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劉曉博
昨天,“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6萬億元,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議案在全國人大透過,並召開了新聞釋出會。
根據財政部發布的資訊,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輪“化債”行動,全面啟動了。6萬億新增額度,加上此前宣佈過的“5年,每年8000億”,“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元”。
瞬間,“10萬億”的標題在朋友圈刷屏。
但大多數人缺少金融,尤其是財政知識。他們對這“10萬億”既興奮又擔憂,大概有以下幾個疑問:
1、債務只能轉移,不會消失,這種化債意義何在?
2、國債、地方債發行量越來越大,將來怎樣還?誰來還?
3、這是放水(印鈔)嗎?會引發大級別的通脹嗎?
下面我儘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一下。
存量隱性債務,是地方政府在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的過程中,由於財政力量不足,透過融資平臺等,以各種方式欠下的非正式債務。
正式的地方債,包括一般地方債和專項地方債,都需要省政府批准、國家發改委備案才能發行。對於普通的地級市、縣和縣級市來說,發行正式債券的許可權、空間都比較小。
所以各地往往透過旗下的國企,比如城投公司、地鐵公司等融資,融資方式包括銀行貸款、信託、委託貸款、債券等,抵押物一般是土地、不動產。
銀行貸款利息還低一些,其他渠道的融資成本就比較高,尤其是經濟相對落後地區的政府融資,成本更高,加上渠道費,年利息動輒在8%或以上。
地方城投債的總規模接近70萬億,但不是所有的城投債都被上級認定為“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財政部最新認定的是14.3萬億,列入未來5年化債計劃的是12萬億。
這些隱性債的債權人包括:銀行、機構投資者、普通投資者或者是工程代建方等。
由於房地產低迷,地方賣地收入大減,來自房地產行業的稅收也大幅下降,一些地方連支付利息的能力都沒有了,更遑論還本。
如果不化解最困難的那部分債務,不僅會給中小銀行帶來風險,還會讓一批信託產品暴雷,一些債券到期無法償付,進一步拖累經濟。
地方債是各省統一發行的,信用等級僅次於國債。這些債券期限長(專項債一般為15年),利率低(9月份新發專項債年利率2.16%),可以拿到包括央行在內的金融機構抵押融資,也可以在二級市場上買賣,相當於“準現金”。
所以增發10萬億專項債,賣出去很容易,在市場上是搶手貨。地方政府拿到這筆錢,可以替換原來的高息、短期債務,解除警報。透過這種債務置換,可以給地方政府節省大量利息。財政部的說法是,五年累計可節約6000億元左右。
還可以拯救一批中小銀行、信託公司,避免暴雷;讓一批代建商拿到政府欠款,用來支付材料費、員工工資,啟用一批產業鏈上的企業,讓一批家庭脫困;解決體制內出現的欠薪、降薪等問題。
所以,10萬億新債券的發行意義非常重要,化解了金融風險,解開了“三角債”困局,還可以帶動居民消費。
截至2023年末,中國的國債餘額是30萬億,地方債餘額是40.7萬億,隱性債務是14.3萬億,政府有償付責任的債務一共是85萬億,佔GDP的比重為67.5%,低於G20國家平均政府負債率118.2%。
但不少人還是擔心,這麼多的債務將來怎樣還,誰來還?
其政府債務,不存在實質性還的問題。解決辦法是發新債還舊債,新債規模高於舊債,就像滾雪球一樣,債務規模越來越大。
比如美國2019年末的時候國債餘額是23萬億美元,2023年末是35萬億,一輪疫情衝擊,讓美國國債餘額暴增了66%。
美國有3.35億人,國債平均到每個美國人身上,就是10.45萬美元。美國人不喜歡存錢,普通人拿出2000美元都困難,理論上是無法承受這些債務的。
事實上,這些債不用美國老百姓還,也不用美國政府出血,而是滾雪球、發新債還舊債。
中國未來的政府債,也是這種解決辦法。
所以,內債從本質上不是債,不用還(只發新還舊),只是記賬。
既然如此,政府債可以無限量發下去嗎?
也不是,國際上有通行的債務率標準,如果一個國家政府債餘額佔GDP的比重太高,可能會影響主權債務評級,到國際市場發債難度會上升,成本要提高。
國際上有所謂的“警戒線”,比如政府債務餘額佔GDP的比重最好不要超過60%等等。但事實上,這個標準一直在被突破。比如G20國家平均政府負債率是118%,幾乎是警戒線的2倍了;日本更是接近250%,是警戒線的4倍。
所以,警戒線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到目前為止,似乎沒有誰會擔心日本國家破產,日本國債仍然有很多機構買。
甚至有人認為,日本政府把負債集中在自己身上,讓老百姓負債率降低,樓市長期穩定,是很高明的。
在現代經濟體系、金融體系下,經濟增長無非是三大部門——政府、企業和個人輪流加槓桿。
房地產出現拐點之後,中國居民家庭厭惡加槓桿,紛紛提前還房貸、降低槓桿。民企、外企也大部分停止擴張。在這種情況下,要拉動中國經濟,只能讓政府或國企逆勢投資,政府投資錢從哪裡來?當然是發國債、地方債。
目前中國出現的是典型的資產負債表衰退,要啟動經濟、走出通縮,讓更多的人有工作,只能讓政府扮演主角,透過發債來拉動經濟、改善民生。單方面降息、降準作用不大,只能陷入流動性陷阱。
上圖是最近兩年來的固定資產投資情況,民間投資低迷是毋庸置疑的,國有投資也在緩慢下滑,上圖中的紅線顯然要趕快拉起來才行。
增發國債、地方債算不算印鈔,算不上量化寬鬆?
嚴格意義上說,只有央行購買了國債或者地方債,才算印鈔,因為投放了基礎貨幣,市場裡的錢增加了。
最近幾個月,央行淨買入的國債是5000億元,開啟了新的印鈔方式,但總量不算大,尚未啟動量化寬鬆。
如果地方債、國債不賣給央行,只賣給社會上的資金,就沒有增加基礎貨幣。但政府發債可以增加資金週轉速度,擴大實際投資,提升了社會融資額和廣義貨幣M2增速,也有印鈔效果,我們可以稱之為“軟印鈔”。
央行直接投放基礎貨幣,是“硬印鈔”。
發這麼多國債、地方債,會帶來通脹嗎?
今天統計局公佈了10月的CPI,同比漲幅只有0.3%,比前三個月有所回落。
從上圖(藍線)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年多來通脹率一直掙扎在0%附近,通縮跡象明顯。
也就是說,我們正處在冬天,大家都很冷。現在拉來了兩車煤炭準備烤火,結果有人憂心忡忡地說:這些煤炭會讓夏天提前到來。
所以先不要擔憂通脹,現在需要擔憂的是如何走出通縮。等CPI突破3%的時候,再談論通脹的問題。
網上總有一些大聰明,以貌似憂國憂民的方式吸引眼球,你怎麼做都不對。對於這些既缺少經濟常識,又喜歡譁眾取寵的人,可以遮蔽。關注這些人,感受他們的負能量,只能浪費寶貴的投資機會。
我贊成這樣的觀點:發債不是發展經濟的上策;一次性大規模化債的做法,也只能偶爾為之。
上策是激發民間創新、創業的活力;改變預期,降低富人潤的慾望;讓普通人有錢消費。
但既然病來了,還是要早點吃藥,吃夠劑量的藥,才能早日康復。化債,就比好大劑量的藥。
宏觀政策終於開始轟油門了,這無疑是正確的。對於經濟、股市和樓市,都是利好。
只不過,特朗普又給我們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如何巧妙化解,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