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刪的文章有點多,為防失聯,煩請各位同步關注一下我的備用小號“飛箭財經”↓
作者:餘飛
01
深圳,又開始搶房了
10月份的火熱行情,在深圳延續到了11月份。於是10月份的日光碟,在11月份也照樣出現了。
11月24日,龍崗區大運新城板塊深鐵閱雲境214套商品住宅上市,開盤兩個小時不到就宣告“賣光”,去化率100%,銷售額達10.77億元。
成為深圳東部今年首個日光碟。
兩個月三個日光碟,而且都在原關外,是否說明深圳樓市行情扭轉了?當然不能。
這幾年,雖然行情慘淡,但深圳的日光碟並沒有絕跡。
但大多日光碟,要麼是千萬豪宅價格低開,與周邊二手房形成較大倒掛空間後,被搶奪一空。最典型的案例海德園,基本開盤就是日光。
還有的剛需盤,也被日光,比如上個月龍華與光明的樓盤。這兩個樓盤被日光,一方面在於價格有誘惑力,折扣也到位,另一方面則是10月份的整體氣氛烘托到位了。
10月13日龍華區的深業上城學府開盤,有名校學位加持,價格很高。戶型為79平方米至139平方米的3-4房,備案均價定為8.05萬元/平方米。開盤時享受93折優惠後,均價降至約7.6萬元/平方米,使得三房單位的起步價不到600萬元,首套房首付僅需80多萬元,呈現出明顯的價格倒掛優勢。
另一個日光碟位於光明區的中建觀玥,專案備案均價約3.8萬元/㎡,備案單價區間約3.5萬元/㎡~3.9萬元/㎡,備案總價區間約284萬元~439萬元,而且,在此基礎上還可以疊加各種優惠,折後單價約3.3萬元/㎡起,其中80㎡三房折後總價低至249萬元。
這一次,龍崗的日光碟深鐵閱雲境,不外如是。
02
深圳樓市,也反轉了
深鐵閱雲境這一次日光,成為龍崗乃至整個深圳東部地區近年來首個日光碟背後,有三個邏輯:
第一,價格有誘惑,折扣到位。
該專案VIP登記享99折,認籌享97折,開盤即享91折,認購後十天內準籤享99折,如果是10天內一次性付款,再在以上折扣外享99折,上述所有折扣加成,能夠享受85折的優惠,折後單價最低約3.78萬元/平方米,最高約4.92萬元/平方米,均價4.4萬元/平方米。
可供對比的是,專案周邊的二手房價格成交價格更高,比如臨近的頤安都會中央二期10月的掛牌均價為5.2萬元/平方米,成交均價為4.5萬元/平方米左右。
第二,大運新城板塊的新房專案,並不多。
大運片區內的新房專案並不多。目前,加上深鐵閱雲境在內,共5個新盤。另外四個樓盤,均價都比深鐵閱雲境高。
一個是仁恆公園世紀三期,帶裝修均價在4萬至5.8萬。一個是頤安都會中央三期和五期,均價在4.8萬至5.8萬元。一個是深業泰瑞府,均價在4.3萬至5.1萬。一個是美域藍海,帶裝修4.7萬至5.5萬。
整體對比下來,深鐵閱雲境,競爭力被拉滿。
第三,整體配套不錯。
專案緊鄰大運地鐵站。而且大運新城整體區位的潛力在整個龍崗屬於上等。
商業配套也不錯,鄰近星河coco park,山姆會員店,華潤大運天地,在未來還將與深港世貿中心等高階商業配套形成約70萬㎡的國際級商業圈。
以上三個因素,單憑一個,都不能使其日光,而三個因素疊加在一起,誘惑則被拉滿,這是其日光的重要因素。
當然,還有一個因素無法忽視,那就是10月份以來火熱的行情,營造起了氛圍感。
恰如我上面所說,兩個月三個日光碟,並不能說明深圳房地產行情就此扭轉。
在前兩天分析廣州、廈門當下行情的文章中,我就說過,廣州、廈門在進入11月份之後,行情已經轉向,回到了10月份之前的成交量。
根據克而瑞廈門披露,11月前兩週,廈門商品房成交量連續跳水。11月第一週相比於前一週成交量腰斬,第二週繼續下跌,回到了這一輪大規模救市之前的水平。
新房成交均價,也再次回到了3萬以內。
廣州方面,11月前十天, 新房網籤量又跳水至2024套。
製圖:城市財經;資料:廣州市住建局
二手房成交量也略有下降。二手房成交在10月第二週創下新高,突破了3100套,之後立刻跌破了3000套,11月第一週成交只有2678套,上週只有2500套。
所以,上週廣州很是著急,一方面出臺了放鬆落戶的徵求意見稿,準備在白雲區、黃埔區、花都區、番禺區、南沙區、從化區和增城區推行購房落戶政策;另一方面,跟隨京滬深,取消了豪宅線。
上海、北京、深圳也有動作,其本質也是在給已經出現的頹勢續力。
深圳方面,11月份行情延續了10月份,但上週基本已經見頂,也出現了反轉。
深圳房地產中介協會披露的資料顯示,上週二手房錄得量1959套,儘管這個量相比於10月份之前仍是高位,但相比於過去五週,創下了新低,錄得量環比下跌了12.5%。
此外,深圳的新房網籤量雖然仍在高位,但看房量和看房人數已經出現了較為明顯頹勢。
這項指標對房地產市場交易量的影響極大,某種程度上,如果售樓處“門前冷落鞍馬稀”,那麼專案的銷售以及市場轉好的持續性,就很難保證。
當然,僅看一週的資料變化,還不能說深圳火熱的行情就此結束,就像之前我說不能僅憑一個月的行情就斷言深圳樓市就此復甦一樣。
但廣州、廈門,尤其是廣州的行情,的確已經回到了這一波大規模救市之前的行情。
03
一線房價早晚會漲,但節點不是現在
本質來看,前兩天北上廣深集體取消豪宅線,就是給再次出現頹勢苗頭的樓市再次續力。
但取消豪宅線和降稅等操作,只是給能買得起房的人降低了購房成本,卻無法調動市場信心,更加無法增加民眾的收入,從而將無效需求轉化為有效需求。
所以,這一波行情,依舊難以維持。
10月份的火熱行情在預料之中,11月和12月行情可能還會延續,畢竟到了年末,一方面有政策追加,另一方面還有房企年末打折沖銷量。
本號仍在強調,要讓子彈多飛一會兒。
影響一線城市冷暖的關鍵因素,是信心。這種信心,需要全國經濟、就業等大環境作為底座。
不然,深圳為何自2021年2月份以來一路下跌。
從最高時期8萬多一路下跌,跌破8萬,跌破7萬,今年7月份已經跌破6萬,回到了“5”字打頭時代。
樂有家資料顯示,7月份深圳二手房成交價格為5.9萬元/平方米。
這三年的下跌過程,深圳的供應依舊少,需求依舊多,結果不還是下降了嗎?
根本原因在於宏觀大環境帶來的不確定性,無法給市場以信心和預期,沒有信心和預期,一線城市就會出現富人不投資,中產不兜底,越來越多的窮人收入縮水致使更加買不起的局面。
所以,如果後續經濟、產業、就業的資料無法給予市場信心和預期,一線城市也無法上演獨立行情。
即便後續依靠政策強拉,止跌,未來也是處在“L”的底部橫盤,或微微上翹。
一線城市的房價,早晚會止跌,但本號認為,節點不是現在。
以我所在的深圳來說:
第一,早晚會漲,是由深圳的經濟發展勢頭、產業勢頭、人口競爭力、供小於求的基本面決定的。
過去四十多年的經濟快速發展,產業強勢崛起,讓深圳的人口爆炸性增長。
深圳從1979年立市到2023年年末,人口翻了56.6倍。
製圖:城市財經;資料:深圳市統計局
瘋狂湧入的人口帶來的必定是巨大的購房需求。
除了購房居住的硬需求外,還有隨著產業、經濟狂飆帶來的瘋狂的投資需求。
人口不斷流入、熱錢不斷流入,硬需求與炒作需求疊加之下龐大的購房需求,推動著深圳房價水漲船高。
而另一方面,深圳在對待房產上,由於逼仄的空間和堅持工業立市的原則,讓深圳始終“重產業、輕居住”。
深圳工業用地佔比常年維持在30%左右,這一數值接近國際15%-30%指標的上限;居住用地佔比,40年來從未達到國際通用指標下限。
更為關鍵的是,深圳本就佔比不大的居住用地上,超一半房子是無法公開成交的城中村。
深圳擁有1044個城中村,數量全國第一。另外,深圳有1200萬人居住在城中村,佔總人口的67.5%。
這種房產分佈,導致深圳真正能流通的商品房少之又少。
之前的資料顯示, 商品房189萬套,保障房51萬套,公寓等其他住房97萬套,單位自建房55萬套,工業宿舍183萬套。
一方面是不斷湧入的人口和瘋狂炒作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稀少的供地和商品房供應,雙重夾擊下,深圳的房子不斷突破天花板。
這是深圳房價過去持續上漲的根本邏輯,也是未來其潛力的底座。
第二,節點不在當下。
影響一線城市冷暖的關鍵因素,是信心。這種信心,需要全國經濟、就業等大環境作為底座。
不然,深圳為何自2021年2月份以來一路下跌。
從最高時期8萬多一路下跌,跌破8萬,跌破7萬,今年7月份已經跌破6萬,回到了“5”字打頭時代。
樂有家資料顯示,7月份深圳二手房成交價格為5.9萬元/平方米。
這三年的下跌過程,深圳的供應依舊少,需求依舊多,結果不還是下降了嗎?
根本原因在於宏觀大環境帶來的不確定性,無法給市場以信心和預期,沒有信心和預期,一線城市就會出現富人不投資,中產不兜底,越來越多的窮人收入縮水致使更加買不起的局面。
所以,如果後續經濟、產業、就業的資料無法給予市場信心和預期,一線城市也無法上演獨立行情。
何時是節點,無法預測。 但有兩點是可以肯定的:
第一,房地產的黃金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等這一輪調整結束之後,一線城市核心地段的優質住宅,依舊具備保值增值作用,但憑藉炒房賺快錢的時代,不存在了。
第二,全國分化、區域分化、城市分化。
未來的房地產市場,會是一個極度碎片化的市場。不僅全國範圍內分化嚴重,區域分化、城市內部分化同樣嚴重。
畢竟,中國人口紅利已經終結,而大多數城市海量的庫存現狀也擺在這裡。
這便意味著,這一波調整之後,我們的房價會類似於日本。
幾個核心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一線與部分強二線城市),價格在通脹和需求作用下,繼續上漲。其他大多數城市,會在人口流失之下,橫盤若干年。少部分人口流失嚴重,產業羸弱的城市,房價白菜化。
核心城市,核心區與郊區,會有同樣的分化。
原創不易,辛苦動一動你的小指頭,在文章右小角點個在看、點個贊。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轉載、廣告投放、加讀者群,加微信:593594349(備註來意,否則不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