多潮汕籍商人的口信——需要支援,儘管開口。真到想開口的時候,卻是門前冷落鞍馬稀。
更讓姚振華沒有料到的是,滿心滿意準備釀造一瓶好醬油的想法,也成了泡影。
自2022年7月開始,中炬高新(600872.SH)二股東火炬系開始反攻,步步緊逼中山潤田的控股股東地位。
受寶能系流動性影響,中山潤田所持中炬高新股份持續被動減持,截至目前,所持股權比例僅剩7.82%,且已全部處於司法標記/司法凍結/輪候凍結狀態。
面對火炬系的反攻,中山潤田毫無招架之力。去年7月,姚振華親自出面突襲中炬高新,也被保安拒之門外。
火炬系奪回失去8年的控制權,姚振華也領教到背刺的滋味。寶能集團官網釋出宣告,直指中炬高新分管人力及行政的副總李建公然瀆職,其指使物管部門故意停電,將寶能系三位高管趕出辦公場所。
李建曾在寶能系前海人壽任職多年,2019年進入中炬高新,一度被認為是寶能系深插在醬油老二這裡的重要人物。
痛失中炬高新的話語權後,姚振華個人再遭意外。去年7月31日上午,在深圳寶能中心停車場,他被欠薪員工當街圍毆,眼鏡都被打掉了。鏡頭裡,一臺黑色邁巴赫車窗上,還貼上了“還我工資”字樣的A4紙。
此後,姚振華就再也沒有出現在公眾視野裡。
終局
在寶萬之爭時,萬通六君子之首的馮侖,曾撮合姚振華和王石見面,雙方終不歡而散。從兩人在事與利的糾葛之中,馮侖還是看到了本質。他說,再牛的人都得為怎麼收場而苦惱。
這句話,放到如今的姚振華身上,同樣那麼貼切。
如今,他那潮汕商人膽大敢賭的商業基因完全收斂,野蠻人的形象,只存在於過往的公開報道之中。
很長一段時間,姚振華相當低調,甚至有人在深圳一家腸粉店看到,他坐在紅色塑膠凳上,埋頭吃一碗普通的粉。
早期透過菜市場、中港城的開發,姚振華、姚建輝兄弟掘得第一桶金。後來的征戰資本市場、轉型造車,乃至大肆圈地,則是寶能系陷入危機的必然。
在流動性寬鬆的時期,大殺四方的進擊之路,可以賺到不少真金白銀,一旦銀根緊縮,就得為這場賭局付出巨大代價。
姚建輝其實不太看好姚振華高舉高打的手法,他更喜歡步步為營、穩健發展和賺慢錢,因此兄弟二者分歧已久。
2021年初,姚氏兄弟分道揚鑣。姚建輝帶走地產平臺寶能控股,隨後將業務置入寶新置地(00299.HK),幸運地躲過了寶能系流動性危機。
1年內,姚振華陸續失去對中炬高新、韶能股份等公司控制權,持有的華僑城A等一眾上市企業股權,也在不斷減持套現用於還債。迄今,寶能系還沒有公開披露流動性危機解決的進展。
透過公開資料,姚振華以及寶能系,應該還處於焦灼之中。
截至目前,其失信被執行總金額約371.39億元,限制高消費涉案總金額約145.31億元。同期,寶能集團存在82條被執行人資訊,被執行總金額約375.92億元。
這些,都需要姚振華耐下性子,一一解決。
而他曾經的對手和朋友,也有了不同的變化。
無咎無譽的王石,過上退休生活,最近在一檔節目中自曝已有了一個3歲的女兒;許家印造車不成,已在去年末身陷囹圄;王健林再度壯士斷腕,尋求更大的生存空間。
不同的崛起經歷,不同的個性,似乎對應著不同的宿命。流年不利的2023年悄然已過,在2024年,姚振華又該如何逆水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