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A股的大跌,真把不少股民嚇得一愣一愣的。很多人都在想,難道不是李大霄13號說的“牛市回來了”?怎麼轉眼就大跌了?不禁讓人懷疑,這到底是牛市,還是接盤俠的節奏?虧得滿面淚水,這事兒到底怎麼回事?其實,背後有三個原因,我們得好好聊聊。
首先,不少人依然在“刻舟求劍”,覺得某些東西永遠不會變。以白酒股為例,大家一直以為它抗跌,沒錯,從2023年開始,白酒股基本橫盤,跌不動,但這不代表它永遠都能穩穩漲。四大行、白酒這些傳統行業,股價向來不會大漲5倍、10倍,最多也就是穩中有漲。股市一直在變,投資者也得跟著變。
2023年科技股跌了一輪,2024年繼續跌,但正是因為這樣,科技股的估值才變得更有吸引力。白酒股再怎麼抗跌,也不能一直停在過去的輝煌裡。所以,市場不是白酒股的“專屬舞臺”,你不能死守著過去的邏輯不放。
第二點,很多股民缺乏基本的投資常識,成年人只會篩選。想想看,招聘的時候公司已經不指望你什麼都能做了,只要你能篩選合適的東西就行。股市也一樣,不懂得篩選的投資者往往看不清市場的本質。比如說,牛市裡,白酒、銀行這些老牌行業一定會有漲幅,但它們漲不上去,不是沒有上漲空間,而是因為它們已經進入了穩定期,股價早就反映了它們的大部分價值。反觀一些被低估的行業,可能潛藏著更大的回報。白酒和銀行股,雖然是好公司,但它們的價效比越來越低,投資價值也就逐漸遞減。很多人只是看它們“漲了”,卻沒考慮過漲幅的天花板。
最後,很多股民忽視了盈虧比這個概念,根本不懂得怎麼衡量投資回報率。我們平常做生意也懂得,黃金1000元每克你可能不買,但如果400元每克你就會心動;再說,假如一瓶農夫山泉0.4元,你肯定會搶著買。投資其實就是追求回報率,而不是看公司的“名氣”。那些穩健的好公司,雖然業績穩定,但不代表它們是最值得投資的物件。你真正應該找的是那些能給你帶來更高回報的品種,別把目光侷限在“好公司”上。
說到這裡,大家不妨多讀點巴菲特的書,尤其是他早期的投資思路。巴菲特當年並不是去買那些業績好、看起來牛的公司,而是撿“菸蒂股”,也就是那些瀕臨破產的垃圾股。你可能會奇怪,為什麼他能賺到大錢?正是因為他在別人拋棄它們的時候,以極低的價格買入,然後等著它們恢復過來。價值投資就是在低谷時撿便宜貨,在危機中找到價值,而不是等到一切都看起來很美好時再去追漲。
這次A股大跌,背後並不是市場出了問題,而是很多股民還停留在過去的思維模式裡,不懂得適應市場的變化。股市沒有永遠的牛市,也沒有永遠的好公司。真正的牛市,總是隨著市場不斷變化,你得調整策略,才能抓住那些真正高回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