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電商在服務規則方面丟擲新動作。
11月28日訊息顯示,電商日前釋出關於廢止“快手小店退款不退貨服務規則”服務說明公告,因業務內容調整,經平臺綜合考慮決策,快手電商現針對“退款不退貨服務”進行廢止,後續將推出更好的服務產品。
公告顯示,對於已開通“退款不退貨服務”的商家,平臺將在12月2號終止向商家提供該服務,商家可在12月2號前主動解約,屆時到期未解約商家平臺會自動終止合約。對於存量訂單,系統仍會按原有配置內容執行。
“退款不退貨的規則退出說明不合理,搞不下去了。”電商投資人、海豚智庫創始人李成東對證券時報·e記者表示,推出僅退款政策的目的是為了提高使用者黏性,增加使用者間的互動和購買頻率。但從銷售的角度來看,這種策略並沒有帶來預期的增長。“實際上,業務銷量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尤其是考慮到羊毛黨的存在,商家的整體利潤反而受到影響。因此,該規則沒有必要”。
剛剛結束的雙11大促,快手電商增長較為強勁。此前,快手電商釋出雙11收官戰報。今年快手雙11期間,快手電商同比強勁增長,重新整理了快手電商大促的多項紀錄。快手電商泛貨架商品卡GMV同比增長110%,搜尋GMV同比增長119%。雙11期間,快手電商成交破億商品數同比增長200%,千元以上高客單價商品GMV同比增長110%。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快手電商之外,其他頭部電商平臺也在對“僅退款”規則進行最佳化。
9月4日,廠貨直銷平臺1688釋出《買家保障服務升級公告》,全面升級買家採購體驗。從9月12日開始,退貨包運費、極速退款和爭議訂單平臺賠付等服務將陸續覆蓋1688所有站內訂單,同時,打擊商家吐槽集中的惡意“僅退款”和惡意“薅羊毛”行為。
10月10日,對外透露“僅退款”新策略上線後的相關。資料顯示,新策略上線兩個月後,淘寶日均攔截不合理“僅退款”超40萬筆,不合理“僅退款”現象已得到相應治理。
據悉,淘寶於8月9日正式面向全體商家上線“僅退款”最佳化策略。兩個月來,淘寶全平臺4.8分及以上高體驗分商家佔比已提升至36%,對這部分商家,淘寶取消或減少了在僅退款場景的主動介入,鼓勵商家主動服務好消費者。同時,淘寶對體驗分處於其他分段的商家也給予了不同的自主處置權。
另一方面,淘寶透過持續升級“僅退款”異常行為識別模型,新增對異常高頻退貨、寄回調包、退貨後物流異常等情況的識別,有效甄別並打擊了羊毛黨、黃牛黨,進一步降低了不合理僅退款數量,保護淘寶商家的正當權益。
省消保委電子商務專業委員會專家、網經社電子商務中心主任曹磊曾表示,2017年,亞馬遜推出“退款不退貨”的售後服務,目的是透過減少退貨流程來鼓勵下單。2021年,拼多多推出“僅退款”售後服務。2023年底,淘寶、京東、抖音等主流電商平臺陸續跟進或更新“僅退款”相關服務。到了2024年初,“僅退款”已經成為電商行業的“標配”。各平臺介入增多,“薅羊毛”現象頻發,因此商家不滿激增,與消費者矛盾激化。
此前,浙江網經社資訊科技有限公司釋出的《2024年電商平臺“僅退款”調查報告》顯示,有7.9%的商家近一年經歷“僅退款”比例達八成,10.09%的商家比例佔據一半,34.31%的商家有三成,46.65%的商家有一成,僅有1.06%的商家未遭遇“僅退款”。此次調查顯示,89.05%的商家對“僅退款”的實施持非常反對態度,7.3%的商家持反對態度,2.12%的商家保持中立,0.13%的商家表示支援,1.39%的商家表示非常支援“僅退款”。
在消費者層面,《報告》顯示,有25%的人會因“薅羊毛”而使用“僅退款”服務,18.75%的人會根據商家處理情況選擇是否使用“僅退款”,56.25%的人選擇退貨退款。其中,有超過七成的消費者從未使用或很少使用“僅退款”服務,高頻使用“僅退款”服務的消費者佔比13.39%。
報告顯示,隨著“僅退款”政策成為國內電商平臺的標配,部分人利用該政策“薅羊毛”的現象也越來越多,諸如“1400元的洗衣機因無法安裝被僅退款”“價低利薄的9.9元短袖被僅退款”,甚至“不喜歡”“沒錢了”也成為“僅退款”的理由。這一政策於2021年由某電商平臺首次推出,2023年12月開始得到國內多個主流電商平臺的支援。然而,一些人濫用“僅退款”,把原本讓消費者享受便利的政策變成了“0元購”,使得“僅退款”一詞逐漸變了味。
責編:梁秋燕
校對: 祝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