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早知道 iponews
|資訊撬動新資本|
據港交所近日披露,杭州九源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透過港交所上市聆訊,華泰國際擔任獨家保薦人。
綜合 | 招股書 編輯 | Echo
本文僅為資訊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交易建議
據招股書披露,九源基因於1993年創立,是一家總部設於浙江省的中國生物製藥公司,擁有逾30年生物藥品及醫療器械研發、生產及商業化經驗。公司專注於四大快速增長中的治療領域:骨科、代謝疾病、及血液。
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該四個治療領域2023年合計佔中國藥物總銷售額的51.5%,於2018年至2023年期間遠遠優勝於中國醫藥行業的整體表現,預計有關趨勢於不久將來將會持續。於2023年,公司製造基地的小分子注射液、大分子注射液及藥械組合的生產線的利用率分別為42%、81%及50%。
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九源基因已圍繞該等治療領域建立一個多元化的產品組合,當中包括八款已上市產品(包括中國首款重組人-2(“rhBMP-2”)骨修復材料骨優導),以及超過10款在研產品(包括中國首款獲得IND批准並遞交NDA申請的司美格魯肽生物類似藥JY29-2)。
招股書顯示,九源基因的股東中出現了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身影。其中華東醫藥(000963.SZ)旗下中美華東持股21.06%;浙大網新(600797.SH)全資附屬公司浙江網新持股12.26%;萬里揚(002434.SZ)持股4.90%。
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其為中國首款獲准銷售的含rhBMP-2骨修復材料,於2023年中國骨修復材料市場中按銷售收益計排名第一。公司意識到骨優導極具發展前景,故於2010年向杭州華東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收購骨優導,於往績記錄期間的大部分收益均來自該產品。
截至2021年、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九源基因所有已上市產品所產生的收益分別佔總收益87.6%、93.8%、91.5%及87.9%。
財務方面,於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九源基因的收益分別約為13.07億元、11.25億元、12.87億元、7.02億元人民幣,同期年內溢利分別約為1.19億元、5986.7萬元、1.20億元、1.05億元人民幣。
據悉,九源基因的毛利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5.30億元增加2.1%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5.41億元,毛利率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79.8%下跌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77.0%,主要由於億喏佳在被納入國家VBP計劃後價格有所下降。
此外,九源基因在招股書中表示,繼續從骨優導獲得穩定的收入來源。公司預計於往績記錄期間後,骨優導的銷量及收入將繼續增長。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rhBMP-2骨修復材料的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1.03億元增至2023年的8.2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51.8%,預計2032年將進一步增至49.05億元,2023年至2032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21.8%。
儘管需求不斷增長,但中國可獲得的rhBMP-2骨修復產品的數目有限。出現供需缺口的主要原因是開發此類產品的技術壁壘相對較高,因為開發BMP-2產品需要製藥及醫療器械兩方面強大的研發及製造能力。因此,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中國市場上僅有四款商業化的rhBMP-2產品,其中骨優導是最早上市且市場份額最大的產品,2023年市場份額達85.5%。
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rhBMP-2產品在中國的市場仍處於快速發展階段,該市場的行業參與者相對較少。因此,中國的rhBMP-2產品市場距離達到市場成熟或開始收縮仍然較遠。因此,九源基因預計於往績記錄期間後,骨優導的銷售量將繼續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九源基因在研的國產司美格魯肽生物類似藥JY29-2也是其IPO的最大看點之一。
目前國內的司美格魯肽領域,進展最快的就是九源基因,其司美格魯肽注射液“吉優泰”2型糖尿病適應症上市申請已獲得受理,這也是內地第一家申報上市的司美格魯肽生物類似物。
CIC的資料則顯示,在全球範圍內,司美格魯肽的市場規模已由2018年的3億美元增加至2022年的109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56.6%,預計2032年將達到652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9.6%。
據悉,司美格魯肽由全球製藥巨頭諾和諾德開發,因“減肥神效”而成為2023年全球最受關注的藥物之一。諾和諾德11月17日宣佈,全球首個且目前唯一用於長期體重管理的胰高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周製劑諾和盈正式在中國上市。諾和盈(用於長期體重管理的司美格魯肽注射液)能夠實現平均約17%的體重降幅,其減重效果可以持續至少2年。截至目前,司美格魯肽已累積起超過2200萬患者暴露年的使用經驗。
九源基因方面透露,本次融資將主要用於重點治療領域在研產品的持續研發;已商業化產品的營銷;尋求戰略合作以豐富產品組合;及升級建設新的生產設施。
注:本文素材來源於網際網路公開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內容所述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作為指導依據,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公司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