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華
近日,一封要求供應商降價的郵件被洩露到網路上,引發眾多關注。在該郵件裡,比亞迪向供應商森薩塔科技提出降價10%的需求。比亞迪對此回應,與供應商的年度議價非強制要求,可協商推進。
採購是企業運營的重要環節,詢價、報價、比價和議價直接關聯到企業的銷售策略、市場競爭力以及利潤空間。採購一方以自身利益最優的方式尋求更好的採購結果,符合行業規則和市場規律,無可厚非。
從市場環境看,新能源汽車發展方興未艾,今時今日的中國汽車產業和汽車市場在世界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競爭激烈,整車企業相對於零部件供應商處於“買方”地位,佔據議價談判優勢。諸如比亞迪這樣的產銷量連續快速增長的整車企業,以自身銷量為依託,在規模化採購中提出降價要求,不僅不是“非分要求”,而恰恰是“合理需求”。一些企業還妄想借技術壁壘和品牌溢價躺著賺錢,已經很難成功。
從經濟規律看,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和基本特徵。只有促進競爭,市場才能夠發揮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市場壟斷、價格壟斷才難以形成。過去一段時間,汽車關鍵零部件幾乎全部掌握在少數企業手裡,價格一直居高不下。整車企業主動展開降價協商,才能避免陷入到為零部件企業“打工”的境地。
競爭不僅有利於維護市場公平、最佳化資源配置、促進產品技術創新,同時也有利於保護消費者切身利益。從供應鏈到最終產品,降價的最終受益物件肯定是消費者。無論哪一類企業,誰也不要再指望依靠不切實際的高價“收割”中國消費者。
企業的市場優勢地位既不是靠“天生血統”,也不是他人“拱手相讓”,說到底還是依靠自身堅持創新、敢於拼搏、不斷奮鬥掙來的。只有行業內部乃至各個行業都擁有這種進取精神,才能形成你追我趕、良性競爭的環境,從而推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
整車企業致力於最佳化供應鏈、系統性降本增效,契合新質生產力屬性要求,可以說是中國製造做大做強、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題中應有之義。比亞迪憑藉產銷量優勢推動上下游產業鏈降本增效,這是我國新能源車企在全球汽車市場的競爭力不斷提升的有力體現,也是汽車產業鏈深度重構、汽車產業版圖系統重塑的生動見證。
包括比亞迪在內的無數中國企業沿著一條符合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則的道路一路走來,發展到今天。他們議價能力的背後,正是這種蓬勃發展賦予的強勁實力。