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證指數,最近股市進入了小下行期,成交額回落,市場熱度下降,有不少人疑問,牛市就這樣結束了嗎?
屁股決定腦袋,倉位決定立場,我目前仍是牛市思維。
那牛市走到哪兒了?我這裡拋個磚。
一、成交額或換手率見頂或許是階段行情的頂點,但並不意味整段行情的結束。
覆盤2000年以來的3輪牛市,2005年-2007年、2014年-2015年、2019年-2021年。
2005年2007年,成交量先於大盤達到頂峰。
2014到2015年,成交額和走勢匹配度很高,牛市高點對應成交量高點。
2019年-2021年
由上圖,成交額見頂後,仍有一波上漲。
三者共同點是,到達頂峰之後,成交額雖有小幅下降,但整體仍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上。
二、回顧歷史上的牛市,成長板塊好於價值
首先,分享一張方正證券的圖。
有人要說了,2007年,銀行漲最好,難道銀行是成長板塊?是的,彼時的銀行和今日,雲泥之別。
2007年,招商銀行最高摸到40元,市值5881億元。靜態市盈率(PE)達到驚人的86倍,動態市盈率38倍,動態市淨率(PB)達到8.6倍。
2007年招商銀行利潤增長124.36%,妥妥成長股。
從市場整體來看,2007年那波就是估值、業績雙向推動,迴圈上升,共同將指數推到喜馬拉雅之巔——6124。
再回顧下2015年,上證指數最高漲到5178點。
這次牛市,開端其實在2013年,不過最初只反映在創業板上。
2012年12月31日,創業板708點,2014年底達到1460點,漲了106%。
上證指數則反應較慢,2012年12月31日至2014年7月17日這個初始階段,上證指數反而下降了7.96%,直到2014年7月末才逐漸明朗。
我們知道,上證指數在A股,那是旗幟般的存在,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外部資金看的是大盤,最直觀感受是大盤漲到哪兒了?而大盤就是上證指數。
它不漲,那就是大盤不漲,就帶不來“賺錢效應”。
2014年7月18日至2014年12月30日第二階段,大盤迎來54%的顯著上漲。與此同時,創業板的漲勢較為溫和,僅有11.22%的上漲。
再到第三階段,即全面牛市階段,該階段從2014年12月31日持續到2015年6月12日。在此期間,創業板指上漲167.08%,上證指數上漲63%。
綜上,2013至2015,大致可分3個階段:
一開始創業板獨立上漲,接著是市場風格轉變,最終演變為整個市場的狂歡。
我們知道,2015年那波是典型的水牛,業績並沒有出現明顯提升。
是賺錢效應加場外配資推動起來的。彼時,市場講的故事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業“。併購重組盛行,以至於併購形成的商譽好幾年都消化不了。
雖說,每次牛市都有些共同點:
例如:1.行情都在絕望中誕生;
真正的大牛市一定要吸引外部資金介入,也就是存款搬家。
因為,那些套牢很多年的老韭菜,根本帶不動市場。
3.聽過很多“創富神話”,但真正能從市場帶走真金白銀的不多。
然而,每輪牛市啟動的原因、宏觀經濟卻各有不同。
回到本輪牛市:
美國降息預期,國內匯率、貨幣市場得以喘息,9月24日,“一行一局一會”在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釋放一系列利好舉措,打出歷史性的政策創新組合拳,緊接著,市場突然被引爆。
如此背景下,市場能否繼續上漲,取決於政策的跟進力度,宏觀資料上的支援,以及場外資金能否加緊入場。
從估值情況看,除2020年-2021年的結構性牛市外,破淨率(全市場PB小於1的個股比例)在牛市高點時,常低於5%。
10月8日破淨率為12%左右,依舊位於較高位置,估值仍有較大上升空間。
我們知道,大盤股依賴業績,業績則依賴經濟基本面的修復;
小盤股更依賴流動性和市場的熱度。
如果宏觀經濟資料,看不到明顯好轉,我們很難看到大象起舞。
但一如我之前說過,上證指數不繼續上漲,很難推動外部資金流入。
一個比較好的演進方式是,上證指數帶動產生賺錢效應,外部資金進入,大盤股塔臺,中小盤股唱戲,再推一波水牛,畢竟,宏觀經濟資料目前還沒看到明顯好轉,並且,場外資金是充裕的。
2014年到2015年牛市,高峰期時,股民進行了5萬億的存款搬家,2014年末,我國居民儲蓄存款是51萬億,差不多是10%;
2023年底,我國居民人民幣存款餘額284.26萬億元。如果能搬個十分之一,那大牛市指日可待。
這,取決於市場的熱度和信心。
6年堅持原創不易,如對你有啟發,請不吝點贊、轉發,不勝感激。
行情轉暖,想開戶的小夥伴變多了,想開戶的,可以加VX:ruhua2020168(如花全拼 2020168),備註“開戶”。這幾年,行情不好,券商也是卷的厲害,給大家爭取到的費率也頗為感人。
點選以下名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