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股市中,“連板股”最博人眼球,引起了市場的廣泛警惕與關注。
所謂“連板股”,指的是某隻股票在連續多個交易日內漲停,即每日的股價漲幅達到上限。企業釋出的利好訊息,投資者的追漲心理,主力資金的驅動都是股票得以連續封板的原因。一定程度上,連板股不僅代表了市場的短期熱點,也反映了投資者的激烈情緒。
根據同花順資料顯示,今年以來,A股市場中有1644只個股實現了連漲,連漲板數最低2連板,最高達到14連板。
14股達10連板或以上
為避免股價在二級市場被過度炒作,僅11月21日晚間,滬深兩市便有近40家公司釋出股價異常波動公告,提醒投資者理性投資,注意風險。其中,、日出東方、渤海股份、三維化學、佛塑科技等多隻“牛股”提示投資風險。
同花順資料顯示,與大千生態同類型的妖股,有14只在今年實現了10以上連板。其中,雙成藥業、松發股份最高連闆闆數達14連板;艾艾精工、大千生態、克來機電最高連闆闆數達13連板;華立股份最高連闆闆數達12連板;深中華A、騰達科技、中化岩土最高連闆闆數達11連板;電投產融、海能達、華映科技、、深圳華強最高連闆闆數達10連板。
雙成藥業無疑是這波連板股中的翹楚,“併購+晶片”兩大噱頭將其推上風口,在9月11日至10月9日的14連板之後,10月14日至11月22日,又再次收穫13個漲停板。
自9月24日證監會發布“併購六條”以來,已有26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資產重組事項,新興產業成為併購重點領域。在跨界併購案件頻出的時機,雙成藥業釋出購買資產相關公告,公司擬透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奧拉股份100%股權。交易完成後,雙成藥業將實現戰略轉型,重點發展模擬晶片及數模混合晶片設計業務。
同花順資料顯示,今年以來,雙成藥業股價漲幅近300%,成交額達696.50億元。
在實現了10以上連板個股中,今年以來的股價漲幅最高的為海能達,股價上漲320.17%,成交額達2358.59億元;雙成藥業排名第二;排名第三的為松發股份,股價上漲194.85%,成交額為152.85億元。
電子行業“連板股”數量最多
此外,2至9連板個股數量較為龐大。
其中,9連板個股有7只,分別為川潤股份、華生科技、華夏幸福、萊紳通靈、泰禾智慧、遠達環保、粵桂股份。今年以來,累計漲幅最高為粵桂股份,股價漲幅近230.47%;華生科技累計漲幅為-5.68%。
公開資料顯示,華生科技專業從事塑膠複合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業務。公司產品在氣密性標準上有所不同,主要分為氣密材料和柔性材料兩大類。
3月21日至4月2日,華生科技實現9連板。4月2 日,再度漲停後公司總市值來到42.13億元,相比2月初的低點13.10億元,總市值增長29.13億元,漲幅超220%。
據悉,華生科技此波股價上漲的原因是疑似公司新增加“低空經濟概念”,板塊利好令華生科技股價連續漲停。對此,華生科技在第二個漲停板時就已澄清稱,公司不涉及低空經濟相關業務,但股價仍被遊資拉出9個漲停。
同花順資料顯示,8連板個股有11只,分別為成都路橋、東方集團、國脈文化、光智科技、恆銀科技、華揚聯眾、藍科高新、睿能科技、實達集團、中糧資本、中視傳媒。
此外,7連板個股有23只,6連板個股有39只,5連板個股有73只,4連板個股有149只,3連板個股有339只,2連板個股有989只。
分行業來看,電子行業實現連板個股數量最多,為167只,佔比10.1%;計算機行業排名第二,為165只,佔比10.0%;機械裝置行業排名第三,為152只,佔比9.2%;基礎化工行業排名第四,為112只,佔比6.8%;電力裝置行業排名第五,為99只,佔比6.0%。
浙江連板個股達197個
聚焦到地方來看,浙江省實現連板的個股數量為197個。
其中,今年以來,股價累計上漲的個股為88個,股價累計下跌的個股為109個。股價累計上漲最高的個股為聚星科技,累計漲幅421.76%,累計成交額61.11億元。
據瞭解,聚星科技於11月11日在北交所上市,公司長期致力於電接觸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電觸頭和電接觸元件。
該股開盤報28.00元,截至收盤報23.77元,漲幅280.32%,成交額8.47億元,振幅69.44%,換手率90.95%,總市值35.50億元。11月12日、13日聚星科技實現連續30CM漲停。
股價累計下跌最大的個股為棒傑股份,今年以來股價累計下跌44.55%,累計成交額84.16億元。棒傑股份在10月24日、25日、28日,實現三連板。
棒傑股份主要業務包括無縫服裝業務和光伏業務,公司的主要產品為內衣系列產品、套裝系列產品、休閒服飾產品、運動服飾產品等多個系列產品,以及光伏電池等。
2024年前三季度,棒傑股份實現營業收入9.56億元,同比增長110.01%。然而,公司淨虧損1.91億元,同比止盈轉虧,去年同期淨利為1416.02萬元。
棒傑股份跨界發展光伏板塊,2022年與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的《高效光伏電池專案投資協議》,規劃投資26億元建設10GW高效TOPCon光伏電池片專案,顯示出其在綠色能源領域雄心勃勃的戰略佈局。但是,光伏市場仍然面臨諸多挑戰:全球供應鏈的緊張、原材料價格波動以及政策導向的不確定性等。
在此背景下,雖然該公司光伏產品今年的營業收入已佔達61.22%,但其歸母淨利潤卻同比減少1451.61%,反映出高昂的研發與生產成本對利潤的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