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面新聞記者 | 李科文介面新聞編輯 | 謝欣
翰宇藥業與前公司總裁袁建成之間的挪用資金恩怨,迎來法院的終審判決。
11月13日晚間,翰宇藥業公告,近日,公司收到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出具的(2024)粵03刑終1381號《刑事裁定書》,公司原董事、高階管理人員袁建成犯挪用資金罪已經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袁建成因犯挪用資金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
最早在2022年1月25日,翰宇藥業釋出《關於公司原董事、高階管理人員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的公告》,稱公司原董事、高階管理人員袁建成因涉嫌職務犯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刑事強制措施。2022年2月15日,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袁建成犯挪用資金罪,向南山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袁建成利用職務便利,挪用公司資金歸個人使用,數額巨大,應當以挪用資金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2023年2月,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認定,袁建成非法挪用翰宇藥業資金1685萬元,構成挪用資金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四年。袁建成隨後提起上訴,此案發回南山區法院重審。而相比一審認定,袁建成刑期縮短了半年。
需要注意的是,該案件是袁建成主動投案。據第一財經11月13日報道,其引援關於袁建成的法院判決書證實,2021年7月21日,袁建成向公安機關主動投案,當日被刑事拘留。
據上述報道,此次袁建成刑期能夠得以縮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他揭發了翰宇藥業另一位管理人員的犯罪事實。不過,該知情人士透露,這名管理人員的具體案情仍有待司法機關進一步查實。
而據網易清流工作室10月8日報道,袁建成刑期得以縮短,一個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他揭發了翰宇藥業另一位高管——高階法務顧問李洪朗涉嫌利用影響力受賄的事實。當時還沒加入翰宇藥業的李洪朗任深圳市檢察院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4月15日,李洪朗涉嫌受賄罪、利用影響力受賄罪一案已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介面新聞梳理綜合公開媒體報道發現,袁建成犯挪用資金案件間接暴露翰宇藥業兩個隱秘往事。其中,在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間或虛開發票嫌財務造假,袁建成與翰宇藥業就虛構合同的“主謀”互相“推諉”上演“羅生門”。而李洪朗涉嫌利用影響力受賄案件,則與當年翰宇藥業的IPO密切相關。
11月14日,介面新聞致電翰宇藥業董秘楊笛,詢問是否公司還有其他涉事案件與袁建成相關,對方表示,一切已公告為準。
雙方從甜蜜到決裂
在多方決裂前,袁建成與翰宇藥業,或者說與其董事長曾少貴,曾有超15年的合作。這段合作的起點,可以追溯到翰宇藥業的前身翰宇生物的創立之初。袁建成不僅見證了翰宇藥業的成長、上市,更幫助搭建其核心多肽業務的基礎。
2002年,袁建成美國留學歸國,到第三軍醫大學全軍燒傷研究所任職副所長。當時,他雖未入職翰宇藥業,但已與公司交往甚密。期間,袁建成指導翰宇生物(翰宇藥業前身)多肽藥物研究實驗室。
2004年,袁建成正式入職翰宇生物,擔任公司副總裁,並在2007至2019年,擔任翰宇藥業總裁。這期間,翰宇生物也改名為如今的翰宇藥業,於2011年成功上市。
轉變發生在2018年。
在此之前,2011年至2017年,翰宇藥業營收從1.66億增至12.46億,淨利潤從8047.44萬增至3.3億。
但自2018年起,藥品集中採購等政策密集推進,深刻影響著翰宇藥業。翰宇藥業當時的主要營收來源是鹽酸曲美他嗪緩釋片、注射用胸腺法新、依替巴肽注射液、注射用生長抑素、醋酸阿託西班注射液。這五款藥品陸續被納入集採範圍。
更關鍵的是,翰宇藥業2015年收購的成紀藥業在2018年突然“暴雷”。這一年,翰宇藥業業績增長停止並由盈轉虧。2018年,翰宇藥業實現營收12.64億,但淨利潤為-3.41億。
2019年,袁建成突然從翰宇藥業辭職。這一年,翰宇藥業淨利潤虧損擴大為-8.85億,實現營收也大降至6.14億。
事後來看,雙方漸行漸遠,最後上演“羅生門”。其中,雙方不少糾紛正是發生在翰宇藥業2018年至2019年的業績墜落期。
據第一財經2022年1月報道,知情人士表示,袁建成離職後,曾利用自己的身份向有關部門對翰宇藥業進行舉報,由此翰宇藥業採取反制措施。之所向公關機關報案,主要是袁建成違反了公司相關的反腐條例。
翰宇藥業的兩個隱秘往事
業績墜落或是雙方決裂的關鍵導火索。
據第一財經11月13日報道,據翰宇藥業的核心知情人士的說法,那時候翰宇藥業發展進入瓶頸期,業績下滑,而袁建成上班之後卻無心工作,(曾少貴)老闆認為他“不務正業”。不過這一說法,尚未獲得雙方證實。
介面新聞梳理綜合公開媒體報道發現,袁建成犯挪用資金案件還間接暴露翰宇藥業兩個隱秘往事。
其一是在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間翰宇藥業或虛開發票嫌財務造假,袁建成與翰宇藥業互相“推諉”上演“羅生門”。
據網易新聞清流工作室2023年2月13日報道,袁建成被指控於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為壓低銷售費用進而美化公司利潤,參與決定透過簽訂虛假醫學研究技術服務合同,以研發費用的名義將公司資金轉出,再變相用於支付公司銷售費用。
當時各方對挪用資金情節等多個問題爭議不一,但對“虛構合同”這一事實達成共識。據上述報道,經核實,翰宇藥業簽訂了6份合同,僅實際履行了三百多萬,有高達八千多萬合同金額未發生真實業務。對於虛構合同的“主謀”,袁建成和翰宇藥業在當時卻各執一詞。
據上述報道,袁建成認為,簽訂虛假合同一事,董事長曾少貴完全知情,是主要決策者,並且6份合同都經過了董事長的審批。“這個合同就是為了所謂的銷售費用研發化所做的合同。我是受公司董事長、實際控制人曾少貴的指令做的。”
據上述報道,翰宇藥業則否認,稱袁建成是虛構合同的全部責任人。“這6份虛假合同都是被告人袁建成個人的行為,是揹著公司董事長所簽訂的。董事長當初批准這個合同,是因為他認為這是一個真實的業務合同。”
據網易新聞清流工作室2024年10月8日報道,根據袁建成案件最新的判決書,法院評析認為,“證據顯示,目前不能排除翰宇藥業公司、公司董事長等對袁建成以虛假研發合同套取公司資金用於公司銷售費用的行為系知情的可能。”
其二則是翰宇藥業前高階法務顧問李洪朗涉嫌利用影響力受賄案件,其中可能涉及翰宇藥業違規上市。當時還沒加入翰宇藥業的李洪朗任深圳市檢察院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
據網易新聞清流工作室2024年10月8日報道,根據袁建成檢舉的內容,2010年底至2011年初,翰宇藥業申請上市預審期間,由於翰宇藥業租用了關聯公司翰宇生物廠房及辦公樓,導致公司重要資產獨立性的法律問題繞不過去,上市程序受阻。翰宇藥業實控人曾少貴特意請李洪朗來幫忙,李洪朗當時透過熟人關係幫忙,最終讓翰宇藥業成功通過了IPO預審。
據上述報道,4月15日,李洪朗涉嫌受賄罪、利用影響力受賄罪一案已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在翰宇藥業申請上市的2010至2011年期間,資產獨立性是當時企業IPO稽核的標準之一,影響到上市申請的成敗。根據當時的上市發行規定,申請上市主體資產獨立性存在問題的,構成發行障礙。2015年後,證監會對上市公司資產獨立性的要求有所調整,不再將其作為硬性發行條件,但依然保留對這一項的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