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中國將迎來一場人口大遷徙。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的規劃,到2025年,我國城鎮化率將突破70%,這意味著在這短短几年內,將有超過2億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裡人。這其中,既有5000多萬的農村新增勞動力奔赴城市追夢,也有1.7億常年在外打拼卻始終未能落戶的"候鳥型"農民工。他們或背井離鄉,或漂泊他鄉,但無不懷揣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城市的每個角落揮灑汗水,用雙手托起了中國經濟騰飛的奇蹟。
農民工,這個曾經令人避而不談的詞彙,如今已然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改革開放40多年來,正是憑藉著億萬農民工的辛勤付出,我們才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速度"和"中國高度"。他們用勤勞的雙手建設城市,用樸實的情懷溫暖城市,用不懈的奮鬥推動城市的進步。然而,長期以來,他們雖已將城市視為第二故鄉,但受困於身份和地域的桎梏,難以真正融入城市、紮根城市。
與農民工進城務工的洪流相伴相生的,是日漸衰敗的農村。"年輕人走了,老弱病殘留下了",這是當前不少村莊的真實寫照。隨著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流,農業生產後繼乏人,許多地方甚至出現了"種地大爺"的現象。而更令人憂慮的,是農村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問題日益凸顯。據統計,目前全國農村留守兒童超過6000萬,空巢老人近1億。他們或缺失父母的關愛,或缺乏子女的陪伴,猶如農村這個大家庭的傷口,時刻牽動著人們的心。
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既是破解"三農"難題的金鑰匙,也是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的必由之路。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多元化農業經營主體,健全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當前,各地正在多管齊下,破除阻礙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體制機制障礙。戶籍制度改革是重中之重。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20多個省份出臺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政策,明確提出"零門檻"落戶或降低落戶條件。比如,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實行"零門檻"落戶,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穩定就業生活滿半年即可落戶;山東、河南、四川等地大幅放寬落戶年限,並同步簡化落戶手續。一紙戶口,雖然只是薄薄的幾頁紙,卻承載了億萬農民工的"安居夢"。
與戶籍改革相配套的,是日益完善的公共服務保障體系。住有所居、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一直是農民工市民化的"硬骨頭"。如何讓農民工及隨遷子女與城鎮居民同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務,成為擺在各級政府面前的一道必答題。為此,有的地方實行"隨遷子女就近入學",切實保障進城農民工子女教育權益;有的地方對符合條件的農民工發放住房補貼,兜住農民工安居底線;有的地方將進城落戶農民工全部納入醫保、養老等社會保障範疇,織密農民工社會保障安全網。總之,一項項暖民生、保底線的舉措,正在為農民工鋪就通往城市的幸福之路。
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意義,不僅在於讓更多人過上體面而有尊嚴的生活,更在於為中國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積蓄新的動能。設想一下,隨著2億多農民工及其家屬在城鎮安家落戶,他們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消費模式都將發生革命性變化,由此帶來的消費需求將是一個龐大得難以想象的增量市場。與此同時,農民工的城鎮就業,不僅能夠提高城鎮化質量,更將推動我國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大量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將極大提升第二、三產業的比重,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
伴隨著農民工市民化的縱深推進,中國城鄉統籌、區域協調、經濟轉型的大棋局正徐徐展開,必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注入澎湃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