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證A500場內基金和場外基金售賣可謂如火如荼,場內早在10月初就已上市,而場外的指數基金則在10月底陸續上市,彼時銀行、券商渠道的營銷海報刷爆,地鐵、戶外大樓,線上線下隨處可見。在中證A500捲到天際的同時,中證A500的一些弊端也迎來網友吐槽。
10月8日開售,10只中證A500ETF(場內)10月15日上市,目前淨值全部為正,收益最高的是華泰柏瑞中證A500,漲幅7.5%,而規模最大的是國泰中證A500,高達235億。截至目前,10只中證A500ETF規模已經突破1000億元。
10月25日,新發的20只中證A500基金包括10只ETF聯接基金、9只指數基金和1只指數增強基金,分別來自大成、廣發、天弘、華夏、中歐等多家基金公司,也齊刷刷獲批開售。
截至目前,各大中證A500指數依舊處於你追我趕,有的規模超200億,有的剛剛上市,有的還是在發售。成立之初,10只中證A500ETF只有200億,如今已超1000億。從中可見,中證A500作為A股牛市的增量資金,對A股牛市的戰略意義重大。
ETF一般場內一攬子股票,可以幫助一些對股市不太熟悉,或者對於5000多隻股票不知如何下手的投資者,可以一鍵買入,賺取A股上漲的錢。
而場外指數基金,則主要針對沒有開股票賬戶,無法購買場內ETF的基民,雖然說有申贖費,但只要收益跑贏費用,在A股上漲行情享受市場紅利,都是有意的。
但是,在將近40只中證A500ETF競相發售的同時,ETF生態問題也引發市場關注。其實,也容易理解,任何產品有利自有弊。
金石雜談總結下來,目前關於中證A500ETF主要吐槽幾個方面:一是上市時間晚,A股牛市一波和二波都快走完了,你才上市,大機率會破發,收割基民利益。
二是作為券商渠道和銀行渠道,甚至公募渠道的底層員工,很多時候賣不出去,為了完成公司指標,就不得不自購,甚至有部分底層貸款自購,可見基層考核壓力之下苦不堪言。
三是網友吐槽,既然部分中證A500買入時間太晚,無法享受市場上漲紅利,或者說本身買的就是滬深300、上證500這些大盤股,那為何我不買入已經發行好的中證A500或者滬深300指數基金?
1)部分網友甚至表示:要買就買老基金,千萬不要買任何首發ETF,因為可能破發,更可能減倉在高位、完美踏空。(截圖來自博主@迷途的羔羊)
2)近期,關於zz任務基金的訊息此起彼伏,不少底層員工不得不自購買入。當然,還少不了一堆幫忙資金,這筆資金在幫忙上市後,如果本身沒有投資意願,很可能在上市後就大幅贖回,造成基金淨值大幅波動。
舉例來說,大力如山的粉絲近期吐槽,某央企券商,曾經和券商合作開戶圈地,員工自己墊付獎勵,4年了還沒發呢。前年該券商又讓把客戶從右側推到左側(就是從開戶搬到資金客戶,買基金),大量推基金,今年行情還可以,依舊虧損38%。
另一位粉絲則希望可以撕一下首發ETF生態,明明市場上有那麼多同類ETF,放著現有的不買,交易佣金又低,然後卻要客戶花高昂認購費去認購首發ETF,導致每次首發一堆幫忙資金,員工含淚擼著信用貸買入,還有人高利貸買入(這個說法誇張了。。。這班大可不上),然後上市後就是鳥獸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