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業上市公司繼續收窄周度跌幅,但從個股來看,漲幅和跌幅均較為有限;收官在即,汽車業傳遞出了不少積極資訊。
11月25日,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毫無意外地揮舞起關稅大棒,將矛頭直指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
該來的終歸要來。雖然沒有人會在貿易戰或關稅戰中獲勝,但這並不妨礙特朗普一意孤行推進其激進的單邊主義政策。
中國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中國商務部等相關部門在為全球貿易逆流做著積極準備,國家高層也密集與中外企高管座談,強調反對“脫鉤斷鏈”、“另起爐灶”……
另一方面,奇瑞汽車在西班牙合資工廠啟動首款車型生產,成為繼比亞迪之後,第二個宣佈在歐洲投資新設廠的中國汽車品牌;特斯拉則將旗下暢銷車型(丨)在華售價降至歷史最低(23.99萬元起),衝刺全年銷量目標。
中國汽車企業和中國汽車市場,在全球汽車市場舉足輕重,相應的佈局和決策,也必將受到關稅政策的重要影響。截至目前,中歐雙方的談判仍在繼續;可對歐洲而言,並非迫在眉睫。
第47周,也是11月的收官之周,《汽車K線》統計在冊的汽車股,平均股價收跌0.24%,跌幅較前一週繼續收窄,總市值收縮約164億至7.36萬億。
另外從第47周起,《汽車K線》“漲跌榜欄目”將旗下乘用車板塊納入路特斯、經銷商&出行板塊納入文遠知行兩家美股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總數共計77家。
從大盤來看,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和恒生指數集體翻紅,分別上漲1.81%、1.66%和1.01%。
這一週,汽車股實現上漲者超過四成,但漲幅普遍偏低,沒有一家上市車企漲幅超過10%,漲幅前三分別為廣匯寶信、吉利汽車、地平線機器人。
跌幅方面,文遠知行下跌12.54%墊底,中升控股、江淮汽車跌幅超過9%。
從五大板塊來看,新能源&智慧化、零部件和商用車三個板塊由漲轉跌,乘用車、經銷商&出行兩個板塊仍然為下跌。
01 乘用車:獲大BOSS增持,吉利汽車升幅擴大
第47周,乘用車板塊股價平均下跌0.33%,個股漲少跌多。其中漲幅前三為吉利汽車、理想汽車雙股。
訊息面上,吉利汽車董事會主席李書福在11月26日、27日合計購買2420萬股吉利汽車股票,耗資約3.16億港元,持股比例從41.19%上升至41.4%。11月28日,吉利汽車早盤高開,當日收漲4.87%。
近日,麥格里發表研報認為,市場仍低估吉利汽車中期電動車策略潛在促進作用,維持其“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18港元/股。華泰證券也對吉利汽車維持“買入”評級,將其目標股價由12.99港元升至20.61港元,主要基於極氪、領克協同降本,以及銀河品牌新車提升規模效應帶動盈利改善。
最新資料顯示,在剛剛過去的11月,吉利汽車合計銷售汽車25萬輛,其中銀河、極氪銷量同比翻倍;前11個月累計銷售196.65萬輛,同比上漲31%,達成年度目標98%。
關於理想汽車,作為新勢力佼佼者,理想汽車11月完成交付48740輛,雖然處於領先,但已連續兩個月環比下滑,市場份額受到一定程度擠壓。例如:鴻蒙智行11月交付41931輛,步步緊逼。
再者,零跑汽車交付首破4萬輛、小鵬汽車交付3萬輛,蔚來交付2萬輛;國家隊裡的長安阿維塔、東風嵐圖,交付量也紛紛過萬。
價格戰之下,新能源汽車市場“日益繁榮”,除了新勢力,老大哥比亞迪更是銷售50.58萬輛,遙遙領先。
跌幅方面,江淮汽車下跌9.63%墊底,蔚來美股下跌7.44%,廣汽集團H股下跌6.29%,為跌幅前三。
對江淮汽車而言,遺憾的是其與華為聯合打造的尊界S800在11月26日正式亮相後,資本市場反應平平,翌日甚至收跌6.18%。作為鴻蒙智行的“塔尖產品”,後期新車上市可能會補漲,一切還是市場說了算。
乘用車板塊還有兩件事值得關注,一是上汽集團與大眾汽車續約,上汽大眾合資期限將延長至2040年;以及上汽集團被傳出與華為展開接觸,或將開闢一種不同以往的新合作模式,而且不排除投資引望的可能性。
有動作更快的,11月30日,廣汽集團已與華為簽署深化合作協議,將在傳祺、埃安和昊鉑之外,打造一個全新的高階智慧新能源汽車品牌。
這對兩家處於水深火熱中的汽車集團來說,預示著新轉機。
整體而言,乘用車板塊雖表現平平,但很多企業已在醞釀新動作,其實可謂暗藏風波。
02 經銷商&出行:前三季度虧損近20億元,文遠知行領跌
第47周,此板塊股價平均下跌3.06%,跌幅最大。其中僅廣匯寶信、正通汽車、國機汽車翻紅。
廣匯寶信主要於11月27日拉昇7.28%,漲幅高也與其基數低有關。
跌幅方面,文遠知行領跌板塊和總榜,也是本期唯一跌幅超過10%的個股。
11月30日,文遠知行釋出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其營收同比微降5.6%至7000萬元,淨虧損10.43億元(2023年同期:-8.47億元)。從前三季度來看,其營收為2.2億元,同比降低14%;淨虧損19.24億元,虧損同比擴大22.8%。
這或導致其本週在資本市場的表現承壓。
除文遠知行外,中升控股下跌9.88%,和諧汽車下跌8.82%,其餘個股跌幅,均在5%以內。
行業層面,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最新資料顯示,11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1.8%,同比下降8.6個百分點,環比上升1.3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接近榮枯線。
2024年對於經銷商來說,是嚴峻考驗。面對智電時代加速到來,業務轉型和佈局方向,都是傳統經銷商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預測,今年退市的4S店數量將達4000家,較過去三年年均數量翻倍。
03 新能源&智慧化:超半數翻紅,地平線機器人領漲
第47周,新能源&智慧化板塊股價平均上漲0.52%,超半數翻紅,其中地平線機器人、科大訊飛、贛鋒鋰業H股漲幅居前。
具體來看,地平線機器人主要得益於週一大幅拉昇10.26%,截至29日報收4.09港元/股。
官方資訊顯示,地平線征程家族累計出貨量已經突破700萬套,目前已與超40家全球車企及品牌,達成超290款車型前裝量產專案定點,已有130+款量產上市車型。作為智駕科技頭部供應商,地平線機器人成為汽車智慧化變革的重要推動力量。
科大訊飛主要在週五拉昇7.3%,報收51.31元/股。
訊息面上,科大訊飛釋出股票期權第三個行權期自主行權的提示性公告,本次符合行權條件的激勵物件共65名,可行權的股票期權數量為37.9248萬份,行權價格為52.65元/股。
贛鋒鋰業則在一次股東交流會中分析了鋰價走勢。贛鋒鋰業表示,現階段鋰價還處於低谷位置,可能明年還將維持震盪。
從“躺著賺錢”到“出現虧損”,受鋰價嚴重波動,鋰業雙雄短時間內感受到了冰火兩重天。
跌幅方面,杉杉股份、天齊鋰業A股、恩捷股份跌幅超過4%。
訊息面上,杉杉股份控股股東杉杉集團、杉杉控股,及原實際控制人鄭永剛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發生被司法凍結、輪候凍結的情況。
04 零部件:漲跌參半
第47周,零部件板塊股價平均上漲0.96%,漲跌個股數量相當。其中精鍛科技、華域汽車、東安動力漲幅居前。
訊息面上,精鍛科技擬回購部分社會公眾股,回購金額不低於1億元,不超過2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13元/股。截至上週五收盤,精鍛科技報收9.57元/股。
跌幅方面,一汽富維下跌3.28%、三花智控下跌2.48%,福耀玻璃和寧波華翔跌幅均不超過1%。
一汽富維控股股東“亞東投資”計劃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不低於2500萬元,不高於5000萬元。
整體而言,作為整車上游板塊,汽車市場的價格戰效應已經傳導至零部件板塊,為迎合車企降本要求,其利潤空間無疑將進一步被壓縮。
05 商用車:中通客車漲停
第47周,商用車板塊股價平均上漲0.52%,同樣漲跌參半。中通客車、東風股份漲幅相對較高。
其中,中通客車上週五強勢拉漲停,報收12.83元/股。
11月28日,中通客車披露,控股股東中通汽車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將其持有的公司21.07%股份,全部無償劃轉至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劃轉後,中通客車控股股東將變更為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不變,仍為山東省重工集團有限公司。
本次無償劃轉,使中通客車整體層級提升一級,層級壓縮、瘦身健體,也有利於最佳化經營資源配置。
跌幅方面,中國重汽H股下跌3.79%,五菱汽車下跌2.25%,其餘跌幅不超過1%。
Views of AutosKline:
時間來到12月,2024收官之戰已然打響,汽車企業有的鉚足勁兒衝刺,有的加緊調整戰略方向、有的選擇抱團取暖,也有的對內大刀闊斧改革,總而言之,安於現狀很危險。
2024年1-10月汽車行業收入約8.33萬億元,同比增長2%;利潤3758億元,同比降低3.2%;汽車行業利潤率4.5%,相較下游工業企業6.1%的利潤率,汽車行業仍偏低。
面對汽車行業營收增、利潤降的現狀,汽車行業參與者應當提高警惕,不要在浮躁的價格戰中“打腫臉充胖子”,最後弄得自己遍體鱗傷。
附《2024年第47週中國汽車股漲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