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聞之下令人驚愕,我國居然要在沙特發行不超過20億美元的美債,彷彿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金融棋局,驟然展開——這就是一些不負責任的自媒體在瞎扯了,甚至可被認為是在造謠或是傳播謠言。
美債,只有美國聯邦政府才有資格發行
我們平時提到的美債,指的是“美國國債”,並且是由美國財政部代表美國聯邦政府發行的——相當於其他國家的中央政府,屬於美國的國家債務。這裡面的三個核心概念,財政部、聯邦政府、國家債務。
一個都不能少,少了就不能被說成是“美債”。如果是其他部門,例如是美國國防部發布的債券,不能算是美債。美國某個州,假設是得克薩斯州發行的債券,也不能算美債,只能歸為地方債範疇內。
咱中國人就更加沒有資格發行美債了,我們能發行的只能是“中資美元債”,意思是:中國(中)企業或其他單位(資)發行的以美元為計價單位的債券,募集到的資金不是人民幣,而是美元罷了。
更加重要的是,我國在境內以及境外發行的中資美元債也不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而是很多次了,這怎麼可以說是“金融棋局,驟然展開”呢?若非要用“展開”這個詞,那我們都不知道綻放多少回了。
在上世紀90年代,也就是蘇聯解體還沒多長時間,我國就已經在境外“嘗試進行美元融資”的業務了,算是中資美元債的起步階段——各項監管政策都不完善,但已經有先行的單位在幹了,好吧,是展開了。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後,國家對國內企業在境外發債進行制度性規範,中資美元債市場逐步走向正規,但發行量還是不夠大。
2013年4月28日,國家外匯管理局釋出了《外債登記管理辦法》,簡化了流程,在我國大陸地區以外的中資美元債發行量增長速度加快。以2014年為例,中資美元債規模擴張至1569.78億美元,同比暴漲74%。
看到了嗎?在2014年的時候,中資美元債發行的規模就已接近1600億美元了。這幾天多家媒體爆料的要在沙特發行金額不超過20億美元的“中資美元債——也可以說成是我國的美元主權債務”,算什麼金融棋局驟然展開呢?
哦,歷史還需要繼續回顧,在2015年9月中旬,國家發改委釋出了《關於推進企業發行外債備案登記制管理改革的通知》,請注意“外債”兩個字,強調的是從外國人那裡融資。
2016年4月底,我國央行釋出《關於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的通知》,要求:不再實行外債事前審批,企業改為事前簽約備案,金融機構改為事後備案,進一步放鬆境外發債的監管。
2017年、2018年、2019年等,我國金融監管部門多次釋出相關政策,持續地擴大開放,在境外——這裡特指我國大陸地區以外的區域,中資美元債發行量進入到高潮期。
哦對了,我國不僅在境外發行“美元主權債務”,還發行“歐元債務”——今年9月,中國在巴黎發行20億歐元的主權債券,
中資美元債,我國都用來做什麼呢?
發行的時候需要註明用途,比如:銀行、地產、城投、商業金融、網際網路媒體、其他行業。截止到2024年7月末,存續中資美元債餘額為8451億美元,這裡面的“金融、地產、城投”佔比都在10%左右。
最近一兩年,我國房地產市場處在谷底,民營房企美元債再融資功能基本喪失,部分房企甚至出現了違約,帶動我國在境外的整體融資能力下滑。截至7月末,年內中資美元債發行額下降9%。
監控資料顯示,2022年我國地產美元債違約金額接近700億美元,2023年在500億美元左右。今年年初至8月份,地產美元債新增違約金額為14.31億美元,新增違約主體2家。
在違約高潮期已過,急需振奮市場的背景下,我國財政部再度發行“中資美元債”不排除有進一步提升國際市場對“中資”信心的意味,畢竟我國財政部是不會違約的。本文由南生撰寫,歡迎轉發、評論、留言、分享和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