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鄭植文 上海報道
當國內沉浸在喜迎中國年的紅紅火火之中,誕生於杭州的深度求索(DeepSeek)一時間也在海內外突然“爆火”。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一成立僅一年多的新創公司僅用不到600萬美元便完成DeepSeek-V3(2024年12月釋出)的訓練,測算成本僅為美國同類模型的十分之一左右。
而對此,CEO馬斯克卻在社交平臺上嗤之以鼻,質疑其低成本訓練。還附和“DeepSeek擁有5萬塊英偉達H100晶片”的言論。
在DeepSeek評論區高速衝浪的馬斯克嗅到了一絲危機,但也嚐到了甜頭。
當地時間1月29日美股盤後,特斯拉釋出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汽車業務營收、利潤率、淨利潤、銷量同比均有所下降,且不及市場預期。但特斯拉股價卻逆勢回暖,截至1月30日開盤,一度衝高至410.78美元/股。
最新業績顯示,特斯拉2024年第四季度營業收入為257億美元,同比增長2%,不及分析師預期;2024全年特斯拉總營收為977億美元,同比微增1%,其中汽車業務總收入為771億美元,同比下滑6%。
2024年第四季度GAAP淨利潤為23億美元,同比下滑71%;全年GAAP淨利潤為71億美元,同比下滑53%。
具體來看,特斯拉2024年四季度生產了約45.9萬輛新車,同比下降7%;同期交付量約為49.6萬輛,同比增長2%。2024全年,特斯拉全球範圍內共計生產電動車約177.3萬輛,同比下降4%;交付約178.9萬輛,同比下降1%,未及預期。這是特斯拉自 2011 年上市以來,首次出現年度銷量下滑。
不過,賣車並不是特斯拉的終極目的,正如特斯拉CEO馬斯克多次強調,特斯拉是一家AI公司而並非汽車製造商。
在最近的財報會上,馬斯克稱,“特斯拉有朝一日將依靠自動駕駛車輛和人形機器人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遠超其他公司,特斯拉的價值將遠超過其後五大公司的總和。”
據他介紹,今年6月特斯拉將在得州奧斯汀推出無監督的全自駕付費服務,2026年則會在全美範圍內推廣。同時,特斯拉正在積極推進智慧輔助駕駛系統(駕駛員監管版)在今年進入歐洲和中國市場。
相比於其他車企在車型的換代改款上的勤奮,特斯拉選擇把大多數精力放在自動駕駛的兌現。因此從短期來看,特斯拉的汽車業務在2024年遭遇了一些瓶頸。
從細分市場來看,歐洲和美國市場的表現不佳是導致特斯拉全年銷量下滑的重要原因。2024年特斯拉在歐洲累計銷量為32.7萬輛,同比大跌 10.5%;在本土市場,2024年特斯拉的銷量只有62.3萬輛,同比下降 5.1%。
而在中國市場,特斯拉同年銷量超過 65.7 萬輛,同比增長 8.8%,是全球市場中的亮點,不過中國市場的增長也難以彌補歐美市場的下滑缺口。
伴隨著銷量的下滑,特斯拉汽車業務的總營收和利潤率也受到牽連。2024年第四季度,特斯拉汽車業務營收同比下降8%至198億美元。
平均售價下降是導致營收減少的關鍵因素之一。為了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特斯拉近年來多次採取降價策略。頻繁的降價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銷量,但也使得單車銷售收入減少。
在這一因素和對AI和其他研發專案驅動的運營費用增加等因素的影響下,特斯拉第四季度的毛利潤僅為16.3%,去年同期為17.6%,為201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同期的營業利潤為6.2%,去年同期為8.2%。特斯拉全年的毛利率持續下滑,2024年僅有17.9%,同比下滑39個基點。
不過,特斯拉一直致力於降低成本,原材料成本的改善使得單車銷售成本在第四季度達到歷史最低水平,低於3.5萬美元。僅靠削減製造成本,在後起之秀虎視眈眈的中國市場,特斯拉的“守擂戰”也並不輕鬆。
馬斯克透露,“我們現有的工廠正在積極籌備2025年新產品的推出,其中包括更經濟實惠的車型。”據透露,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將推出一款更實惠的車型,售價預計在 18 萬人民幣左右,它的定位低於 Model 3,將融合下一代平臺的創新技術與當前平臺的成熟特性,有望在現有生產線上高效生產。
馬斯克在財報業績會上直言:“2025 年可能是特斯拉歷史上最開創性的一年,甚至可能比之前Roadster和S3XY車型釋出的年份還重要。”
他認為,當無需駕駛員監管的智慧輔助駕駛系統和真正能發揮作用的現實世界人工智慧出現時,世界上沒有任何公司在這一領域能與特斯拉相提並論,拿著望遠鏡都找不到第二名在哪裡。
據他介紹,2024年特斯拉人工智慧訓練計算能力提高了400%,第四季度特斯拉完成了得州超級工廠Cortex 的部署,這是一個由大約50,000顆H100晶片組成的訓練叢集。
“Cortex幫助智慧輔助駕駛系統(駕駛員監管版)V13版本得以實現,該版本在安全性和舒適性方面實現了重大提升,這得益於4.2倍的資料增長、更高解析度的影片輸入、光子控制延遲減少、全新設計的控制器和其他改進。”
截至2025年1月,特斯拉智慧輔助駕駛系統(監管版)累計行駛里程已經超過30億英里(約48.28億公里)。根據安全報告,特斯拉第四季度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功能的安全性是普通駕駛的約8.5倍。
“我認為2025年幾乎在每個主要市場都會有特斯拉無駕駛員監管的智慧輔助駕駛系統上線,上線情況僅僅受限於監管,而不是技術。”馬斯克對此很有信心。
但自動駕駛只是特斯拉人工智慧業務的第一步。
當東半球的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在中國春節聯歡晚會中扭秧歌賀新年,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備受期待的同時也將迎來新的挑戰。在財報會上馬斯克表示,人形機器人的用途可能比汽車多 1000 倍,且更復雜,特斯拉很有可能在2025年交付數千臺人形機器人,之後每年都會快速增長。
“一旦特斯拉能夠達到每年生產超過一百萬臺人形機器人的穩定狀態,人形機器人的生產成本會低於 20,000 美元。人形機器人的生產複雜性遠低於電動車。Model Y 年銷100多萬臺,如果人形機器人銷量達到這個數量級,成本大約是Model Y成本的一半。”這將成為特斯拉長遠的盈利增長點,“人形機器人有潛力創造 10 萬億美元的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