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什麼最火?
那得看看人民群眾對什麼東西,最捨得下血本。
所以,比起春聯、煙花炮竹、瓜子花生等,黃金應該才是春節的最大爆品。
杭州的一家金店,由於進店人數太多,拉上了護欄。
更誇張的是大年初五開始營業的胖東來,人們蜂擁而至買黃金,導致專櫃營業15分鐘就開始了限流管控。
還有的金店,線下生意忙到一刻不得閒,不得以暫時關閉了線上諮詢。
“就像買白菜一樣,每個店都在排隊,可以說根本沒有什麼服務體驗可言。”在上海某金店消費的一個顧客說道。
不過今年也有個不一樣的現象。
那就是,在購買黃金的人群裡,充滿了年輕人的身影。
天貓釋出的《2023珠寶飾品行業趨勢白皮書》顯示,黃金首飾消費者以18-34歲的女性為主,其中00後消費熱情尤其明顯。
在年輕人的助力下,去年中國境內金飾總需求高達630噸,同比增長10%,金飾消費金額達2820億元,創歷史新高。
表面上看,年輕人終於意識到了黃金的價值。
但不知不覺中,他們也被金店巧妙拿捏了。
1天賣出1000根金條,
店主嗓子都喊啞了
年輕人對黃金的執著,早就有跡可循。
“老公惹我生氣一次,我就買一顆金瓜子。”“一次攢幾顆金豆子,存個金手鐲驚豔所有人。”這類存“金瓜子”“金豆子”的理財故事,在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臺上屢見不鮮。
根據《2022年中國黃金首飾消費行業消費洞察報告》,從2016年到2021年,青年人購置黃金的比例已從16%增長至59%,成為各年齡群金飾消費潛力榜首。
近兩年,這股熱情有增無減。
一方面,線上的黃金消費在翻倍暴漲。
去年雙11期間,據相關資料顯示,在京東雙11首周,黃金首飾的購買者中,26歲到35歲年齡段的消費者成交額佔比達57%,同比去年同期成交額增長近15倍,25歲以下消費者黃金首飾的成交額也同比增長近9倍。
支付寶資料也顯示,前不久的五福節期間,黃金珠寶銷售額環比翻2倍,黃金持續霸佔“五福年貨節”帶貨榜榜首。
另一方面,線下人滿為患,有時場面堪比大媽瘋搶免費雞蛋。
此前就有媒體報道,春節前的上海城隍廟,買黃金的隊伍已經拐了3個彎,有人一口氣買了20多萬元的金飾。
更誇張的是,上海的一家金店一天賣出了1000多根金條。
有記者採訪一名上海消費者,後者表示有個相熟的店主只能微信打字,客人太多,嗓子已經啞到講不出話來了。
這份熱鬧,也在其他城市同時上演。
北京一黃金珠寶從業者走訪了內蒙、山東等多地市場,據其透露,今年越來越多的珠寶商改行賣黃金或是增加了黃金銷售品類,有珠寶城黃金一天能賣一公斤,而鑽石几天都不一定能賣掉一顆。
在深圳,一位水貝黃金批發市場的店家表示,今年1月初其店鋪在網路平臺上新了一款龍年吉祥物黃金手機貼,一上架就被搶購一空,預售訂單排到了春節後。
在青島,某黃金專賣店店長說,今年的龍年投資金條賣得很多,離過年還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基本就被搶光了。
還有一大批年輕人,為了省錢,紛紛湧向了打金店。
據時代財經報道,春節前,北京一家打金店爆滿,現場排隊3小時起步。店內有師傅表示,最近一天大約打1000克金,按平均35元/克手工費計算,可月入90萬元。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對黃金的態度上,經歷了血脈覺醒。
瘋狂下沉,200米路開了15家金店
黃金熱,不僅源於年輕人的態度轉變,也離不開金店的推波助瀾。
它們猛攻下沉市場,瘋狂開店。
據央視財經報道,在浙江衢州,不到200米長的一條街道上分佈著15家黃金門店,幾家門店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店鋪大多是近兩三年集中開業的。
而在湖北恩施巴東縣,當地有著“黃金一條街”之稱的巫峽路上,聚集著6家黃金店鋪,每家門店的距離不足20米。
如此盛況,只是冰山一角。
你知道的珠寶品牌,如今幾乎都盯上了小鎮青年的錢包。
2018年,周大福就開始推行新城鎮計劃。2023財年,周大福共在中國內地開設1631個新零售點,其中有509家新店開設在中國內地三四線及以下城市。
周大生為了方便下沉,還在2022年推出了子品牌“周大生經典”,其店鋪投資小於綜合店,200萬元就能開店。
六福珠寶透露,2023財年計劃在內地市場淨增長的300間店鋪,主要集中在四、五線城市。
在下沉市場裡廝殺的的金店,不只是連鎖品牌,還有各種地域品牌。
比如東北等地的萃華金店,山東、浙江、河北等地的夢金園,川渝地區的愛戀珠寶、愛迪爾珠寶等。
平均月工資買不了幾克黃金的地方,為何會擠滿金店呢?
它們的動力自然是利益。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顯示,三線及以下城市黃金消費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1024億元增至2022年的1742億元,增速高於一二線城市。
一直專攻下沉市場的夢金園,坐擁近2000家門店,最近還在衝刺IPO,也在以事實證明: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從消費者角度看,他們的確有大量需求等待滿足。
在縣城,不論訂婚、結婚、生子,還是祝壽、紀念日,人們都熱衷於金首飾,認為不僅保值,寓意還絕佳。
出現在這些場合的金首飾,不能是雜牌,最好是有頭有臉的品牌。
這就是為什麼,各大品牌會在三線及以下城市開出許多富麗堂皇的店鋪。
只有實體店才能承接黃金的消費體驗,滿足注重人情往來的消費者的心理。
此外,相比一線城市的專賣店,縣城的一些品牌,金價、工費都更便宜。再加上金店扎堆,有些地方甚至打起了價格戰,不僅對本地居民誘惑極大,也打動了不少春節的返鄉人群。
去年11月,山東濱州萬達廣場的周大福和老鳳祥員工,為了搶生意打群架,可見競爭之激烈。
當然,金店讓年輕人掏錢買單,不是隻有開店這一招。
金店的最大殺招:
消滅黃金老土的論調!
在2016年,只有16%的年輕女性願意購買黃金。
貴且老土,是她們對黃金的印象。
如今年輕人對黃金的態度,經歷了質疑大媽、理解大媽、成為大媽的轉變。黃金貴且老土的特點,也有了很大改變——變得更貴,變得時尚。
變得更貴,使得不少人看黃金的想法變了:富有時是首飾,落魄時是盤纏,買黃金可謂是“實物定投”。
變得時尚,則使得年輕人從心底接納黃金飾品。
為了讓年輕人覺得黃金時尚,金店沒少費心思。
加大力度營銷新概念,是它們最常見的套路。
比如攢“金豆豆”的風潮,就少不了金店的營銷。
根據淘寶資料,2021年,僅有3個水貝淘寶商家在售賣金豆豆,而到了2022年,幾乎所有水貝線上商家都上架了各種金豆豆的產品。
還有營銷鏨刻、鑲嵌、琺琅等工藝,金店在這方面更是賣力。
一邊能迎合年輕人審美,一邊還能模糊了人們對黃金“保值”的認知,賺取溢價。
典型的有以“古法黃金”為賣點的老鋪黃金,僅有二三十家店,但在2020年至2022年間,其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超過20.2%,從8.96億元增長至12.94億元。同時,其毛利率一直穩定在40%左右,遠超行業水平。
除了營銷新概念,金店的另一大套路是做顏值創新。
過去的大金鍊子是土豪專屬。
如今的金首飾,不僅設計變得新潮,還學起了潮玩那套,聯名、季節款層出不窮,直戳年輕人的審美點和收集癖。
今年是龍年,金店的櫃檯裡就擺滿了“龍年金”,不乏萌版首飾和網紅款式。
在平日,各大品牌為了年輕化,也是煞費苦心。
比如周大福,推出了奧特曼、蠟筆小新、三麗鷗等IP聯名的產品。
更離譜的是,還有周大福“烤鴨”。
周生生和泡泡瑪特旗下的MOLLY聯名,還有海賊王款金首飾。
潮宏基也有哆啦A夢坐鎮。
顏值上的創新設計,再結合各類新品開發,包括生肖項鍊、小雛菊耳釘、轉運珠手鍊、平安扣戒指等等,總而言之,如今的金首飾不僅在審美、寓意上滿足年輕人需求,還十分有傳播屬性。
在這股黃金消費的熱潮裡,有人跟風,有人被金店的套路誘惑,但並不妨礙他們明白了自身需求,順勢而為。
再怎麼說,這些黃金也比鑽石等珠寶更保值、花樣更多。
打動廣大人民群眾的關鍵,一個是值得,一個是喜歡。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