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光伏迎來一個重磅利空的訊息11月29日美商務部初步裁定,從東南亞的太陽能進口以低於其生產成本的價格在美國不公平地銷售,並提議對此徵收高達271%的關稅。
老美對東南亞國家徵收高關稅,為什麼對國內光伏企業是利空呢?這是因為,美方對我國光伏產品出口政策的陰晴不定及不時打壓,為了出口更為的順利,我國天合、隆基、晶澳、正泰、晶科、阿特斯、協鑫、騰暉等龍頭企業均在東南亞建有工廠,以免除相關貿易壁壘,便於出口。
隨著這次美方加增關稅,意味著中國光伏企業改道出口夢境也破碎,必將需要尋找新的出路。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光伏元件進口來源中,有超過80%的產品來自東南亞,其中大部分來源於中國企業。
根據資料顯示,截止2023年年底,東南亞各國光伏電池產能59.8GW,光伏元件產能90GW,佔全世界的9%-10%。電池元件之外,發展配套產能,陽光電源、、福萊特、旗濱等逆變器、輔材企業紛紛在此設廠。
可以明確的是,此次美方針對東南亞國家的徵收高關稅,意圖是打亂我國光伏企業借道出海。
東南亞,已成為我國光伏企業及全球光伏產能的重要基地
這次老美徵收高關稅就是衝著我國光伏起來的,週一光伏板塊面臨跌停潮的機率很大,會不會是利空出盡呢?估計很難,光伏產能過剩的問題還亟需解決,這邊東南亞出口又受限制,那麼對光伏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的。
以上觀點不構成任何操作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報,告基於獨立、客觀、公正和審慎的原則製作,資訊均來源於公開資料,本公司對這些資訊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