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近期,因為要求供應商降價10%一事,登上熱搜。隨後比亞迪也是進行了火速回應,稱非強制要求,可以協商推進。
據侃見財經瞭解,要求向供應商“降價”確實是行業慣例。車企每年年初會有例行的降本動作,除了比亞迪之外,其他車企也會對供應商提出了降價的要求。不過,降幅多在3%-5%之間。
實際上,今年開始,比亞迪的情況要好很多,不管是交付數量還是財報資料,都已經創出了新高。
根據財報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比亞迪累計實現淨利潤高達252.4億,創出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8.12%,相比於其他新勢力車企,比亞迪“斷崖式”領先。因此,從這個角度而言,比亞迪的確應該“呵護”供應鏈企業,實現共贏。
價格築起的護城河
當下,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是“斷檔”的存在。
從銷量來看,今年前三季度比亞迪累計銷量達274.78萬輛,9月銷量同比增長45.6%至41.94萬輛,10月銷量更是突破了50萬輛,成為首家單月銷量突破50萬輛大關的中國車企,同時也再次重新整理了全球車企新能源車月銷紀錄。
據悉,今年前三季度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量為703萬輛,比亞迪在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量佔比為39%。
換而言之,國內每賣出3輛新能源汽車,其中有1輛就是比亞迪。
而比亞迪之所以能大賣,除了其在新能源領域長時間的技術積累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其藉助規模化實現的價格優勢。
今年以來,比亞迪對旗下多款車型進行降價促銷,從單車銷售價格來看,上半年比亞迪的銷售均價為14.2萬元,同比下降2.5萬元;不過,由於規模化優勢,同期比亞迪單車成本也降低了2.4萬元,簡單計算可知,儘管價格大幅下調,比亞迪單車的利潤卻僅下降了約1000元。
從利潤率資料來看,雖然今年以來比亞迪延續“以價換量”的策略,但在規模化優勢下,利潤率資料卻不降反升。
具體資料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比亞迪的毛利率和淨利率為20.77%和5.23%,而在2021—2023年,比亞迪的毛利率分別為12.97%、15.89%和19.79%,淨利率分別為2.27%、3.73%、5.29%,利潤率資料呈現逐年走高的態勢。
從目前來看,價格優勢儼然已經成為比亞迪的核心護城河。
價格降低,銷量就會上升;銷量上升,規模化優勢更為明顯,比亞迪的盈利就會更多。如果看懂了比亞迪“以價換量”的模式,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利潤大增的背景下,仍要求供應商降價10%了。
低價“牌”還能打多久?
從供應商的角度來看,比亞迪的低價策略下,未來繼續降價的空間並不大。
以比亞迪供應商“萬順新材”為例,其主要為比亞迪提供電池鋁箔。據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萬順新材的毛利率只有5.12%,淨利率更是為-0.86%,如果按照比亞迪降價10%的要求來計算,萬順新材的毛利率和淨利率還會進一步下降。
從車企的角度來看,在比亞迪透過低價策略大獲成功後,越來越多的車企都開始走低價路線,比亞迪所面臨的壓力也會增加。
據侃見財經梳理發現,進入四季度後,多家車企為衝擊銷量再次開啟大折扣的優惠,其中最令人關注的莫過於特斯拉。
據報道,特斯拉官方在11月25日宣佈,即日起至今年12月31日,Model Y限時交付尾款立減1萬元,售價23.99萬元起,還可疊加五年0息政策。以Model Y後輪驅動版為例,首付為7.99萬元,年化利率為零,月供為2667元。
實際上,從車型佔比來看,目前比亞迪的銷量大部分是由低價車型帶來的。
據財報顯示,比亞迪20萬以上車型銷量佔比在2023年下半年呈現持續爬升趨勢,但在今年2月之後達到高點後佔比迅速從27.6%下滑至7月僅18.7%。此外,比亞迪中高階的車型市佔率已經從2024年2月的8.4%下滑至2024年7月的6.7%。具體到車型上,唐DMI和漢DMI月銷已經從高點1.7/1.8萬輛回落到7月僅1萬輛。
再看高階品牌方面,以騰勢的主銷車型騰勢N7為例。據統計,在2023年8月—12月,騰勢N7月銷量最高時1810輛,最低時僅有1033輛,5個月累計銷量4808輛,月均銷量不足1000輛。進入2024年,騰勢N7更是陷入了銷量暴跌局面,1月、2月僅賣出320輛、294輛。由於銷量不及預期,騰勢N7的價格也是連番下調,2024年4月釋出的騰勢N7新款車型已降價7萬元,起售價跌至23.98萬元。
作為新能源汽車“一哥”,比亞迪在低價市場確實擁有絕對的話語權。但是,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競爭進入下半場,侃見財經認為一味地“卷價格”並不是行業的最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