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穿越週期,行穩致遠”天安數位城第九屆企業創新生態圈大會在天安深創谷·天安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當前人們對經濟信心不足、預期偏弱,中國經濟如何止跌回升?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家一級教授給出了應對建議。
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吳曉求現場分享。
從國家宏觀經濟收入、財政收入結構、金融資料的變化,吳曉求指出當下中國經濟存在的問題與挑戰。應對建議上,吳曉求首先強調製度與法治的重要性,“一定要是尊重市場規律的制度”。
擴大居民消費的前提離不開收入的增長和保障的提升。其中,以證券化金融資產為代表的居民存量資產要止跌回升;另外,更完善的醫療保障、義務教育延長都能增加居民敢消費的安全感。
不必過分苛求經濟高速增長
尊重市場規律的制度是護航關鍵
吳曉求在演講中指出,中國經濟在過去取得了顯著成就,但當前正面臨諸多挑戰。從宏觀經濟資料來看,2024年前三個季度的GDP增長率分別為5.3%、4.8%和4.7%,顯示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不過,吳曉求也表示對中速增長不要過度擔憂,“在政策實施過程中其實不用太苛求高速發展。我們適應了過去40多年來7%乃至8%以上的高速增長,但對於中國這麼龐大的經濟體來說,如果是高質量的增長了4.8%,我認為也不差。像美國增長2.5%就覺得很快樂。”
“任何的政策都應該透過市場來發揮作用,而不是直接下場,因為維護市場機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尊重市場經濟的規律是我們實施政策的重要著眼點。”吳曉求表示。
消費需求和投資意願收縮
要解決居民存量金融資產止跌的問題
但在財政收入結構、金融資料的變化中,吳曉求指出了中國經濟當前面臨的挑戰。值得關注的是,地方公共預算收入下降2.3%,其中稅收收入下降5.3%,而非稅收入增長13.5%,這一現象反映出經濟活力減弱。
金融資料上,M2增長率為7.3%,而M1增長率則為負6.3%。而相較於310萬億的M2,M1規模只有約63萬億。兩者之間的剪刀差表明社會消費需求和投資意願均在下降。吳曉求認為,這種需求收縮的背後是人們對經濟前景的信心不足和預期偏弱。
背後的原因有三。其一,從直接效果來說是收入沒有增加;其二,過去一個相當長時期居民部門的存量資產在收縮;其三,社會保障體系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居民部門存量資產有兩部分。一是房地產,目前這佔居民部門60%的存量資產還在下降、在縮水、在減值。二是金融資產,扣除字畫古董等非典型金融資產,就是存款一類的貨幣型金融資產以及證券化金融資產。這證券化金融資產的不斷下行,對居民消費影響非常大。”
在吳曉求看來,提高收入、擴大就業這是慢慢來的事,但居民存量資產止跌和保障體系完善可以快起來。
吳曉求指出,今年九月以來出臺的系列政策是前所未有的,對資本市場的發展有極大的推動作用,這個推動作用不是曇花一現,更不是製造泡沫,可以說中國資產市場的生態鏈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吳曉求特別強調了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性,認為應該改善和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吳曉求認為,中國財政收入規模龐大,有能力完善居民醫療保障體系,甚至將義務教育從9年擴充套件至12年。這將有助於解決居民的憂慮,進而推動消費需求的擴張。
不必因一時的外部挑戰而焦慮
一個國家很難靠關稅壁壘走向繁榮
就當下中國經濟遭遇的外部環境不確定性挑戰,吳曉求也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關稅壁壘是不太可能讓一個國家繁榮發展起來。”在吳曉求看來,特朗普上任後有機會施行的加關稅政策,雖然短期內會對中國經濟有一定負面影響,但也不必因此焦慮,“我們要有定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中國經濟的止跌企穩和止跌回升是關鍵。”
2023年,中國經濟對外依存度是33.14%,也就是說中國GDP規模126萬億,33.14%意味著2023年是41.75萬億的國際貿易規模。美國2023年GDP是27.36萬億,今年能增長2.5%左右。它對外貿易規模是6.88萬億,它的經濟對外依存度是25.14%。中國和美國都是大國經濟體。
在吳曉求看來,不必因為一時的外部挑戰而焦慮,一個國家很難靠關稅壁壘走向繁榮,而且本身美國這些政策會否落地、如何執行都尚無定論。
開放才能真正實現共贏
打造和諧的國際環境服務中國發展大局
“從理論邏輯上說,一個國家的發展繁榮如果透過關稅壁壘可以實現的話,我想很多還對外部世界採取了閉關鎖國的國家,它早就發展起來了。關稅壁壘肯定和我們現在經濟學所說的,基於國際分工和比較優勢的國際貿易邏輯,背道而馳。”
中國40多年來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現在建設成一個正在邁向現代化的國家。從一個人均GDP不到200美元的國家,到現在超過12000美元的國家,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當然是我們著力擴大開放,尤其是2001加入WTO之後,中國經濟得到了極其快速的增長。
“實際上中國的實踐表明,推動改革開放,推動貿易的自由化,投資的便利化,以及基於國際分工實現比較利益的機制,肯定是一個國家走向繁榮發展的重要機制”,吳曉求表態。
對外關係上,吳曉求強調和諧國際環境的重要性。貿易伙伴要多、國際關係要好,外部關係不要搞得那麼緊張。
“中國未來是一定要成為現代化發達國家,所以如何改善與美國、歐洲,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發達國家的關係,我認為十分重要,這也是服務於中國的發展大局,也是要拓展的外部需求。”吳曉求說道。
人們的信心與安全感
來自於適合市場經濟原則的制度
在關注外部不確定性挑戰之餘,吳曉求更強調中國經濟止跌企穩、止跌回升的重要性。“關稅若是提高,肯定會對中國經濟短期內帶來負面的影響。問題是我們最重要的方法措施在哪裡?我認為還是在我們自己,我們的事情還是取決於我們走什麼樣的正確道路,同時如何在區域採取相適應的政策應對,變得非常重要。”
吳曉求強調,“人們的信心和安全感來自於完善的法治,來自於適合市場經濟原則的制度。這個制度一定要是本地的,不能做大幅度的調整搖擺。”
採寫:南都·灣財社記者陳盈珊
採寫:南都·灣財社記者陳盈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