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還沒勝選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叫囂著要對我們再加徵關稅。
現在距離上臺也就剩下兩個月的時間,更加嚴苛的關稅政策或許真的就要到來了。
在這個時候我們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乾脆先發制人,12月1日即將實行的新出口退稅政策,將會給老美一個大驚喜!
這個驚喜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到底如何破解對方丟擲的關稅困局?
一、老美想要魚死網破?
如果不出意外,在特朗普上臺之後對華增加關稅應該是板上釘釘的事。
畢竟現在的美國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救美國經濟。
從2018年3月份特朗普啟動“301調查”,開始對我國大批出口產品徵收關稅之後,本以為拜登政府上臺之後會有談判的餘地,沒想到他們採取的依然是關稅、出口管制組合拳。
這次競選期間特朗普一直都表示,在上臺之後會加大力度徵收對華關稅,應該不只是為了拉選票打嘴仗而已。
從2012年到2022年10年的貿易資料來看,近幾十年來中美貿易一直處於對華逆差狀態。
這讓美國心裡非常不服氣,認為中國佔了他們的大便宜。
最要命的是和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狀態不一樣,美國國內由於產業中心化帶來了非常多的問題。
從奧巴馬時期提出“再工業化”一直到拜登,三任總統持續不斷堅持重振美國製造業,結果卻不甚理想。
畢竟我國作為全球第一工業製造大國和全球第一齣口大國,只要有我們在,其他國家想和我們在製造業上競爭非常困難。
為了打壓我們這個最大競爭對手,他們一定會想盡一切辦法來打壓我們的產業,關稅就是他們的重要手段之一。
儘管對華加徵關稅也會對美國的經濟帶來嚴重傷害。
美國人不是意識不到這一點,美國多家媒體都曾經發文:美國的關稅政策不僅會打壓中國,也會讓美國的人民深受其害。
比如《華盛頓郵報》就在11月9日發文,如果美國繼續採取各種關稅政策只會害人害己。
畢竟對華產品加徵關稅之後,這些產品價格上漲,最終買單的還是美國人民自己。
沃爾瑪CFO約翰·大衛·雷尼也已經對外表態:如果特朗普上臺之後真的對華加徵關稅,那麼超市的產品只能漲價了,我們也不想,但沒辦法。
很多國產商品,其實也是很多美國企業供應鏈上的一環。
如果中國產品在加徵關稅之後無法進入到美國,這會讓他們的成本增高,也會導致大量的美國企業承受巨大損失。
簡單概括來講就是,現代國際貿易之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不可能存在單方面完全損人利己的情況。
美國政府如此加大強度徵收關稅,就是典型的傷人先傷己,最後看誰的血條更厚,誰先撐不住。
那麼我們能放任美國這麼做嗎?就只能等美國主動出擊,我們被動反擊嗎?
當然不會,我國也推出了新的出口退稅政策,漂亮的反將一軍。
二、出口退稅巧解困局?
11月15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出公告,要在12月1日開始正式施行新的出口退稅政策,對部分產品取消出口退稅或者降低退稅比例。
如此一來,全球貿易可就有好戲看了。
出口退稅簡單來講就是國家為了鼓勵一些產業產品出口,對於這些出口的商品在國內生產以及流通環節過程中曾經繳納過的稅款進行退還。
這樣這些產品在流入世界市場上的時候,就可以以較低的價格和其他產品競爭。
所以偶爾我們也能看到一些國產商品出口了比國內賣的還便宜,這就是原因之一。
現在取消或者降低退稅比例,就是不再對出口商品進行退稅,或者退稅的金額降低。
這時候估計就有人要說了,取消或者降低出口退稅,不是對企業來講比較不利嗎?
畢竟產品出口的價格上升,與此同時競爭力就下降了,再加上美國本來在針對我國的產業。
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分析的,我們之所以能做出這個決定自然是有著諸多考量的。
首先大部分人應該都記得,在此前很長一段時間裡,許多人對中國製造的刻板印象一直都是便宜但質量差。
所以,我們也需要各種優惠政策來增強國貨的競爭能力。
然而經過這麼多年的出口之後,中國製造的產品到底質量如何,全世界已經有了比較新的認識,故而我們不需要再拿國內的錢來買外國消費者的好。
對於相當一部分產品來說,就算我們漲價他們也不得不買,因為中國的全產業鏈不是世界上隨便哪個國家就能建立起來的。
就算將來由於我們的價格上漲,國外開始建立新的產業鏈條,產業退稅能夠取消也能再次恢復。
到時候再恢復產業退稅,直接給外國新建立的產業鏈條來一波降維打擊。
而且這麼多年的出口退稅政策,在幫助產業出口的同時,其實也讓一部分產業喪失了競爭意識,讓一些產業在裡邊渾水摸魚。
如此一來也能淘汰部分靠退稅維持的低質量企業,加速我國的產業轉型調整。
當然最直觀最明顯的一點還是,降低取消出口退稅會直接導致全球產業鏈價格上漲。
並不是我們自大,而是中國就是現在世界上全球貿易產業鏈中的最大參與者。
如果中國出口的產品價格上漲,全球物價必定上漲。
美國不是要加徵關稅嗎?可以,我們甚至還能再添一把火,物價上漲之後帶來的後果全都由其自己買單。
這一招還有非常高明一點的就是,原來美國對華加徵關稅之後,為了儘量減少這個舉措的影響,美國可能會把供應鏈往其他國家轉移。
比如原來從中國進口的東西改成南美或者東南亞,美國可能預想的是,即便中國的便宜商品從東南亞或者拉美地區二道販子手裡加價一波,也應該能承受得住。
但我國直接從源頭上來這一手,想要迂迴或者繞開?不可能。
11月13日,美國勞工統計局公佈了10月份美國的通脹資料。
美國居民的消費者價格指數明顯上漲,要知道最近這個資料是一直都在上漲狀態。
美國現在的通脹指數,已經比拜登上任時高出了20%。
透過民調資料顯示,參加民調的人群中,有67%的人認為通貨膨脹已經成為生活中最大、最關注的問題。
比起拜登剛上任的時候,現在的雞蛋價格已經是當初的三倍!住房、醫療甚至學費都在全面上漲。
這樣的情況下,特朗普還要為了和我國競爭加徵關稅,再加上我國的取消降低出口退稅政策,不敢想象之後物價還會飆升到怎樣的地步。
三、美國可能還會有哪些後手?
除了對華加徵關稅之外,特朗普自然也會採取別的措施一起出招。
比如特朗普一直堅定不移的想要讓美國製造業迴流,那麼現在在國內投資的多家美國產業工廠有可能會從我國撤出。
再例如馬斯克的space x工廠就從我國臺灣撤出,旗下生產線可能會轉移到越南等其他東南亞國家。
同時,還有可能會取消我國的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
11月11日美國眾議院共和黨就在推進實施一項法案,想要取消我國的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
除了這些之外,可能還會有技術上面的封鎖,對華投資融資限制等等一系列的措施。
面對此情此景,我們需要先做好心理準備,接下來可能會迎來一個比較艱難的競爭時期。
這是不可避免的,早晚都要來,畢竟即便這些年全球經濟形勢不下滑,我們的經濟增速和全球影響力在美國看來也會成為他們的威脅。
所以抱有“可以和美國談判,以一定程度的妥協換來短期內的友好貿易環境”這樣的想法是非常天真且不切實際的。
妥協贏不得尊重和平等,我們唯一的選擇就是贏得和美國的這場博弈。
事實上我們也一直在為這些做準備,比如這些年來,我們和東盟國家之間的貿易關係已經越來越緊密。
在東南亞等國家的深耕也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效益,這些就可以替代美國作為新的出口市場。
技術封鎖等難題我們也在逐漸破解,的確在一些方面我們還要追趕,但總體上而言技術封鎖已經不再是一個讓人恐懼的詞彙。
而且想要把產業鏈從中國轉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這件事情已經喊了好幾年,期間不是沒有工廠轉移到印度和東南亞國家,但事實就是產業鏈轉走的並不順利。
我國這麼多年建立起來的強大運輸、工業門類已經把製造業的成本拉低到極限,想要轉走只能承受超高的成本。
所以道路可能是艱難的,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只要我們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齊心協力,在結束這些程序之後,勢必會邁向一個新的臺階。
[免責宣告]文章的時間、過程、圖片均來自於網路,文章旨在傳播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請觀眾勿對號入座,並上升到人身攻擊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觀臆斷的惡意評論,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實性存在爭議、事件版權或圖片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絡作者,我們將予以刪除。
參考資料: 美貿易代表人選牽動關稅政策,專家:若對華徵稅60%,美國將是最大受害者,澎湃新聞2024-11-19 美媒:美國關稅“籬笆”害人害己參考訊息2024-11-18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出口退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4年第15號,上觀新聞,2024.11.19 深觀察丨美國通脹頑疾被“系統性低估了”金臺資訊2024-11-18 “取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外交部回應北京日報客戶端2024-11-11 中美貿易總額創新高,但這些進出口產品的資料變化值得關注,上觀資料2023-02-14
#智啟新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