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到2024年之後,國內經濟穩步增長。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949746億元,同比增長4.8%。如此增速,遠超絕大多數國家的增長水平。與此同時,1—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3%。而美中不足的是,國民收入增長緩慢,消費需求萎縮,以及房地產持續低迷。看來實體經濟要想恢復,仍需一段時間。
而面對當前國內經濟和社會形勢,我們大膽預測,今明兩年,若無異常情況,社會可能迎來“五大趨勢”。它們分別是:①房價將繼續“穩中有降”;②銀行存款利率繼續下調;③大學畢業生找工作越來越不容易;④新生兒出生數量越少;⑤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回農村發展。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第一,房價將繼續“降中有降”
從2022年開始,國內房價一直呈現下降的趨勢,先是鄭州、石家莊、天津、環京樓市等二三線城市房價下跌。在進入到2023年之後,像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房價出現了大跌。現在全國各地房價較最高位置平均跌幅超過了30%。
不過,受到各種房地產救市利好政策的影響,未來國內房價不太會出現“大起大落”,而是會呈現“穩中有降”,逐步與當地居民收入掛鉤,最終迴歸居住屬性。
第二,銀行存款利率還會繼續下調
從2024年起,銀行存款利率連續下調。以最近一次存款利率下調為例,各檔存款利率都下調了25個基點,遠超過去每次下調存款利率只有10-15個基點的幅度。這也意味著,國內銀行存款的利率在加速探底。
這主要是,由於居民存款越來越多,銀行希望透過降低存款利率,來刺激大家投資和消費。同時,透過降息也能降低企業和貸款賣房者的融資成本。預計未來,銀行存款利率調整趨勢仍將繼續。
第三,大學畢業生找工作越來越難
近些年,大學畢業生找工作越來越困難。這一方面是,疫情之後,各行各業都不景氣,企業效益下降,招聘需求萎縮。而另一方面,大學畢業生數量持續上升,2024年應屆大學畢業生是1179萬,而到2025年應屆大學畢業生數量將達到1222萬。而隨著應屆大學畢業生數量越來越多,而企業能提供的崗位非常有限。所以,今明兩年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第四,新生兒出生數量越來越少
我國從2016年起,就放開了二胎政策,到2017年新生兒出生數量達到1756萬,自此之後,國內新生兒出生數量一直呈現下滑趨勢。截止到2023年新生兒出生數量達到903萬,跌幅超過了40%。
而在進入到2024年後,上半新生兒出生數量更是隻有433萬。據權威機構預測,今年新生兒出生數量將會低於900萬。導致新生兒出生數量下滑的原因是:房價過高、養育孩子成本高、人們生育意願低下等。預計今明兩年新生兒出生數量下滑趨勢仍會繼續下去。
第五,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回農村發展
過去很多農民選擇進城打工,而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返回農村發展。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農民工在城裡找工作越來越困難了,再加上城裡的生活成本要遠比農村高。所以,很多人就選擇回鄉發展。
另一個是,現在農村地區的經濟有了快速的發展,農民在返鄉之後既可以去村辦工廠上班,又可以自主創業,做做小生意。顯然,現在農村地區的發展空間要比在城裡更多一些。所以,就有很多人就返鄉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