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三年虧損超3億元!這家券商40%股權被轉讓
中國基金報記者 莫琳
記者從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瞭解到,星展證券(中國)有限公司兩筆股權轉讓專案已於11月21日成交,轉讓比例合計為40%,交易價格即轉讓底價8.23億元。
據此前公告顯示,轉讓方是星展證券(中國)的4家中資股東。此前持有20.17%的星展證券股權的是上海國資委旗下的上海東浩蘭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轉讓19.83%股權的是上海市黃浦區國資委旗下的上海黃浦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匯暘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上海黃浦引導資金股權投資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
公告並未透露接盤方是誰,但是根據此前9月25日星展集團新聞釋出會上,星展銀行北亞區主管、星展銀行(香港)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龐華毅指出:“我們有意將星展證券的持股比例從51%提升至91%,這一步驟目前正等待相關監管部門的批准。”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首家來自新加坡的外資控股券商,星展證券(中國)有限公司於2020年8月經中國證監會核准,2021年6月獲得《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公司的經營範圍為證券承銷與保薦、證券經紀、證券投資諮詢和證券自營。
股權結構顯示,星展銀行是第一大控股股東,出資佔比為51%,其餘中方股東包括上海東浩蘭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24.67%),上海黃浦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3.33%),上海匯暘資產經營有限公司(6.5%),以及上海黃浦引導資金股權投資有限公司(4.5%)。
但是三年過去了,星展證券(中國)僅有一家位於上海市黃浦區的營業部。
從公司年報來看,自成立以來,星展證券(中國)經營狀況逐年下降。2021年至2023年,星展證券總資產規模分別為17.42億元、16.25億元、15.36億元。
從業績上來看,星展證券(中國)2021年至2023年營收分別為4885.41萬元、8633.25萬元、3572.32萬元;淨虧損分別為1.3億元、0.83億元、1.47億元。也就是說,成立三年以來,星展證券累計虧損達3.6億元。
截至目前,我國共有11家外資控股券商。其中4家外商獨資,分別為高盛(中國)證券、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渣打證券以及7月16日剛成立的法巴證券。
另有7家為外資合資,分別是瑞銀證券、瑞信證券、摩根士丹利證券(中國)、滙豐前海證券、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大和證券、星展證券(中國)。
與本土券商相比,外資券商普遍規模較小,盈利能力較弱。2023年,僅有4家實現盈利,分別是高盛(中國)證券(歸母淨利潤1.93億元)、滙豐前海證券(歸母淨利潤1.5億元)、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歸母淨利潤1.19億元),以及瑞銀證券(歸母淨利潤0.19億元)。
虧損較多的有瑞信證券(中國)(歸母淨利潤-1.99億元)以及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歸母淨利潤-1.85億元)。其中,摩根士丹利證券(中國)2023年歸母淨利潤為-0.68億元,同比暴降454.51%,跌幅居首。
編輯:喬伊
稽核:木魚
版權宣告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絡人:於先生(電話: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